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上午,全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示范縣(市、區)建設工作視頻會議在蘭州召開,會議總結交流全省“兩個共同”示范縣創建工作情況和經驗做法,對扎實做好全省“兩個共同”示范縣(市、區)建設各項工作進行再部署。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委書記劉長江,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縣委副書記妥國保,縣委常委、副縣長馬全榮,縣人大副主任毛巧蓮,縣政協副主席王存珠在張家川分會場參加會議。
會議強調,民族問題關系全省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把我省建設成為“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示范區”,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省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務。要深刻認識建設“兩個共同”示范縣的重大意義,高度重視,切實增加責任感和使命感,準確把握好示范區建設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要切實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制定相應配套措施,發揮出建設“兩個共同”示范縣(市、區)的優惠政策帶動效應。要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實施“少數民族干部素質提升工程”,加大少數民族干部交流任職力度,鼓勵和支持各類人才到示范縣(市、區)創業,為示范縣(市、區)建設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考核機制,強化督促檢查,保障示范區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視頻會議結束后,劉長江主持召開全縣“兩個共同”示范縣創建工作會議,決定成立“兩個共同”示范縣建設工作辦公室,與縣慶辦公室采取“一套班子、兩個牌子”的運作模式,使“兩個共同”示范縣建設和縣慶工作緊密聯系起來。要求各有關部門要圍繞省上提出的“六個方面”的具體工作,積極爭取項目,做好規劃,特別要論證好富川水庫、縣城至恭門二級公路、張家川至隴城(秦安)公路改造等項目。
劉長江指出,張家川縣民族宗教工作中的“三支隊伍”建設,“三聯三引三助”活動,優先給宗教界人士發放補貼,加強對宗教界人士的培訓,縣城“十大工程”,“教育8+2工程”等充分展示了張家川縣在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方面為“兩個共同”示范縣建設創造的有利條件。各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統一思想認識,凝心聚力迎挑戰,促進全縣“兩個共同”示范縣創建工作上臺階、上水平。
劉長江強調,“兩個共同”示范縣創建是提升張家川縣知名度的平臺和有利機會,當前各有關部門應及早加強與省、市相關部門的銜接,積極向省、市分管領導匯報工作進展情況,近期全縣要隆重召開全省“兩個共同”示范縣創建動員大會,進一步調動全縣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關心、支持和參與創建工作的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