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畜牧業的決定》精神,進一步加快“13111”草畜富民工程的實施步伐,今年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圍繞實施隴東南畜牧大縣的戰略目標,堅持“調優結構、擴充數量、提高質量、突出科技、增加效益”的原則,采取區域布局、企業參與、大戶帶動、適度規模、良種良法的方式,推動了肉牛、肉羊產業的健康發展。
2007年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著眼于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在已經形成的“東繁西育,東牛西羊、城郊禽蛋奶”的區域化發展布局的基礎上,探索出了“大規模、小群體、抓基地、建小區、帶農戶”的新思路,積極引導群眾走適合縣情發展的畜牧產業化路子,今年1至4月份,全縣以千家萬戶為主體的家庭適度規模養殖總戶數達11680戶,飼養各類畜禽27.6萬頭(匹、只)。
按照專業村建設標準,計劃全縣到2007年底建成養殖專業村100個,真正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畜牧業發展新格局。建成5個畜牧養殖繁育加工基地,即肉牛繁育基地,年飼養牛3.8萬頭;肉牛加工育肥基地,年育肥出欄肉牛2.4萬頭;肉羊生產基地,年飼養肉羊3.2萬只;蛋雞飼養基地,年飼養品種蛋雞14.72萬只;優質紫花苜蓿種植基地,種植面積1.2萬畝。新建成年產值350萬元的伊民肉牛屠宰廠,分割加工的上腦、眼肉等,產品銷往西安、寶雞、天水等大中城市。續建成年產值1000萬元的韓川萬祥羊剪絨廠?偼顿Y1100萬元、年生產規模達1000噸擴建的張家川縣伊味思清真食品廠入駐工業園區。年屠宰加工1000噸、改擴建的龍山大同養殖屠宰加工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的篷勃發展,拉動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隨著張家川縣人工種草力度的不斷加大,紫花苜蓿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截至目前,完成人工種草7.48萬畝,完成草粉加工3000噸,生產混配合飼料1600噸。同時,調進“英國紅”、“科多8號”、“中北青貯王”等3個品種的飼料玉米種籽3500公斤。在恭門鎮、張川鎮、木河等地已落實種植面積1110畝。
上半年來,全縣各類畜禽飼養數量達到91.11萬頭(匹、只),同比增長9%。畜禽存欄量達到52.6萬頭(匹、只),同比增長7.1%。出欄各類畜禽38.54萬頭(匹),同比增長9.3%。畜產品總產量達到8431.2噸,其中肉類總產量達到5981.23噸,鮮蛋產量1526.4噸,鮮奶產量816.9噸,毛類產量106.7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