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清氣正選人才
——武威市公開選拔部分縣級領導職位人選工作側記
2009年12月23日,武威市公開選拔部分縣級領導職位人選工作進入最后一關:對公選出的20名縣級領導干部進行任前集體談話,市紀委、市監察局與公選干部分別簽訂了廉潔從政承諾書。
武威市委書記肖慶平說,采取公開選拔方式選拔領導干部,不僅要選出人才,更選出公心和民意,創造風清氣正的用人環境,讓干部群眾對干部選任工作充滿信任。
為此,武威市委決定對市財政局副局長、林業局副局長、環保局副局長等20個副縣級領導職位進行公選。同時,對9個縣級職位定向選拔女干部和黨外干部。
11月9日,當市委公開選拔20個縣級領導職位人選的消息在市新聞媒體公開后,許多符合條件的干部都為之振奮,積極參加報名,3天時間,共有580名干部報名。
武威市委在這次公開選拔的程序設計上,把公開選拔與初始提名權改革、差額選任、擴大干部工作信息公開等改革結合起來,創新干部公選機制。整個公選分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群眾評價、市委全委(擴大)會議差額推薦、組織考察、差額醞釀、市委常委會議差額票決、公示等10個環節,程序設計的核心是“兩考、一評、四差額”。“兩考”即筆試和面試,“一評”即群眾評價,“四差額”即差額考察、差額推薦、差額醞釀、差額票決,通過差額的層層篩選,實現各職位人選的好中選優、優中選強。
武威市委為確保公開選拔全過程的公開透明、公正公平,在每個環節都做到堅持原則不動搖、執行標準不走樣、履行程序不變通,所有環節陽光操作。委托中央組織部領導干部考試與測評中心進行筆試試題的命制,委托省內高校進行全封閉A、B制閱卷登分,委托長沙市公開選拔領導干部考試中心進行面試試題的命制。面試環節,當場亮分、當場計分、當場宣布成績,并由應試者現場簽字確認。群眾評價環節,工作人員當場唱票、當場劃票、當場計分、當場公布結果。差額推薦環節,專門成立5個計票小組,對推薦表進行現場分類,并當場唱票、當場劃票、當場統計,各職位人選現場觀看計票過程。在組織考察環節,要求參加民主測評的人數不得少于應參會人數的80%,個別談話人數不少于參加測評會人數的50%。邀請市屬新聞媒體記者全程參與監督,每個環節的結果都在第一時間通過新聞媒體向全社會進行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監督。“作為一名鄉鎮黨委書記,對于這次公選,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組織對干部的關心,組織的公正、公平,天平自在干部心中;組織對基層干部的關心,組織對干部選拔任用的改革創新,天平自在群眾心中。”天祝縣打柴溝鎮黨委書記許建武道出了對這次公選的心里話。在公選中,許建武以優異的成績脫穎而出,被選任為市財政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