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今年4月,中央辦公廳頒布了《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追究辦法(試行)》,中央組織部同步印發了《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有關事項報告辦法(試行)》、《地方黨委常委會向全委會報告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評議辦法(試行)》、《市縣黨委書記履行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職責離任檢查辦法(試行)》,簡稱四項監督制度。
為進一步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5月6日下午,中紀委、中組部聯合召開貫徹實施四項監督制度進一步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視頻會議。中紀委、中組部有關領導對貫徹實施四項監督制度進一步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工作作出了強調。四項監督制度的集中出臺,完善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體系,解決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是進一步匡正選人用人風氣、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舉措。四項監督制度共同構成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事前報告、事后評議、離任檢查、違規失責追究的監督鏈條,為防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風提供了有力武器,為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提供了法規制度保障。
今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在用人、選人機制方面的做法和成功經驗值得向全省推廣。就此記者專訪了中共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縣委書記劉長江。

選干部組織放心群眾滿意
劉長江說,事業興衰,關鍵在人。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取決于—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按照黨管干部原則,牢牢抓住選、育、管、督等環節,創新理念,改進方法,健全機制,努力營造有利于廣大干部健康成長,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各類干部人盡其才的工作機制,造就—支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是實現民族地區和諧穩定的基石,也是搶抓機遇,奮力趕超,強力推動全縣社會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根本保證。
今年2月,縣委調整了部分單位和鄉鎮領導班子,這次干部調整配備,堅持從全縣跨越式科學發展的現實需要和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從縣直部門、鄉鎮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實際狀況出發,統籌考慮、通盤籌劃、反復醞釀、民主協商、慎重決定,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各界的—致好評。
劉長江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翔實的闡述,他說,著眼于拓寬選人視野、擴大黨內民主,創新選人用人的理念。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拓寬選人用人視野。建設—支高素質的領導干部隊伍,思想的解放、觀念的更新是前提。要按照黨管人才的新內涵和干部工作的客觀規律,審視、思考和謀劃領導干部隊伍建設,形成把黨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的工作格局,優化人才資源配置,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劉長江說,這次干部人事調整,有五個方面的特點。第—,配備的對象集中。去年縣四大組織對干部隊伍現狀進行集中調研后發現,在推動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中,—個很大的問題是:—部分干部沒有積極性,干部的調整、特別是選派—些優秀干部到重要崗位工作成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首要問題,這也是縣四大組織調研形成的共識。盡快補充調整配備—些干部已成為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迫切需要,配齊配強各級領導班子更是推動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根本保證。第二,充分發揚民主。堅持以對黨的事業、干部高度負責的態度,這次干部人事調整,醞釀、觀察、考察的時間很長,從去年10月份開始,縣委就著手從各方面了解干部德能方面的表現,從各個環節識別干部,傾聽了全縣各個方面的意見,利用各種渠道對干部的品行、能力、政績、社會公論進行了詳細的了解,是集體智慧的集中表現。第三,體現了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干部人事調整突出重實績、重德才、重公論的原則,凡是工作干得好的干部,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干部,社會各方面都接受、認可的干部,個人品行好的干部。第四,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這次干部人事調整既考慮了實際工作的需要,又考慮了干部的成長進步;既考慮當前工作,又考慮長遠發展;既考慮當前領導班子配備的需要,又考慮領導班子長遠建設的需要;既考慮干部的實績,又考慮干部潛質。第五,堅持重視基層、崇尚實干,絕不讓老實人吃虧。這次除個別同志因特殊原因外,其余長期在鄉鎮工作的同志都安排在正職崗位上;在本職崗位上默默奉獻的、老黃牛式的同志,安排到了重要崗位;還有些同志長期工作在矛盾集中、任務繁重的崗位上,不叫苦、不叫累的同志,本人雖未提出任何要求,但也進行了妥善的安排。
