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成立于1953年的張家川回族自治縣,2013年7月6日將迎來60周年華誕。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是全國回族比例最高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建縣以來,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張家川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60年風雨歷程,60年滄桑巨變。為了充分展示張家川回族自治縣60年來的新發展、新變化,從即日起特推出《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系列報道,熱烈慶祝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系列報道之五十七
張家川縣60周年縣慶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8月3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又有三項重大縣慶項目開工建設,分別是總投資1.22億元的富川水源工程開工;總投資6434萬元的城區集中供熱工程和總投資3200萬元縣城—秦安隴城鎮公路改造項目隆重開工。

七月的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生機勃勃,筆者深入縣慶項目建設一線,切身感受全縣經濟發展的強勁脈動,實地感受項目啟動蘊藏的勃勃生機。

時下的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無論是縣城文化影視中心施工場地,還是新建的阿陽中學、縣第一人民醫院、回鄉風情園、廉租房等施工現場,工程施工人員都在搶抓進度,到處都是一派“我為縣慶做奉獻,我為縣慶添光彩”的如火如荼的施工場面。

去年以來,張家川縣以60周年縣慶為契機,搶抓中央、省市支持少數民族地區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機遇,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把項目建設作為縣慶活動的重中之重,提出了以縣慶促大干、以大干促大建設、大開發,全縣掀起了迎縣慶、大建設、大開發、趕超跨越的熱潮。謀劃了一批關乎長遠的、大局的好項目。目前,全縣共規劃上報縣慶爭取項目28項,總投資15.28億元。其中,城鎮基礎設施項目4項,總投資1.66億元;交通項目3項,總投資4.23億元;社會事業項目8項,總投資4.93億元;農牧水利項目6項,總投資3.75億元;林業及生態環境保護項目3項,總投資1.28億元;工業項目3項,總投資0.43億元。全縣已開工縣慶獻禮工程項目10項,總投資33.61億元,分別是天水一平涼鐵路(張家川段)、莊天二級公路(張家川段)、鑫達50萬噸鐵銅粉選礦生產線、阿膠生產線、新民小區廉租房、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回鄉風情園一期工程、阿陽中學、縣一院住院樓、縣文化廣播電影中心等建設工程項目,這批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改善該縣城鄉面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弘揚民族文化,改善民計民生,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為確保縣慶建設項目在規定時間內竣工,向60年大慶獻禮。張家川縣嚴格按照去年縣委十一屆九次全委(擴大)會上制定的工作措施,落實“四個不變”,并實行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個責任單位,一套工作班子,一份倒排工期表,一抓到底的“六個一”工作機制,采取“項目層層分解、部門個個對接、領導全程跟蹤服務”的措施,全面加快推進項目進度。同時,還成立了縣慶項目建設專門督查小組,對重點建設項目堅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一月一調度。加強建設項目督查,在保證項目質量的同時,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各項目工作小組成員齊心協力,深入建設現場,不斷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對涉及到群眾利益的問題,著力做好解釋和宣傳工作,形成“人人為縣慶作貢獻”的濃厚氛圍。各級黨委、政府明確縣慶項目建設的目標和任務,精心組織人力、物力、財力,積極投入到縣慶項目建設中。各級干部切實履行使命,做到守土有責。建設者們克服種種困難,加班加點,同心同德實施縣慶項目建設。

2012年,對于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來說,既是一個喜慶年,又是一個強基礎,謀發展,爭取上大項目、好項目的項目之年。隨著自治縣60華誕的臨近,張家川大地處處涌動著項目建設的熱潮,新一輪項目建設的大會戰全面鋪開。目前,60周年縣慶10項獻禮工程齊頭并進順利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