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成立于1953年的張家川回族自治縣,2013年7月6日將迎來60周年華誕。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是全國回族比例最高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建縣以來,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張家川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到2011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7.26億元,增長15.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86億元,增長27.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27億元,增長25%;財政收入完成1.29億元,增長25.2%;財政支出完成12.91億元,增長16.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52元,增長15%。1311.8平方公里的土地呈現出一幅加快發展、和諧發展的美麗畫卷。
60年風雨歷程,60年滄桑巨變。為了充分展示張家川回族自治縣60年來的新發展、新變化,從即日起特推出《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系列報道,熱烈慶祝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
張家川實現招商引資開門紅
引資到位 1.4434 億元
馬小平 王耀文
隨著張家川回族自治縣60華誕一步步的臨近,張家川大地處處涌動著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熱潮。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捷報傳,張家川大地綻新顏。作為自治縣成立60周年的獻禮,縣委、縣政府超前謀劃,多渠道籌集資金,扎實推進38項重點縣慶項目建設,總投資48.89億。
今年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以自治縣成立60周年為契機,把招商引資項目作為實現富民強縣、轉型跨越發展的重要手段來抓,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運用縣上主要領導帶頭招商、小分隊定點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加大招商引資項目力度。截至四月底,全縣招商引資到位資金 1.4434億元,同比增長44.18%,實現了開門紅。
今年,張家川縣以建設全省“兩個共同”示范縣為目標,以省、市優惠政策為依托,以60周年縣慶為平臺,把張家川建成中國西部清真食品城,甘肅省精密鑄造產業化基地,隴東南畜牧大縣,關中—天水經濟區特色旅游區作為主攻方向,把加強招商引資項目作為做好全縣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和“一把手”工程強力推進,大力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的招商戰略,盯緊看牢大項目,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充分調動一切社會力量參與招商,謀求招商引資工作的新突破。縣級領導帶頭招商,各鄉鎮和縣直部門“一把手”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一項重要職責,抓客商、跑項目、引資金。積極實施大招商、招大商、精確招商活動,專程赴北京、重慶、河北、陜西、安微、浙江等經濟活躍地區上門招商,瞄準全國百強大集團和知名企業,開展有針對性的小分隊專題招商活動,先后與5家國內知名企業進行對接洽談,達成意向性協議投資的項目3個,投資額達87.5億元。縣委、縣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張家川縣招商引資項目管理辦法》、《張家川縣招商引資工作目標管理考核獎懲辦法》、《張家川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與各鄉鎮、重點經濟部門簽訂了招商引資目標管理責任書,實行單項考核,一票否決。對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實行縣四大班子領導、鄉鎮及部門主要負責人包聯責任制,所有簽約項目均明確責任領導、主抓單位和具體責任人,全力抓促,從項目簽約、開工建設,全程跟蹤服務。
至4月底,全縣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2 個,完成投資1.4434億元,同比增長44.18%;正在洽談的意向性項目6個,投資總額89.8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