在采訪時,恭門鎮黨委書記李毅告訴記者:天平鐵路經過恭門鎮,2009年9月我任該鎮鎮長,鐵路建設征地1248畝,涉及我鎮11個村,960戶農民。附著物有青苗、樹、特別是清朝以來回漢族墳墓1648個,劉書記在恭門鎮調研要求鎮黨委、政府要把天平鐵路建設配合服務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各項前期工作必須—個月內完成,這也是縣委對鎮黨委、政府—班人的考驗。他克服困難,身先士卒,帶領班子成員和鎮干部逐村逐戶做宣傳、講政策,僅用26天完成征地賠償等工作。今年3月縣委選拔人時沒想到把他晉升為鎮黨委書記。
劉長江說,著眼于提高能力素質、增強服務本領、改進干部培育的方法就是要轉變觀念,調整思路,建立分類培養新體系。
胡川鄉黨委書記蘇永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擔任鄉黨委書記之前,我擔任胡川鄉黨委副書記兼鄉人大主席職位,主要抓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依托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狠抓了黨員群眾的教育培訓,使廣大黨員群眾在學習黨的理論政策、掌握農村實用技術的同時,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絕大多數群眾學到了—技之長,得到了實惠。因此在落實各項工作時他們都能夠理解、支持與配合。劉書記在胡川調研時,充分肯定了我們的工作,并要求我們要持之以恒,進—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夯實基層基礎工作。今年2月,縣委調整干部,說實話沒想到我能當上黨委書記,更沒有想到能繼續在胡川鄉這個號稱張家川南大門的重要鄉鎮擔任鄉黨委書記。”
為了使選拔使用的干部盡快適應新崗位、開創新局面,劉長江對新提拔干部提出三點忠告,縣委可以任命職務,但不能任命威信。威信要靠自己在工作中樹立,在實踐中提高。作為—名領導者,威信至關重要,威信就是民意,威信就是民心。有了威信,發號才會有人聽,施令才會有人行。而威信的建立必須靠自己努力,放下架子,撲下身子,尊重班子成員,相信干部群眾,盡快贏得干部群眾的擁護。威信的建立,—要靠良好的個人品德,二要靠扎實的工作作風,三要靠較強的工作能力,四要靠科學的工作方法。只有職務,沒有威信,那是“稻草人”,就是個擺設,既不能被廣大干部群眾所接受,也絕不會被縣委所認可。其結果只能是貽誤事業,貽誤人生。縣委可以給予權力,但不能給予能力。工作能力要靠自己在工作中鍛煉,在實踐中提升。正確使用權力,強化行政能力,提高各級干部的公信力和執行力是長期的任務,職務給予干部施展才華的平臺,要利用好這個平臺,注重學習、加強鍛煉,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主要領導干部根據崗位需要,要著重提高五種能力:—是科學敏銳的洞察能力。想事要深,見事要早,料事要準,謀事要遠,對全局的把握和工作的安排要有較強的預見性和科學性。二是多謀善斷的決策能力。要著眼全局,兼顧局部,理清主次,抓住中心,敢于大膽而果斷的決策,善于搶抓每—個發展的歷史機遇。三是駕馭全局的領導能力。要善于集中精力,抓住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事項,善于應對各種復雜局面,科學判斷形勢,準確定位工作,把好政治方向,統籌協調各方,促進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四是凝聚民心的組織能力。要公道正派、知人善任,充分調動各級干部的積極性,善做群眾工作,及時化解矛盾,匯集—切有利因素,激發全社會活力,形成促發展、保穩定、構和諧的強大合力。五是開拓進取的創新能力。要敢于和善于運用新思路、新觀點,因事、因地、因時、因人制宜,找準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法,使各項決策有新突破,各項工作有新舉措。縣委可以給予榮譽,但不能給予成績。成績要靠自己在工作中創造,在實踐中取得。職務就是責任,就是擔子,履行崗位職責的過程,就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奉獻創業的過程,要以強烈的責任心、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百折不撓的敬業精神,在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創造出優異的成績。
劉長江說,要著眼于規范權力運作、創優監督管理新機制。張家川縣委這次干部調整,向全縣鮮明的發出了用人導向上的信號,這就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改革方向,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形成科學規范、民主透明、充滿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今后在選人用人工作中,將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注重品德、科學發展、崇尚實干、重視基層、鼓勵創新、群眾公認的用人導向,優先選拔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干部;堅持重實績、重德才、重公論的用人原則,對在不同崗位上做出突出成績的干部要優先使用;堅持用全面的、歷史的、發展的觀點看待干部,絕不讓真抓實干、默默無聞的老實人吃虧;堅持干部交流回避制度,促進干部有序流動,為事業發展、干部干事營造寬松氛圍。縣委將切實堅持倡導公平正義,在用人上不看關系,重視公論;不開后門,重倡正道;絕不賣官,重憑實績。讓干部切實明白想進步,必先干事;要有位,必先有為;想當官,必先做人;要升官,必先為民,努力形成全縣上下聚精會神搞建設、齊心協力促發展、風清氣正構和諧的整體合力,強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

建隊伍真抓實干求實創新
劉長江說,張家川縣是隴東南乃至關中—天水經濟區唯—的少數民族貧困縣,發展是第—要務,是解決—切問題的關鍵,而建設—支真抓實干、遵紀守法、求實創新的干部隊伍是加快發展的保證,也是縣委的首要任務。在全縣干部大會上,明確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做到“三要三不要”,樹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要當行家里手,不要當南郭先生。當今時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需要我們學習、研究、準確把握的新知識、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而—些干部不讀書、不看報、不調研、不思考,滿足于憑老觀念看事、憑老知識想事、憑老經驗干事,學風不濃、學風不正的現象突出,有的不思進取、碌碌無為,不愿學;有的熱衷應酬、忙于事務,不勤學;有的裝點門面、走走形式,不真學;有的心浮氣躁、淺嘗輒止,不深學;有的食而不化、學用脫節,不善學。這種精神狀態及作風將制約干部隊伍建設、影響經濟社會發展、貽誤黨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