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縣長張海平就工業經濟、招商引資、安全生產等工作做了總結和安排
四要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進一步強化規劃的先導作用,按照整體考慮、同步規劃、科學布局的原則,把城鄉建設發展納入統一規劃范圍,制定比較完善的城鄉產業發展、土地利用、基礎設施建設等專項規劃,實現城鄉規劃一體化。要統籌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要加快推進恭門鎮、張川鎮西關村、龍山鎮南街村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通過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使城鄉居民共享一體化建設成果。要根據當前需求,合理利用土地,堅決禁止一切亂建行為,嚴格控制建設用地。
四是要圍繞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強化園區帶動功能,努力促進工業商貿經濟全面提速。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狠抓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和重點企業,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增強工業支撐帶動能力,努力提高工業發展質量和水平。一要增強工業園區帶動輻射能力。加快推進中部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服務,多方協調,全程保障,推動年產500噸阿膠生產線和500噸清真明膠生產線、隴東面粉廠等入駐園區項目建設。要盡快修訂西部皮毛加工貿易工業園區建設規劃,積極推進東部礦產業園區建設,完善園區水、電、路等配套設施,提升工業園區聚集效應,增強帶動工業發展的輻射能力。二要加大骨干企業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企業融資擔保和貼息機制,解決鑫達公司、伊味思清真食品廠、阿膠廠等骨干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加快實施50萬噸鐵銅粉精選等項目,促進骨干企業做大規模、做強實力,增強發展后勁。要鼓勵企業增加技改投入,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提高企業經營水平和經濟效益。堅持把打造知名品牌作為提升工業競爭力、增強要素聚集能力的重要途徑,支持伊味思清真食品、建明調味品、阿膠制品等骨干企業打造知名品牌、爭創著名商標,推動品牌經濟發展。三要完善市場服務體系。全面落實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活動,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壯大非公有制經濟總量。工信等部門要強化縣城每日逢集工作,加強市場經營執法,規范市場經營行為。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業和現代商務、通信等現代服務業,加強市場體系建設,積極推進綜合商貿城改擴建、社區市場建設,健全城鄉商貿流通網絡,活躍商貿流通,繁榮城鄉經濟。四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張家川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已經第37次縣政府常務會議審定通過,各單位、各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吃透《政策》精神,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全面貫徹落實。招商主管部門要強化招商引資項目的前期規劃、論證、包裝、宣傳,增強招商引資項目的吸引力,提高招商引資成功率。要加強與中電投、華能、國電等中大型企業集團的合作洽談力度,積極爭取煤電、煤化工、清真食品、皮毛加工、金屬鑄造等“五大工程”項目。在充分利用節會招商平臺的基礎上,強化企業在招商引資中的主體地位,充分挖掘我縣在外工作人士的招商引資潛力,擴大招商引資范圍,拓展招商引資渠道,提升招商引資水平,確保完成招商引資任務。五要強化財稅支撐。繼續強化財稅收支管理,增強財政保障能力,健全監督約束機制,提高綜合理財水平。要強化骨干財源建設,加大財稅征收力度,不斷提高稅收總量和質量。嚴格執行預算管理,適度傾斜民生,強化效能監察,抓好節支減負,做到量入為出,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五是要圍繞統籌協調發展,推進改革創新,全面發展社會各項事業。要堅持以人為本,加大投入,深化機制體制改革,大力推進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切實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實現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一要牢固樹立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堅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進一步靠實責任,全面開展自查自改,全力做好“兩基”迎國檢準備工作。嚴格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加大生源地助學貸款回收力度,推進生源地助學貸款良性循環,切實解決貧困學生上學難問題。繼續開展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深化教育改革與創新,認真落實教育質量目標管理責任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完善校園安全體系建設,完善安保設施,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校園安全。二要切實加強醫療衛生體系建設。要以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為重點,繼續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確保今年參合率達到100%。進一步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加強傳染病監測防控,加大預防保健力度。要切實加強衛生監督執法檢查,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查處,打擊非法行醫和制假售假藥品行為,嚴格查處非法食品添加行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三要高度重視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堅持以二女戶結扎和社會撫養費征收為重點,狠抓節育措施落實,加強城鎮人口管理,確保完成全年人口與計劃生育各項指標。要進一步開展利益導向政策體系示范縣創建工作,全面落實各項獎勵扶助政策,不斷建立和完善人口計生利益導向政策體系。四要加快文化事業發展。年內完成13個鄉鎮文化站和122戶新建農家書屋建設任務,完成大型花兒歌舞劇《關山月》創編、排練工作。加快全縣旅游總體規劃編制進度,確保7月中旬完成。加強與陜西旅游公司的銜接,力爭年內旅游開發有實質性進展。加大網吧專項整治力度,全力做好文化市場監督管理工作。依法加強文物保護,嚴厲打擊偷盜文物行為,確保全縣文物安全。
六是要圍繞和諧社會建設,堅持改善民生,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要繼續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竭盡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一要積極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認真落實扶持就業再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繼續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在完成政府招考的基礎上,鼓勵和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積極推動高校畢業生實現域外就業。二要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全面總結好的經驗做法,扎實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確保覆蓋率達到95%以上。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強化征繳管理,做到保險基金應收盡收,增強保障能力。落實提標擴面等政策措施,完善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擴大城鄉社會保障覆蓋面,逐步提高城鄉困難群眾保障水平。