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新氣象
——張家川縣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側記

全縣開展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緊緊圍繞“加快發展,縮小差距,努力探索民族貧困地區跨越式科學發展的路子”的主題,針對不同行業,確立不同的載體,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讓老百姓深切感受到了學習實踐活動帶來的實效。

縣委政府:謀發展
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工作全局,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發展高于一切”的理念,按照“圍繞四大目標定位”的總體思路,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堅持走符合縣情的發展路子不偏離,堅持落實發展抓項目舉措不松勁,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縣委、政府班子集聚智慧抓發展,縣委、政府“一把手”親力親為,主動出擊,爭跑項目。縣委書記劉長江,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小龍帶領相關部門先后赴陜西、蘭州、香港等地考察洽談項目。在第二十屆中國西部商品交易會天水投資環境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縣委書記劉長江帶領相關部門成功簽約了亨運客貨運站建設、閆家黃家山銅礦開發兩個項目。在“甘肅•香港合作發展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馬小龍與電話易(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維簽訂了計劃投資7000萬港幣的清真牛羊肉定點屠宰加工項目協議。學習實踐活動來,全縣招商引資共簽約資金140563.2萬元,完成投資31150.2萬元,到位資金同比增長66.21%。通過招商引資項目的實施,為加快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鄉鎮部門:抓發展
第二批、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各參學單位圍繞全縣 “四大”發展定位,出實招。鼓實勁,推促發展。一是外出考察借經驗。為了做強龍頭企業,做大規模養殖,延伸產業鏈條,實現畜牧產業由粗放型、數量型、家庭副業型、傳統經營型向集約型、質量型、支柱產業型、產業化經營型的歷史性轉變,張家川組織財政、扶貧、畜牧等部門負責人到我省康樂縣學習考察畜牧業發展情況。二是培訓鄉土領軍人才。由縣委組織部牽頭,聘請畜牧局專業技術人員,以肉牛標準化生產飼養管理技術、舍飼養羊實用技術、青貯氨化飼料生產及青貯池建設技術為內容,深入馬鹿鄉龍口村、川王鄉馬達村等培訓基地和全縣15個鄉鎮逐鄉開展畜牧科技培訓班。三是為民解困促發展。辦民所需,干民所盼,大力解決行路難,飲水難等問題,近三年來,投資2.95億元,新建公路163條468.3公里,基本上實現了鄉鄉通油路的目標。投資4066.9萬元,實施了渠子梁、連五梁安全飲水等水利項目,解決了4.9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廣大群眾:贊發展
對科學發展,群眾最有發言權,學習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解決了一批群眾期盼的難事,辦了一批“富群眾腦袋,鼓群眾口袋”的實事,群眾得益受惠。胡川鄉王安村楊福海說:“學習實踐活動就是好,沒有科學,就沒有發展;蔬菜富了我們,就是科學發展很好的印證”。胡川鄉黨委書記張樹增介紹,王安村當初在建塑料大棚時,群眾抵觸情緒很大,但經過鄉村兩級干部的苦口婆心和個別黨員的帶動下,最終建成了王安村無公害塑料大棚蔬菜基地,現在畝均收益由原來的750元提高到11000元;“到醫院合作醫療報銷的證明再也不用到鄉上去了,節省了我不少時間,還省下了來回的車費” 川王鄉馬達村二組村民馬志強在本村清真寺里深切的對群眾說。馬志強說的是川王鄉在全鄉推行鄉村干部“代辦式”便民服務活動。張家川縣各鄉鎮以“代辦式”便民服務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切入點,從群眾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讓廣大群眾深切感受到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帶來的好處。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共結辦代理(辦)涉及合作醫療、民政救助、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等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聯事項160余件。
數字對比:看發展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全縣國民經濟保持持續、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業生產能力得到提升,工業經濟呈平穩發展態勢,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重點項目建設進展加快,消費市場繁榮有序,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財政收入穩定增長,金融機構運行穩健。據初步統計,1-9月份全縣實現生產總值97735萬元,完成全年計劃的83.4%,按可比價計算,較上年增長17.2%。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23320萬元、24765萬元和4965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4.6%、16.6%和19%。主要表現在: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業生產能力得到提升。1-9月份,完成農業總產值38866萬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5.3%;實現增加值2332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6%,完成年計劃的80.1%;工業經濟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截止9月底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3086.6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8%;完成銷售產值12164.4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1%;完成增加值3810.5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1.5%,完成年計劃的82.8%;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重點項目建設進展加快。1-9月,全縣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7082萬元,同比增長60.77%,完成年計劃的100.36%;消費市場繁榮有序。1-9月,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23萬元,同比增長53.83%,完成年計劃的73.23%;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1-9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38元,同比增長26.16%,完成年計劃的76%;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860元,同比增長16%;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948元,同比增長5%。財政收入穩步增長,金融機構運行平穩。1-9月,全縣財政收入完成4112萬元,同比增長10.3%,完成年計劃的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