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并明確要求“要把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只有充分發揮縣委一線指揮部、鄉鎮黨委龍頭、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三大作用”,堅持在脫貧攻堅一線抓班子帶隊伍、選干部育人才、抓基層強基礎、樹導向增活力,才能實現黨的建設與抓脫貧攻堅深度融合、互促共進。
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扛起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政治責任。一是強化理論武裝。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規范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樹牢“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奮力推進脫貧攻堅。二是全面提升本領。實施黨員干部培訓計劃,依托省市調訓、外出考察、對口支援培訓以及縣委黨校、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基地等資源,大力提升各級黨員干部的能力素質,助力脫貧攻堅。
堅持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建強脫貧攻堅戰斗堡壘。一是建強支部班子。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通過集中調整、專職下派、選聘儲備、末位淘汰、動態優化、教育提高、管理監督、源頭培養、聯系幫帶等措施,深入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二是推進標準化建設。突出政治功能,全力對標達標,促進農村黨組織規范化、標準化,確保村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作用。三是優化組織設置。推進農村“三鏈”建設,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協會、扶貧互助協會等組建產業型黨組織,實現把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四是抓好后進整頓。采取整頓轉化機制,著力整頓轉化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進一步加強。
著力打造骨干隊伍,強化脫貧攻堅人力保障。一是建強鄉鎮領導班子。落實談心談話制度,對鄉鎮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全面掌握班子運行和履職情況,注重從脫貧攻堅一線選拔優秀干部進入鄉鎮領導班子。二是配強村組干部隊伍。全面推行村干部季度考評、末位淘汰、定期研判等管理模式,對不勝任不作為的及時調整撤換。三是選好第一書記。堅持盡銳出戰,選派最能打仗、最善攻堅的干部擔任第一書記兼幫扶隊長。四是用好大學生村官。建立縣級黨員領導、組工干部、鄉鎮副科級干部、村黨組織書記“4+1”聯系幫帶制度,采取“崗前集訓+年度調訓+掛職跟班”的模式進行集中培訓,大學生村官創業帶富能力持續增強。五是發揮好黨員先鋒作用。組織產業基礎好的非貧困村與貧困村結對共建,黨員致富帶頭人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推進工作機制創新,凝聚脫貧攻堅強大合力。一是建立資金保障機制。除財政支持基層黨組織建設外,結合農村“三變”改革,通過光伏扶貧、入股企業、投資項目分紅、黨費支持等方式,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二是建立干部督導機制。建立起領導干部包抓聯系、科級干部到村督導制度。三是建立社會幫扶機制。持續深化“百企幫百村”行動,企業黨組織與村黨組織結成幫扶對子,在企業用工、產業扶持、技能培訓等方面大力傾斜,凝聚起強大工作合力。
壓實壓緊工作責任,推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任務落實。一是強化組織保障。建立縣委常委會定期研究黨建、縣委書記經常部署黨建、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包抓黨建的工作機制,成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和專責小組,為脫貧攻堅提供全方位的組織保障。二是強化責任落實。縣委、縣政府與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干部逐級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建立縣、鄉、村齊心協力抓脫貧攻堅的責任體系。三是強化考核評估。嚴格實行抓黨建促脫貧與干部選任、評先選優、經費撥付、教育培訓“四掛鉤”機制,形成鼓勵先進、鞭策后進、責任倒逼的工作格局。四是強化督查問效。建立“一督查二警告三通報四問責”機制,積極開展作風建設,強化問題整改,推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各項重點任務有效落實。(作者索鴻賓系中共武山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