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在“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把實施全膜雙壟溝播技術作為“強科技保發展、強生產保供給、強民生保穩定”的主要舉措,按照“解凍一片,覆膜一片”的步驟,通過抓責任、抓培訓、抓配套、抓示范,做到規模種植、規范種植,迅速掀起了春季頂凌搶墑覆膜的高潮。截止目前,共調儲地膜726噸,占所需地膜總量720噸的100.8%;已投放到農戶的地膜710噸,農戶自籌資金620萬元,占應自籌款648萬元的95.7%;縣上籌資28萬元給予支持。實際頂凌覆膜9.5萬畝,占頂凌覆膜任務的79.2%。
抓責任,強化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 張家川縣把農業重點項目地塊預留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以鄉鎮為單位,與農戶簽定了種植協議,全縣預留全膜玉米地塊12.2萬畝。全面落實行政技術雙軌責任制,借助各方力量,促進工作有力開展,制定嚴格的項目實施管理制度和獎罰措施,堅持“三不變”原則,確保各項制度落到實處。
抓培訓,普及技術,提高覆膜質量 以新種植戶、重點示范區域和偏遠地區為培訓重點,以辦培訓班、宣傳車、電視講座、散發資料為宣傳方式,大力宣傳集成配套全膜雙壟溝播技術、配方施肥技術、化學除草技術、一膜兩年用等技術,著力解決全膜平鋪不起壟、不打滲水孔和盲目選種、盲目施肥等難點、疑點問題。截止目前,共舉辦旱作農業技術各類培訓班35期、電視講座2期、現場培訓會105場,共培訓農民2.2萬人(次),培訓農技人員138人(次),印發推廣辦法及操作規程1萬份,下發《全膜玉米技術手冊》2000冊,刻錄《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光盤500張,制作覆膜操作要領圖片1000張,施肥建議卡6.2萬份。

抓配套,解難題,保證物資到位 制定統一的《覆膜面積落實花名冊》,由駐點農技人員指導,認真填寫供膜表冊和統計資料,做到種植面積、種植作物、供膜量一一對應,促進補貼物資足額到村到戶、資金專款專用,推進了任務落實;購進2000畝黑色除草地膜和1萬畝玉米苗前除草劑,投放給各個示范點;設計制作覆膜操作要領圖片1000張,按大小壟尺寸,用竹棍截成簡易量具下發群眾,解決部分農戶技術要領不掌握,覆膜不規范的問題;省公安廳、市地稅、市編辦及時為包聯村組發放化肥、地膜,解決了困難群眾的燃眉之急。
抓示范,樹典型,發揮輻射帶動 以西部馬關—梁山(鄉)韋溝流域、大陽鄉中莊梁2個縣級重點示范點為核心,在中部胡川鄉—張川鎮—劉堡鄉、西部龍山鎮—大陽鄉—馬關鄉—梁山鄉公路沿線各建一個萬畝示范片帶,組織干部入駐點,開展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發揮示范帶動輻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