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5日上午,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召開第六次全體會議,總結分析上半年全縣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務。會議要求,全縣上下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強化措施,落實責任,真抓實干,確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努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雒建明,縣委常委、副縣長馬利民,副縣長趙川平、馬玉鳳、張海平、徐東明出席會議。
縣委副書記、縣人大主任李肖鋒,縣人大副主任王九仲,縣政協副主席馬中華應邀出席會議。

縣長馬中奇主持會議并指出,今年上半年,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大力支持下,縣政府各部門、各單位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機遇,迎難而上,真抓實干,全縣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一是重發展,國民經濟持續增長。上半年,全縣生產總值達8.9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1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1%;財政收入完成746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4.1%;農民現金收入達1429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5890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4%。二是重增收,農村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全縣農業生產總值達2.44億元,實現農業增加值1.25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19.6%和12.3%。農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三區三園五帶”建設穩步推進,畜牧業生產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全縣各類畜禽飼養量達到95.51萬頭(匹、只),同比增長6.1%。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共輸轉勞動力5.69萬人(次),創勞務收入3.03億元。不斷完善和創新扶貧開發機制,整體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有序推進。三是重爭取,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共爭取2011年農村道路通暢工程、肉牛產業大縣、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42項,到位國家投資1.0373億元。尤其是經過反復匯報銜接,爭取省上出臺支持張家川縣經濟社會發展優惠政策取得實質性進展,必將為我縣發展提供新的政策機遇。啟動了聚富佳苑、宏昇新月等商住小區建設。完成了富川水庫、恭門火車站站前廣場等重大項目可研。縣城北濱河路、南部路網等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四是重基礎,工商經濟較快發展。積極推進三大園區建設,入駐園區企業運營良好,城鎮市場體系不斷完善,明確了一系列支持加快龍山鎮經濟社會發展的措施,修改完善了《張家川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3.51億元。五是重民生,和諧社會建設穩步推進。教育和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縣財政投入2000萬元的城區優質教育資源提升“8+2”工程全面啟動實施。“兩基”迎國檢各項準備工作有序進行。五項衛生重點工作有序開展,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積極開展利益導向政策體系建設,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績。實施了13個鄉鎮文化站建設項目,完成了320戶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大型音樂舞蹈史詩《關山月》進入排練階段,文化廣播事業發展步伐加快。共開發公益性崗位683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96人,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堅持依法管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團結邁上新臺階。六是重實績,縣政府承諾的10件實事順利推進。縣城南濱河路、城區中小學校標準化建設等工程已經啟動實施,高中學生助學金和農村寄宿生生活補助全部發放到位,新修農機路正在組織驗收,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雒建明就項目、財稅、建設、交通、社會保障等工作做了總結和安排
馬中奇同時指出,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人民群眾的期望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七方面:一是農民增收難度仍然較大。農業結構調整緩慢,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產業化水平低,貧困人口基數較大,收入渠道單一,增收難度大。二是經濟運行總體水平仍然較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農業人均現金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雖然較上年有較大增幅,但與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三是項目建設力度需進一步加大。項目建設進展緩慢,前期工作滯后,一些重大項目仍未開工。四是工業經濟增速緩慢。工業經濟缺乏新的增長點,龍頭企業少,帶動能力弱,工業發展后勁不足,入住工業園區企業少,工業項目少。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財源基礎薄弱。五是招商引資整體質量不高。招商引資項目結構單一,項目履約率、資金到位率低,招商引資環境仍不寬松,招商項目的前期規劃、論證、包裝、宣傳還不到位,招商引資項目吸引力不強。六是社會事業發展與人民群眾需求差距較大。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教育、衛生、文化發展不平衡,社會管理面臨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問題,維護穩定的壓力較大。七是部分干部作風不踏實。從上半年的工作情況來看,在一些鄉鎮、部門中,還有一些工作熱情不高、干事勁頭不足的干部職工,在工作中還存在相互推諉、能推則推、能卸則卸的現象。

縣委常委、副縣長馬利民就農業農村、民族宗教、民政和殘疾人等工作做了總結和安排
馬中奇強調,當前正是推進各項工作的關鍵時期,各鄉鎮、各部門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力以赴抓落實,確保全面完成年初各項目標任務。重點要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狠抓“三區三園五帶”建設,全力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要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不斷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認真實施農業項目,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確保農業和農村經濟邁上新臺階。一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產。當前正是雨澇災害多發季節,各鄉鎮、農口各部門要切實抓好抗災減災工作,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動員廣大群眾做好夏糧搶收,努力提高農業抗災減災能力,切實把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二要全力實施“三區三園五帶”規劃。“三區三園五帶”規劃作為縣委、縣政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重要戰略部署,各有關部門和鄉鎮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抓好實施。各相關部門要結合縣財政投入的3000萬元扶持“三農”發展資金,優化整合農業綜合開發、土地開發整理、小型農田水利建設、中低產田改造、生態環境治理等項目資金和扶貧開發資金,統籌用于扶持“三區三園五帶”建設。要充分發揮項目資金的主導作用,通過政策引導,鼓勵種植、養殖專業戶等社會力量參與“三區三園五帶”建設,努力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導、業主投入為主體、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資金投入機制。要按照規劃要求,全力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堅持圍繞主導產業示范區建設,加強綜合治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努力在提升農業產業規模檔次、農業經濟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在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培育品牌上下功夫。三要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大力改善農業和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繼續實施好劉堡梁農村飲水安全續建、渠子梁農村飲水安全擴建和龍山鎮農村飲水安全管網延伸工程,年內實現西部6鄉鎮飲水安全化。要加大梯田和沼氣池建設力度,力爭提前完成2.6萬畝新修梯田任務,推動農村生態能源發展。大力開展農田道路建設,全面落實縣財政1000萬元農田道路建設專項資金,確保高標準修建農田道路2000公里。深入實施小流域治理工程,狠抓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林業生態建設。四要加大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力度。進一步強化農業科技服務,健全農技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三位一體”服務體系。突出重點產業和主導品種,加大農業科技引進、示范和推廣力度,不斷提高農業科技支撐水平。積極實施基礎母畜繁育、飼草料建設、動物疫病防控、集中育肥加工四大工程,全面落實牛羊凍配改良補貼,加快牛羊品種改良步伐,不斷推進隴東南畜牧大縣建設。

