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上午,張家川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程啟動大會在縣教體局會議室召開,全縣252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的3.7萬余名在校學生,將從5月23日起享受到每天3元錢標準的營養餐。
張家川縣副縣長、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徐東明出席啟動會并作了講話。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各鄉鎮初中和學區負責人參加了啟動會議。
會上,縣教體局負責人宣讀了《張家川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討論稿),縣財政局、衛生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畜牧局等成員單位負責人先后作了發言,參與供餐的企業代表介紹了企業情況。

徐東明強調,3元錢的營養餐,對政府是民心,對學生是愛心,對教育是責任心。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客觀需要,是有效改善民生的具體行動,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戰略舉措,全縣各有關單位和學校要按照會議要求,把這項工作部署好,落實好,把它作為一個最大惠及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的民生工程辦實辦好。
徐東明要求,一要總結試點經驗,迅速推廣。教育系統已于3月初在馬關中學、大陽中學、馬鹿中學進行了試點,并取得了可行性經驗,其它學校可以借鑒,同時要積極開動腦筋,主動作為,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營養食譜、原料供應、供餐模式、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方面積極探索,總結經驗,穩步推進,保證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順利實施。二要完善供餐機制?h教體局要做好謀劃,指導各學校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及早探索切合本學校實際的供餐模式和供餐內容,科學制定供餐食譜,做到合理搭配、營養均衡、保證質量。三要確保食品安全。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工作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食品安全。衛生、農牧、食藥監、質監、工商等部門要高度重視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切實負起安全責任,建立健全從食品采購到學校供餐的安全和質量保障機制,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訂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應對突發性事件的發生。四要加大宣傳力度。宣傳、文體廣電和教育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取多種形式,深入宣傳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義、政策和方式,讓這項惠民政策、陽光工程家喻戶曉。五要強化監督檢查。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一項系統工程、德政工程,各成員單位要成立專門機構,建立學生營養狀況監測評估制度,及時掌握學生的膳食搭配是否合理,是否滿足營養需求,學生營養狀況是否得到了明顯改善,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予以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