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對黨忠誠初心 牢記服務群眾使命
——記榆盤鎮河程村駐村干部劉亞麗
2008年12月,劉亞麗開始了在榆盤鎮的十年工作旅程。她先后在堡東、下河、關兒村任駐村干部。2015年由于精準扶貧工作需要,她由關兒村調整到河程村擔任駐村干部至今。

10年的駐村工作歷練,讓劉亞麗養成了每駐一個村,必走遍每一戶,了解每個人的職業習慣,十年如一日對駐村工作永不言累,在平凡的鄉鎮工作崗位上,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她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自己的絢麗風采,也留下了一串串灑滿汗水的足跡。

三年來,在她和駐村幫扶工作隊的艱辛努力下,河程村累計減貧196戶909人,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的60.8%下降至2018年底的0.73%,河程村的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她本人也贏得了干部群眾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恪盡職守獻青春,摸清底數打基礎
河程村位于榆盤鎮正北3公里處,西接隴西,北鄰通渭,東靠甘谷,全村轄南河、管山、黎山、彥坪、丁門、三灣6個自然村,306戶1508人,其中黨員37人,耕地面積4977畝,人均耕地面積3畝,主要以馬鈴薯、中藥材、架豆王、務工為主導產業。2013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戶198戶918人,貧困發生率60.8%。同時,榆盤鎮地廣群眾居住分散的風土民情,在河程村體現的尤為突出,雖然乍一看300多戶1500多人,但是這1500多人卻分散于全村的四面八方各個山頭,行政村南河組到最近的丁門自然組開車走需要5分鐘,到最遠三灣自然組則需要30分鐘······這是2015年當劉亞麗從關兒調整到河程村駐村時所面對的現實、困難和壓力。就像她常說的“能夠頂住壓力,將它成功轉化為動力的人,才會有更大的成就”一樣。為達到這個要求,扭轉自己被動的工作局面,她憑借著天生的一股韌勁、一股干勁,以及自己對鄉鎮駐村工作的熱情和對黨的忠誠,首先從理清思路入手,通過和之前同事溝通、和村干部交流,全面了解了河程村當時的工作現狀,以求做到能隨時上手村上日常業務工作,并順利開展后續各項工作。其次從入戶工作入手,為了精準落實因戶施策,堅決杜絕“閉門造車”,全面了解每戶貧困戶真實的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常常是吃住在村每天和村干部、第一書記白天一個自然組一個自然組的入戶了解貧困戶的實際情況,晚上加班一戶一戶的匯總統計,一遍又一遍反復的入戶成為了她們的習慣動作,目的就是以求對每一戶的情況能夠做到“精”,制定的幫扶措施達到“準”。最后從“學懂弄通做實”入手,不被別人認為是“繡花枕頭白花石”,她一有空就抓緊學習精準扶貧的相關政策,一有最新的扶貧政策都是第一時間進行認真學習,深研細鉆,不懂的地方經常向鎮扶貧工作站的干部咨詢和請教,在自己沒有搞懂前,她絕對不向村里傳達模棱兩可的精神。她不恥下問,有時在業務工作中碰到困難時,主動還會去鄰村參觀學習,開拓思路和視野,與鄰村駐村干部共同交流工作體會,最終達到理解和掌握各種政策和業務。同時她還善于結合河程村實際進行思考,提出如何落實相關政策的意見和建議,為本村脫貧攻堅工作出謀劃策,為鎮黨委、政府抓好抓實脫貧攻堅工作提供參考。

全心全意為鄉親,因戶施策暖民心
作為河程村駐村干部,劉亞麗把關注群眾的生活冷暖作為日常必備功課。誰家生活有困難,誰家的子女外出打工,誰家老人需要照顧,她的心里都有一本賬。

