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得更緊 笑臉越燦爛
——張家川普通干部包聯工作紀實
一次次探訪加深了干群感情、一張張民心卡縮短了干群距離、一條條致富信息打開了群眾增收之路,干部和群眾的手握得更緊了,群眾臉上的微笑越來越多了,這是張家川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普通干部包聯貧困戶帶來的新景象。

鏡頭一:2月23日,縣委宣傳部干部馬利榮帶上和妻子精心準備的皮鞋來到醫院看望自己包聯的因病住院的白真祥。2月17日,馬利榮在開展入戶摸底時,白真祥身體欠佳,馬利榮一直惦記著他的病情?吹桨渍嫦椴∏榇笥泻棉D,馬利榮一顆緊懸的心終于放下了。在拉家常時得知他為醫療費用報銷的事犯愁,馬利榮爽快的應諾下來。2月27日一大早,馬利榮來到縣政務大廳辦理了報銷手續后,打電話告知了白真祥15天后在鄉信用社可以取款。白真祥感激地說,有了包聯隊員真是省心省事。
代辦服務解民難 張家川縣在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為了轉變干部作風,著力打造服務型鄉鎮,培養服務型干部,解決群眾“辦事難”問題,要求縣鄉包聯干部開展代辦服務,重點受理群眾生產經營、民政救濟、計生證明等19項事項。通過直接辦理、間接辦理、引領辦理,全縣15個鄉鎮255個行政村已受理民政救濟、合作醫療報銷等事項160項,受理681項,辦結578項。
記者感言:“群眾動嘴,干部跑腿”的“代辦式”便民服務“代”表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辦”出了黨群干群的深厚感情。

鏡頭二:4月4日是傳統的清明節,土壤墑情很好,正是春播的好時機。縣農業局干部陳彥平惦記著包聯村馬關鄉韋溝村馬明海家缺少勞力,就帶上雙壟溝播玉米種植技術等宣傳資料來到包聯村馬關鄉韋溝村馬明海家,正值他家搶墑鋪膜。陳彥平和馬明海來到田間,一起勞作。陳彥平發揮自己的專長一邊講解一邊示范,手把手傳授雙壟溝播鋪膜技術。馬明海動情地說,我種植了幾年玉米,還不知這里面有許多學問?粗砗笠恍行袖佋O規范猶如銀龍的地膜,陳彥平擦掉額頭的汗水會心的笑了。馬明海不時的催促讓陳彥平歇一歇,并開心的說,你放棄節假日,既解決了我家勞力不足的難題,而且解決了缺少科學種植技術的問題,現在的干部真實在。
創新載體促和諧 今年,張家川進一步創新群眾工作載體,在全縣全面推行以“三送三幫三扶促發展、三普三訪三調保穩定、三聯三引三助構和諧、五項工程聚民心、五卡公開賦民權、五事到戶連民情、五官躬行順民意、五項制度保民安”為主要內容的“三三五五”社會管理工作法,這是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在探索社會管理、化解矛盾糾紛、做好群眾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和有效方法,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推進科學發展,增進民族團結,保持和諧穩定。
記者感言:“雙聯”行動重在多聯多走,貴在真心實意。普通干部在雙聯行動中大有作為。

鏡頭三:4月10晚,張家川縣工商局干部王越紅整理起自家的衣柜,包聯的貧困戶家孩子沒有一件像樣的春裝一直縈繞在他的頭腦中,他思慮著將自己小孩穿過的一件件衣服送給包聯的王寶寶兄妹。站在一邊的妻子也自覺地收拾了一批文具放在袋子里,兩人會心的笑了。第二天一早,王越紅坐車來到了大陽鄉汪洋村包聯的對象王秀義家中。王秀義家中有六口人,兒子王祈榮因沒有合適的工種至今未能外出打工,王越紅答應王祈榮,他和縣勞務辦聯系解決外出務工事宜,臨走時為他送上了200元的路費。王祈榮感激的說:你真是我家的“大救星”,解決了我的出路,聯村聯戶就是好!
提供信息促發展 張家川縣為了扎實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結合民族地區實際,從2月中旬開始,開展了以提供一條致富信息等為內容的“九個一”主題活動,有力推進了“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縣幫聯干部共捐款10.8萬元,捐獻農資24噸。聯系協調聘請專門技術人員上門開展蔬菜種植、果樹栽培等實用技術培訓18期3000余人(次),立足勞務市場需求,為120人提供信息,參加了縣上舉辦的“伊民”拉面師、電焊、建筑等技能培訓,貧困群眾掌握了脫貧致富的技能。
記者感言:聯村聯戶在黨、政府和人民群眾之間架起了連心橋;一大批干部心靈受到洗禮、思想得到升華、作風得到錘煉;廣大群眾的難心事得到解決、致富信心得到提升、奔小康勁頭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