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染阿陽大地 情潤萬家百姓
——張家川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綜述

張家川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啟動以來,各級聯系單位堅持“四級聯動、綜合帶動、全面覆蓋、務求實效、長期堅持”的原則,按照“聯村聯戶聯真情、為民富民育新民”的總體目標,積極進村入戶深入開展調研、對接和幫聯工作,“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局良好。
堅持兩覆蓋、兩延伸,深入調研建機制。張家川縣嚴格按照縣委“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統一部署,在全縣已開展“千名干部聯萬戶”活動的基礎上,認真開展調研摸底。確定了1名省級領導和省政府辦公廳等11個省級單位聯系32個行政村,5名市級領導和23個市級單位聯系39個行政村,縣直及駐縣市屬83個單位聯系184個行政村,全縣15個鄉鎮科級領導干部包聯鄉鎮所轄全部行政村。實現了省、市、縣三級單位包聯255個行政村全覆蓋、全縣鄉鎮科級領導干部包聯所轄行政村全覆蓋。做到了由省、市領導和單位聯系貧困村擴大到省、市、縣三級單位聯系全縣所有行政村,由省、市下派干部聯系特困戶拓展到縣、鄉干部聯系示范戶、重點戶和貧困戶。在全縣各級組織中積極推行“縣級干部聯鄉鎮、科級干部聯村社、全體干部聯農戶”制度,按照示范、重點、貧困等不同戶別,縣級干部按2:3:5的比例聯系10戶,科級干部按1:2:2的比例聯系5戶,一般干部按1:1:1的比例聯系3戶。

把握民族地區實際,立足縣情定方案。立足民族地區貧困面大、農民收入普遍較低、農村基礎薄弱、扶貧攻堅任務艱巨的實際,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并緊貼當前重點工作和農時季節,及時下發了《工作要點》和《階段推進計劃》。明確提出全縣本次行動的總體目標、工作任務、措施。

著眼提高三個認識,分層分塊抓動員。著眼于提高領導干部、黨員干部、廣大群眾的認識,全縣上下分層分塊召開動員會議,廣泛組織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在精心準備的基礎上, 2月28日召開了全縣動員大會。各鄉鎮也及時召集全體鄉鎮干部和各村支部書記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動員部署,認真傳達學習了省市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動員會議精神,制定了具體的行動方案和工作措施,為本次行動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良好基礎。

建立五級聯絡體系,強化服務促保障。張家川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并設立辦公室,確定專門人員,負責綜合統籌、協調聯絡、信息宣傳、督查指導等日常工作。各鄉鎮、各單位也及時成立相應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全力推動行動開展。與此同時,縣委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向省市單位發函聯系,分層分級對口確定具體聯絡人員,建立了省、市、縣、鄉、村五級聯絡體系。各鄉鎮、各單位及時建立工作臺賬,做到了干部有聯村聯戶“提示卡”、有民情日記、有干部聯心卡,機關和鄉鎮有民情臺賬,確保包聯對象不掛空,包聯工作常抓不懈怠,為行動全面鋪開和有序有效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務保障。

推行“三三五五”工作法,創新載體求實效。為了指導各級干部開展好“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張家川縣探索制定出了“三三五五”群眾工作法,即:“三送三幫三扶促發展、 三普三訪三調保穩定、三聯三引三助構和諧”,“五項工程聚民心、五事到戶連民情、五卡公開賦民權、五官躬行順民意、五項制度保民安”,將其作為有效載體和強力抓手,融入行動之中,使本次行動更具操作性、更具實效性、更富有活力。

加強溝通銜接配合,五級共商定農戶。堅持“依靠人民群眾、依靠基層組織、依靠優惠政策、依靠基層干部”的基本要求,各鄉鎮、各單位將省、市、縣聯系單位干部及鄉鎮干部聯系農戶情況進行對接,結合我縣鄉村發展實際,省、市、縣、鄉、村五級共同協商,張榜公示,確定各自的聯系農戶,靠實聯系責任。目前,省市34個單位、縣直及駐縣83個單位和15個鄉鎮,共3578名干部初步確定聯系我縣255個行政村10331戶農戶。鄉村兩級對已確定的貧困戶張榜公示,接受群眾監督,確保公正、公平、公開,達到貧困戶幫扶15%的要求。

落實四防五禁六不準,嚴明紀律促規范。按照省委“八個不準”紀律要求,將嚴明紀律作為各級單位和廣大干部進村入戶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實“四個嚴防”、“五個嚴禁”、“六個不準”的紀律規定。“四個嚴防”即:嚴防蜻蜓點水。要帶著責任和感情,常下去、真聯系、實辦事,真心做到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嚴防形式主義。不搞轟動效應,不做表面文章,不干沽名釣譽的事;嚴防弄虛作假。不能欺上瞞下、報假數字、寫假匯報、造假新聞,不能亂表態、亂承諾,愚弄群眾;嚴防急功近利。要從群眾的長遠和整體利益出發,多干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事,善做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事,肯做還舊賬、解難題、化矛盾的事。“五個嚴禁”即:嚴禁做違背群眾意愿的事,嚴禁做侵害群眾利益的事,嚴禁做有違當地風俗習慣的事,嚴禁做違背政策及工作程序的事,嚴禁做影響團結穩定的事。“六個不準”即:不準向基層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不準接受基層的吃請和報銷開支,不準參與公款娛樂消費,不準收受基層饋贈的錢物和土特產,不準搞層層陪同和迎送,不準干擾村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為我縣行動健康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紀律保障。

多渠道多形式齊抓,廣泛宣傳掀高潮。建立健全網絡、電視、報刊等三位一體的宣傳平臺,充分利用調頻廣播、橫幅、標語、公開欄等宣傳媒介,在省市報刊電視臺刊播張家川“雙聯”工作的新聞稿件15條,大力宣傳本次行動的重大意義、基本要求和工作成效,不斷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知曉率和參與度。在電視、網站開辟專欄,滾動播出近期工作動態,編發專題簡報19期對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及時進行上報下發。制定出臺了《張家川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宣傳方案》,對整個行動的宣傳工作進行超前安排,懸掛宣傳標語60條,制作固定宣傳牌30個,印發了“聯村聯戶為民富民”提示卡,農業技術、惠農政策、法律法規、“四個講清”、科技致富知識宣傳單等。通過“一卡五單”和致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一封信,多種渠道、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積極為“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營造良好的氛圍。

領導帶頭干部齊參與,“雙聯”行動見實效。張家川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廣大干部采取靈活務實的方式,與群眾進行面對面、心貼心、手拉手的聯系,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破解基層發展難題,促進惠民實事落實。至目前,各級黨員干部共調研走訪群眾1萬余人(次),召開民情懇談會78場、討論會54次,收集意見建議285條;結合黨員冬訓的開展,舉辦政策法規宣講、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等活動58期,培訓群眾1.6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科技圖書2萬余份(冊),提供各類信息服務105條;排查調處矛盾糾紛337起,幫助代辦各類事項88件,建立完善制度20項;開展“聯引助”活動23次,召開村務教務通報會23場;解決了164名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問題,為農村困難群眾捐款8萬余元,捐衣物39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