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財政工作緊緊圍繞“五大目標定位”、“四大支柱產業”,積極轉變財政支持經濟增長方式,加強財源基礎建設,做大財政經濟“蛋糕”。據了解,今年前9月, 全縣大口徑收入累計完成10943萬元,占預算11913萬元的91.86%,比上年同期8009萬元增加2943萬元,增長36.63%。全縣財政支出達到81356萬元,比去年同期的69004萬元凈增12352萬元,增長17.90%。縣財政支出中,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農林水、醫療衛生支出比重最大,占全縣財政總支出的70%。
張家川縣在分切財政“蛋糕”時,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縣財政堅持支出向“三農”和公共服務領域傾斜。縣財政投入資金3000萬元扶持“三農”發展。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啟動了通自然村、通農田路的“雙通”工程,建設農田道路2748公里,完成梯田建設3.2萬畝。

財政收入的大幅增長,為張家川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財力保證。縣財政投入2000萬元,全面實施城區優質教育資源提升“8+2”工程,使全縣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創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關山月》并在市上成功演出,文化廣播事業發展步伐加快。縣財政不斷加大民生工程投入,縣城南部路網道路拓建、后川河濱河路道路拓建、縣醫院綜合樓等工程建設進展順利,阿陽中學、回鄉風情園一期工程開工建設。新民小區廉租房主體工程順利封頂,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開發建設積極推進。
張家川縣財政緊緊圍繞年初人代會上縣政府承諾的為民辦實事項目,堅持創新機制,統籌安排資金,力爭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積極實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已為28006名參保人員發放養老金1423.5萬元。統籌推進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等社會保險工作。農村低保保障面由12.2%提高到24.4%。認真執行城鄉醫療救助各項政策規定,累計救助重大病患者4484人(次),發放救助金777萬元。
如今,“和諧張家川”建設駛入新征程,溫暖的民生財政,正讓張家川33萬回漢群眾共享“民生財政”的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