高度重視應急處置工作,積極開展處置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切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三要積極推進縣政府承諾10件實事和“兩案”辦理。各鄉鎮和各部門要把推進縣政府承諾10件實事建設和“兩案”辦理工作作為堅持改善民生、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的頭等大事來抓,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務必在年底全面完成縣政府承諾的10件實事建設,確保全面辦結,兌現承諾。同時,對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確定的14件惠民實事,各有關部門要通力協作,精心組織實施,保證年內全部兌現。四要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工作。近期,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題研究部署了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問題,明確指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民安居樂業。要推進和諧張家川建設,就必須強化社會管理。各鄉鎮和各相關部門要及時排查化解各種新矛盾、新問題,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積極推進社會管理制度和方法創新,維護人民群眾根本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特別是公安、政法部門要繼續深化“打黑除惡樹正氣、營造發展大環境”專項活動,嚴厲打擊黑惡勢力和刑事犯罪,堅決遏制非法聚眾鬧事事件和長期困擾全縣發展的不法行為,鞏固專項行動成果,維護法律尊嚴。要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和包案責任制,依法維護和規范信訪秩序,徹底扭轉目前信訪無序現狀。要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加大宗教教職人員和宗教場所寺管人員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培訓力度,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把“四個講清”和“三聯三引三助”活動引向深入,進一步發揮宗教人士在促進社會和諧建設方面的作用,努力開創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安全生產監管,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馬中奇最后強調,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項工作,對于全面實現“十二五”發展目標,推動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意義重大。各鄉鎮、各部門要從加強自身建設入手,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靠實工作責任,強化工作措施,全力抓好各項工作落實。一要提高自身素質。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把學習放在首要位置,強化理論武裝,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提高駕馭科學發展的能力。要堅持在學干結合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增長見識、錘煉黨性,努力做到既懂政治理論,又懂市場經濟知識;既有較高的政治水平,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既熟悉履職盡責的專業知識,又掌握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不斷提高思想境界和自身綜合素質,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在較高層次上更快發展。二要靠實工作責任。各鄉鎮、各部門要對照年初簽定的綜合管理目標責任書,進一步細化分解工作任務,明確進度安排和工作措施,特別是對重大項目建設等影響全局的重點工作,必須層層分解任務,制定推進計劃,落實責任人員,明確目標任務、重點要求、時間進度、責任人員、獎罰措施,真正把各項指標放到全年的各個時段去均衡、去落實。今年,市政府重新修訂了《2011年度市政府目標管理責任考核綜合評價辦法》,對節能、人口和計劃生育、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產品質量等6項工作,實行“一票否決”制,并提高了獎勵標準。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學習《辦法》精神,對照市政府單項目標管理責任書中的具體任務安排,認真抓好工作落實。縣政府辦要充分發揮督辦職能作用,加大督查力度,督促各部門、各單位對照目標訂計劃,對照差距補措施,確保全面完成市對縣目標管理責任書確定的各項任務指標。三要堅持依法行政。各鄉鎮、各部門對涉及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投資、重大項目、重大政策和涉及民生、專業性較強的決策事項,都要進行認真深入地調查研究,組織相關專家進行可行性論證,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確保決策的科學性。要主動接受縣人大的法律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和人民群眾的社會監督。要大力推進政務公開,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所有決策事項、依據和結果都要予以公開,自覺接受監督,努力使各項政策措施更加符合法律程序要求。要堅持“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實現決策權力和決策責任相統一,防止隨意性,避免盲目性。要大力推進制度建設,認真學習《張家川縣重大項目聯席會議制度》、《張家川縣省市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張家川縣縣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張家川縣基本建設工程預決算審查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制度,自覺維護制度,堅持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要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程序,嚴格履行法定職責,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嚴格規范執法行為,完善行政執法體系,努力做到規范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四要轉變工作作風。要把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作為抓好工作落實的關鍵,下功夫解決一些機關干部精神萎靡,遇到問題推諉拖拉,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一些單位管理松弛、紀律渙散,工作敷衍塞責,消極應付;一些部門缺乏大局意識,對縣政府的工作部署、重要決策和規章制度搞“上有決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問題。各鄉鎮、各部門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使提出的發展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實際;要主動改進工作方法,認真分析和把握發展形勢,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努力推進各項工作深入開展。

副縣長徐東明就環保、質監、統計等工作做了總結和安排
會上,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雒建明就項目、財稅、建設、交通、社會保障等分管工作做了總結安排和部署;縣委常委、副縣長馬利民就農業農村、民族宗教、民政和殘疾人等分管工作做了總結安排和部署;副縣長趙川平就人口和計劃生育、科技、地震、檔案、史志等分管工作做了總結安排和部署;副縣長馬玉鳳就教育體育、衛生、文廣、食藥監等分管工作做了總結安排和部署;副縣長張海平就工業經濟、招商引資、安全生產等分管工作做了總結安排和部署;副縣長徐東明就環保、質監、統計等分管工作做了總結安排和部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