四十年巨變看隴原
武山縣:大美武山 蔬菜之鄉

武山縣素有“中國韭菜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之稱;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武山堅持打造全國蔬菜產業強縣,西部養生旅游勝地,實現了從國扶貧困縣到城鄉美麗、人民幸福新武山的華麗蛻變。
武山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十分適宜蔬菜種植。但在70年代初期,武山縣蔬菜種植還停留在種植面積小,種植模式單一的發展態勢。隨著設施農業的推廣和科學種植的普及,如今武山縣的蔬菜種植實現了全年生產供應。蔬菜產品覆蓋大半個中國并出口韓國、日本、歐盟等地。近年來,武山縣又大力興建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和標準化設施蔬菜生產示范區。2017年底,武山縣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9.5萬畝,年產123.8萬噸,實現產值23億元。

同時,武山縣堅持新區開發與老城改造并重,不斷增強城市功能,全域旅游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截至2018年10月,武山縣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1.8億元。如今,一個山秀水清、產業興旺的武山縣正生機勃勃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視頻新聞連接 http://www.gstv.com.cn/folder1/2018-11-27/803099.html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