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楊彥春 楊耀斌
眼下,走進武山縣山丹鎮車岸村,一排排標準化溫室大棚在整齊排列,棚內藤蔓垂掛的網紋瓜果型飽滿,上市在即。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山丹鎮車岸村通過引進高產值的網紋瓜種植,推動傳統蔬菜產業升級迭代,為農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今年我們試點種植了7個大棚的網紋瓜,長勢格外喜人!”車岸村黨支部書記車林平介紹,村里以“一村一品”為導向,率先嘗試網紋瓜種植,創新采用“一株一果”精準調控技術,集中養分確保果實品質。首批試種的兩個大棚網紋瓜即將上市,單果重量達2.5公斤,憑借優良口感獲得市場認可,尚未采收便與蘭州、天水等地商超簽訂采購訂單。

網紋瓜上市在即(資料圖)。
為提升種植效益,車岸村還成立了農業服務有限公司,整合技術指導、農資供應、產品銷售等資源,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我們邀請農業專家現場指導,從育苗到采摘全程把關,確保種植技術規范統一。”車林平說,通過標準化管理,既縮短了網紋瓜生長周期,又提高了畝產和產值。
近年來,山丹鎮通過引入現代化種植技術,在多個村建設標準化種植基地,推動傳統作物向高附加值產業轉變。網紋瓜產業的興起,正是這一轉變的縮影。“網紋瓜耐旱喜光,非常適合本地砂質土壤和氣候條件。”山丹鎮黨群服務中心主任薛小兵介紹,目前全鎮已在車岸、堡子等村建成23座標準化大棚,種植面積擴至18畝。規模化種植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帶動了產業升級。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產業,產業發展的核心在科技。”薛小兵說,山丹鎮將進一步擴大網紋瓜種植規模,引進更優良的品種和種植技術,持續提升產量與品質,讓科技農業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金色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