該村南河組管付付2013年建檔立卡時,家中4人,妻子李新蓮患有婦科病,需長期吃藥,兩個兒子30多歲都未婚,全家人心情十分沉重。劉亞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真把式,連說帶練全把式。”了解到管付付的現狀,劉亞麗沒有“光說不練”,而是主動采取措施,與家中成員溝通,幫其出謀劃策,建議大兒子考取駕照,學一門技能,次子則經大家多方介紹,于2015年結婚并育有一女,2018年大兒子也在武山天嘉公交集團當上了一名司機,一連串的喜事見證了“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真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針對南河組特困戶管元順,家中只有他和八十多歲的老母親2人,且管元順因照顧母親加之自身患有腰椎間盤突出不能外出等情況,劉亞麗經常到其家中照看老人,為其梳洗頭發、整理房間,陪同聊天,還為管元順及時申報落實二類低保和村級公益性崗位。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受2018年“6·26”以來持續暴雨影響,導致管元順房屋后墻受損,了解到情況后,劉亞麗及時為其銜接,并落實危改項目。
三灣組二類低保戶單望有,家中8人,2018年兜底脫貧。上有80多歲的老人,下有4個幼兒,一個侄子常年在新疆務工,基本與家中沒有聯系。通過入戶了解,發現家中嚴重缺乏勞動力,且單望有患有長期慢性病,不能外出務工,只能在本鄉鎮內打零工。通過多次入戶走訪,與其溝通交流,了解想法。2016年,針對住房面積不達標的問題,與民政辦多方聯系溝通,率先為其落實2萬元補助資金。因老人行動不便,聯系本村村醫,為老人上門進行免費體檢,并定期送醫上門。2018年,帶領單望有去縣醫院辦理慢性病門診卡,為其媳婦宣傳農村婦女兩癌檢查等政策。年底,家中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全部解決。在年底脫貧退出驗收摸底時,單望有懷有抵住情緒,認為自己還沒有富起來,拒絕在脫貧認定表上簽字,不想脫貧,劉亞麗與幫扶責任人、村干部多次入戶溝通,講解精準扶貧脫貧不脫政策,享受的低保、醫療、光伏扶貧、產業扶貧、醫療等優惠政策還會繼續享受。最終,單望有終于認識到自己對精準扶貧知識認知的淺薄,自動到村委會認錯,并簽字認同。2018年12月底,經農村婦女“兩癌檢查”得知,妻子高亮亮患有乳腺癌,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與單望有聯系,幫助其開轉院手續,督促其立馬去蘭州省人民醫院做手術治療,化療五次后在家修養,住院費用由國家全額支付,防止了因病返貧現象的發生。

敬業奉獻求實效,緊貼民生穩脫貧
劉亞麗知道,想要得到群眾的認可,就必須入戶問需群眾打基礎,想要提振群眾對村上的信心,就必須實實在在為群眾干實事。2015年剛擔任河程村駐村干部的劉亞麗為了踐行她的這個初心,在榆盤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鎮村兩級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先后為河程村共爭取實施各類項目20個,總投資753萬元,砂化河程村村組道路14.9公里,新修堤防1012米,道路硬化8340平方米,硬化4個組巷道1.3萬平方米,實施安保工程2處2.76公里,安裝路燈25盞,硬化文化廣場1000多平方米······涉及村組道路硬化、巷道硬化、堤防工程和村容村貌整治等。全面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群眾飲水問題全部解決,實施危房改造84戶,全面消除CD級危房。充分發揮村級公益性崗位作用,建立區域包干到人、定時定點清掃、垃圾清運日產日清等制度,以長效化工作機制推動環境質量大提升。

配合完成21.7兆瓦光伏扶貧發電項目站點104戶618畝土地流轉任務,該項目建成并網發電后,將帶動帶動全縣3615戶貧困戶每戶增收3000元,156個貧困村每村村集體增收1.5萬元,2018年河程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54萬元。同時,帶動該村17戶貧困群眾穩定增收,并為68人提供就業崗位。按照鎮黨委、政府產業結構調整思路,帶領群眾發展架豆王種植達150多畝、馬鈴薯達2800畝,柴胡、黃芩、冬花等中藥材達152畝。積極為有意愿搞養殖的33戶貧困戶落實養殖補助資金33萬元,帶動33戶貧困戶養殖牛、驢。入股甘肅伏羲藥業20萬元,帶動20戶貧困戶戶均增收1000元。通過低保兜底,龍頭企業帶動,落實公益性崗位,扶持畜牧養殖等政策,2018年河程村達到了整村脫貧標準。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