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啟動以來,省市縣鄉各級單位干部多次深入包聯村組認真入戶對接搞調研,傾聽心聲辦實事,上下聯動破難題,結合村情興產業,順應了廣大農民的新期盼,奏響了扶貧攻堅共同奔小康的嘹亮號角,打開了富民安民的新局面。日前,記者深入15個鄉鎮、對省市縣鄉開展此次行動中的先進典型進行了專題采訪,本網將推出《小康路上你我牽手共進》系列報道, 通過典型宣傳,進一步激發引領帶動各級包聯單位進一步創新思路,扎實開展為民富民行動,真正讓群眾的思想活起來,富民的產業興起來,群眾的腰包鼓起來,農村的面貌靚起來。
張家川扶貧項目引領群眾奔小康
張家川縣是國扶貧困縣,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為此,張家川縣將貧困村、貧困人口作為聯村聯戶、為民富民的重點,科學規劃、精心部署、多方協作、多措并舉,進一步規范項目操作程序,強化領導和干部包片包村制度,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與資金,全力推進扶貧項目的實施,引領群眾致富奔小康。

傾斜項目解決出行難題。出行難嚴重制約著貧困村的發展。為此張家川縣把2012年扶貧項目村組道路建設規劃安排在貧困程度最深、群眾呼聲最大的鄉鎮。今年村組道路建設項目涉及6鄉鎮19村。其中:村組道路硬化39公里,砂化10公里,橋涵2座。嚴格按照項目建設程序開展招投標。并組織相關項目鄉、村負責人、各中標企業負責人召開了2012年村組道路建設項目推進會。聘請縣工程技術人員就排水渠、涵洞等做了技術指導和培訓。

多方協作培育主導產業。制約貧困村發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主導致富產業。張家川縣根據全縣產業布局及群眾傳統種養殖優勢,整合各類涉農資金與項目,在胡川鄉祁溝流域和大陽鄉后溝流域實施了2個畜牧產業片帶。同時,多方協作,結合行業職能,縣農業局負責實施了10000畝馬鈴薯種植項目,既有利于整合農業資金,統一采購種子,保證種子質量,又有利于調動農業技術人員積極性,開展技術指導,及時耕種、適時施肥,科學保障種收一條龍服務。

跟蹤督察確保項目質量。為了將好事辦好,專門成立了項目督查組,責任到人、工作到村、走訪到戶。于4月中旬、下旬和5月上旬,三次協同鄉村干部,深入村組項目各施工點,協調農戶,現場辦公,解決問題;測量設計硬化路線、檢查建筑材料、督促已開工工程質量和進度。同時,各包聯隊員走村串戶,為群眾出主意、想辦法,制訂扶貧規劃,確定脫貧項目,講解黨的方針政策,開展技術培訓。包聯隊員協同鄉村確定項目戶,啟動實施貧困戶危房改造、蔬菜大棚和圈舍建設等到戶項目建設,確保了今年扶貧項目的健康有序開展。目前,已撥付項目資金500萬元,完成優質馬鈴薯種植10000畝,道路硬化、危房改造、蔬菜大棚和暖棚圈舍等工程全面開工,進展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