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川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衛生工作,衛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有特色、有成效。”4月10日上午省衛生廳紀檢書記段巍、省衛生廳副地級紀檢專員劉延生、省衛生廳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任小東深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調研衛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行風建設及醫德醫風建設時充分肯定了張家川縣衛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等工作。
市衛生局局長蒲朝暉、市衛生局黨委書記楊延東、市衛生局紀委書記成科峰陪同調研。張家川縣委書記劉長江參加了調研座談會,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鴻,副縣長馬玉鳳參加調研。

調研組先后走訪調研了張家川縣中醫院、縣人民醫院、衛生局,聽取了各單位對創先爭優活動及行風建設等工作開展情況的匯報,并通過查看軟件資料,檢查硬件設施,參觀醫院相關科室等方式對衛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醫德醫風建設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體現進行了實地調研。當了解到兩所醫院在執行醫療機構“八個排隊”、醫務人員“四個排隊”等制度初見成效時,段巍高興的說,要將創先爭優活動、行風建設工作與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結合起來,以活動促服務,從崗位特點出發,組織全系統醫務人員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科技創新,要通過創先爭優活動、醫德醫風建設激發醫務工作者的活力和創造力,鼓勵廣大醫務工作者立足本職崗位創一流業績,盡最大努力保障群眾健康。

結束調研后,段巍在縣衛生局召開座談會。他說,這次調研主要是要突出兩個主題,一是張家川縣衛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開展情況,二是張家川縣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和醫風醫德建設情況。從總體調研情況情況來看,張家川縣在這兩方面成績斐然,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衛生系統積極配合,各項工作開展的有特色、有亮點。在落實“十二個排隊”、完善“二十二項制度”、整治過度醫療、減少門診住院費用等工作上,衛生主管部門和兩大醫院均有出色表現。
段巍對張家川縣做好今后衛生工作做了強調。他說,衛生是最大的民生,張家川縣今后要繼續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深入開展好“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及群眾滿意的‘三好一滿意’活動”,努力整治衛生醫療系統的不正之風,保障衛生工作健康持續發展。通過各項既定制度,以盡可能低的費用、盡可能方便的途徑解決群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

張家川縣委書記劉長江在座談會上說,目前是張家川縣衛生事業發展的最關鍵時期,在這個關鍵時期省衛生廳領導前來調研工作,是對張家川縣衛生工作的有力鞭策和促進。張家川縣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現在已經拉開序幕,縣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縣一級醫療衛生機構的達標將在今明兩年完成。他說,教育和衛生是民生方面最重要兩項工作,張家川縣就提高教育衛生發展水平,制定了三年大發展的目標,計劃在2013年建縣60周年之際,全縣境內的教育衛生的基礎條件發生根本性變化,特別是在醫療衛生上將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在座談中劉長江表示,張家川縣在群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上不僅進行了深入思考,還采取了有力措施,圍繞民生重于一切的思想,加大了對教育衛生事業的投入力度,同時計劃集中縣上有限財力,整合多方面資金,在解決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上進一步采取行動。由于合作醫療報銷比例的提高,民政部門大病醫療救助等資金的有效利用,張家川縣看病貴問題已經有了明顯好轉。這一次在省衛生廳、省人民醫院的幫助下建立的遠程醫療會診系統又將優質的、高層次的醫療衛生資源與基層衛生系統進行了共享,這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張家川縣群眾看病難的問題。
針對影響張家川縣衛生醫療事業發展的問題,劉長江向調研組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建議擴大縣級醫院床位配置。由于基層群眾對自身醫療保健意識的增強,合作醫療、農村醫療保險等保障能力的加強使患者住院需求越來越大,而相關政策對縣級醫院床位標準的限定又制約了醫療機構規模的擴大,進而影響了醫療衛生事業的全面發展。二是建議在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時充分考慮加強醫療機構、醫務工作者社會待遇,在醫患矛盾中注意保護醫療機構和醫務工作者利益。三是建議用足用好惠農政策和資金。雖然現有惠農政策已經達到32項之多,但由于資金過于分散,有些資金對患者來說是杯水車薪,如果能將各類分散資金有效整合,在緩解群眾看病貴問題上將勢必起到極大作用。

調研組在縣衛生局召開座談會

調研組在縣醫院召開座談會

調研縣中醫院相關指標達標情況

調研醫療機構硬件配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