副縣長趙川平就人口和計劃生育、科技、地震、檔案、史志等工作做了總結和安排
二是要圍繞強基礎興產業,加強項目建設,努力增強縣域發展能力。有關鄉鎮和部門要切實增強做好項目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明確職責,靠實責任,強化工作措施,全力推動項目爭取和建設。一要千方百計抓好爭取項目的落實。當前是爭取項目和資金的關鍵時期,各項目主管部門要緊緊圍繞年初確定的項目爭取計劃,特別是要圍繞省政府即將出臺的支持張家川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優惠政策,由發改局牽頭,相關部門積極配合,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對確定的優惠政策和傾斜扶持項目,逐項予以分解,明確責任領導和單位,認真匯報銜接,跟蹤抓好落實。同時,發改等相關部門要及早著手,認真謀劃縣慶60周年獻禮項目,切實做好縣慶獻禮項目的篩選、論證和匯報爭取工作,力爭盡快確定獻禮項目,為按期開工建設做好各項前期準備工作。二要全力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抓項目建設,關鍵是要突出抓好重大項目建設。目前,阿陽中學、廣播影視中心、縣城回鄉風情園等重大項目還未開工,發改和有關主管部門要認真研究,深入分析制約因素和存在的問題,研究加快項目建設的對策措施,加強項目建設進度與質量管理。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快環評、征地等項目前期工作,尤其要對未開工建設的項目進一步明確責任,一個一個地研究分析;對條件已基本成熟的,要搶抓時間,盡快開工;對條件尚未成熟的,要分析原因,全力以赴逐項解決,確保縣阿陽中學、廣播影視中心等重大項目盡快開工建設。縣政府分管領導要經常深入項目建設一線,強化項目督查,幫助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督促項目建設單位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全面落實建設任務,加快項目建設進度。項目責任單位及有關部門要經常檢查施工進度,及時分析、排除影響工程進度的各種因素,明確提出時限和進度要求,做到快中求好、穩中求進,確保新建和續建項目按期完工。三要進一步優化項目建設和服務環境。要針對當前項目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轉變作風,強化措施,優化服務,合力推進項目工程建設。有關部門要切實轉變職能,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為項目實施提供高效優質服務。各鄉鎮、各部門要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當前各項工作的首要任務,結合各自職能實際和項目工作任務,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積極主動地服務于項目前期論證、組織實施和交付使用各個環節,全力配合搞好項目建設各項工作。要堅決打擊干擾、妨礙工程建設以及侵害建設業主合法權益的不法行為,為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四要加大項目建設督查力度。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重點項目“一月一督查、兩月一評比、三月一通報”的要求,政府辦、發改等部門要定期按照包抓領導、責任單位、項目進展等方面,對重點項目建設進度排名通報,對排名最后的重點項目建設主管部門負責人要進行談話誡勉,限期完成。

副縣長馬玉鳳就教育體育、衛生、文廣、食藥監等工作做了總結和安排
三是要圍繞城鄉一體化建設,強化執法管理,著力提升城鎮建設與管理水平。各相關部門要從優化發展環境、維護張家川對外形象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城鎮建設與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統一思想,強化措施,依法管理,集中開展城鎮建設與管理專項活動,切實規范城鎮建設與市場管理秩序。一要堅持按規劃建設。住建、國土等部門要充分履行職責,堅持抓好縣城總體規劃實施,切實加強城區的規劃管理,嚴厲打擊違法建設和不按規劃亂建行為,避免建設隨意性和盲目性,維護縣城總體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共同促進縣城建設秩序的規范和有序。二要加大城鎮綜合執法力度。繼續深化“城鎮管理提高年”活動,堅持建管并重、綜合治理,切實改進城鎮管理水平。住建、綜合執法、環保等部門要認真研究城區環境衛生的管理體制,制定具體方案,明確執法主體,加大執法力度,促進城鎮環境衛生逐步好轉。要加大宣傳力度,開展衛生社區、文明家庭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動員廣大群眾從自身做起,積極參與城區環境衛生清潔工程,不斷改善人居環境。要進一步嚴格市場管理,堅決取締馬路市場,規范攤點擺放,嚴厲打擊占路經營等違法行為,維護市場正常秩序。三要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住建等項目主管部門要強化工作措施,提升服務水平,嚴把工程質量,全面推進縣城南部路網道路拓建、后川河濱河路道路拓建等已開工建設工程,盡快完成城區垃圾處理廠建設,確保7月底投入使用。要加快回鄉風情園項目前期工作,力爭近期開工建設。張川鎮、國土等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深入細致地做好征地拆遷入戶工作,協調解決好各類矛盾,全面完成征地拆遷任務,為工程建設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