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農業示范工程 探索農業崛起之路
——張家川縣南山梁萬畝蘋果基地項目建設紀實
竇亞龍 馬建軍
為了加快果品產業開發,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升農業競爭力,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委、縣政府在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中聽民聲細調研,抓調整促發展,通過打造農業示范工程,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決定以省列扶貧資金為基礎,整合農、林、水、交通部門資金,在大陽鄉和龍山鎮集中連片的南山梁流域8村建設萬畝優質蘋果示范基地。
縣委書記劉長江說:“張家川縣作為一個農業大縣,農業和農村工作由于受自然條件等因素影響,農業主導產業不明顯,優勢不突出,我們要按照現代農業模式把南山梁萬畝蘋果基地建成示范點,以此帶動全縣農業的快速發展。”
據縣扶貧辦主任李維岳介紹,張家川縣南山梁萬畝蘋果基地建設項目,是我縣實施的2009年扶貧開發省級試點項目,也是我縣今年承擔的全市唯一省級試點項目。該項目覆蓋張家川縣大陽鄉南山村、河李村、閆莊村、下李村、太原村、大陽村以及龍山鎮榆樹村、連柯村,共8村,2306戶、11984人。項目總投資1005萬元,總規劃10000畝,其中新建6000畝,改造老果園1000畝,推廣新技術2000畝,配套提灌工程5處,修建沙礫路面村組道路20公里,梯田1000畝,套種優質馬鈴薯5000畝,培訓農民技術人員2400人(次)。其中:財政扶貧資金300萬元,主要用于8個項目村新建果園苗木、農藥、塑料套袋、地膜的購置,在榆樹村建提灌溉工程1處,培訓農民技術人員2400人(次);縣水利局配套資金330萬元,建提灌溉工程4處,修梯田1000畝;縣交通局配套資金200萬元,修建沙礫路面村組道路20公里。財政、農業配套150萬元,補助果園低桿作物種子。
為了把南山梁萬畝蘋果基地項目建設成全縣農業大點、亮點工程,張家川縣多措并舉促進展。一是領導重視,責任明確。縣、鄉分別成立了項目領導小組,實行行政技術雙軌承包責任制,形成由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科級干部具體抓,一般干部包村抓項目的機制。二是參觀學習,增長經驗。9月25日,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帶領相關部門和2個鄉鎮的主要領導,8個項目村的干部、群眾代表共70人,參觀學習了麥積區南山花牛蘋果基地的先進經驗和管理模式,通過學習和培訓,開闊了的眼界,堅定了建好果園的信心。三是現場辦公,鼓勁聚力。10月19日,縣四大組織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參觀了南山梁萬畝蘋果基地項目建設情況,現場向群眾表態要把該點做成全縣農業大點、亮點。在現場會上,縣委、政府的承諾讓群眾吃上了“定心丸”,增強了群眾建設項目的積極性和責任心。縣委、縣政府要求全縣各級黨組織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大打農業和農村工作翻身仗;增強創新意識,抓主抓重,搞好配合,廣泛發動群眾,做好土地流轉工作,加強項目管理,務必把項目做成精品工程;做到技術到位,指導、服務到位,協調配合到位,督查獎懲到位。四是特事特辦,確保進度。在項目資金未到位的情況下,縣財政拆借200萬元用于開挖豐產坑,配備兩輛運水車,保證了工程建設工期。目前,在完成項目規劃設計工作的基礎上,共打點34萬多個,面積6000畝,開挖豐產坑近80%;縣扶貧、林業等部門調運果樹苗木11000株,縣交通局完成了南山梁萬畝蘋果基地12公里主干道土路基工程,縣水利局正在規劃設計提灌工程,項目將在11月底全面完成。
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小龍說:“我們要通過南山梁萬畝蘋果基地建設,探索符合我縣實際的發展農業模式,為今后建設更多的畜牧、果品基地,壯大我縣特色產業優勢提供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