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搞農田基建,下苦功夫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不斷增強農業發展后勁。據統計,2003年以來的四年間,全縣共新修梯田6.6萬畝,完成小流域綜合治理206平方公里,為全縣的農業增產奠定了基礎。2006年,全縣糧食總產達到90371噸,比2002年凈增6745噸,增長8.08%。
山大溝深的張家川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該縣把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為減緩水土流失,涵養水源,提高地墑,改善生態環境,增強農業發展后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主要措施來抓。縣委、縣政府統籌安排,全面部署,承擔此項工作的縣水利局、水保站集中領導,集中人員,集中時間,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及時將農田基建任務分解到各鄉鎮,15個鄉鎮充分利用每年夏、秋兩季的農閑時間,開展農田基建大會戰,使全縣的梯田面積以每年1.4萬多畝的速度持續穩定遞增。僅去年一年,全縣就投入勞力3萬余人,推土機、裝載機、挖掘機等各種大型機械92臺,移動土方245萬立方米,完成梯田1.42萬畝,完成小流域綜合治理50平方公里。在興修梯田過程中,縣上還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配套、機修與人修相結合的辦法,堅持活土還原,死土深耕,配方施肥,加速土壤熟化,確保了當年平田,來年穩定增產。
(惠文輝 李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