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成立于1953年的張家川回族自治縣,2013年7月6日將迎來60周年華誕。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是全國回族比例最高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建縣以來,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張家川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60年風雨歷程,60年滄桑巨變。為了充分展示張家川回族自治縣60年來的新發展、新變化,從即日起特推出《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系列報道,熱烈慶祝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系列報道之七十三
張家川項目建設創佳績
今年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全縣上下搶抓60周年縣慶、“兩個共同示范縣”建設、省市支持張家川經濟社會發展優惠政策等重大機遇,科學謀劃儲備項目,實行縣級領導包抓項目工作責任制,全縣項目工作邁上新臺階。

抓儲備,項目謀劃更科學。圍繞60周年縣慶謀劃項目28項,總投資15.3億元。在完善儲備“十二五”規劃項目的基礎上,謀劃六盤山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項目483項,總投資663億元。共謀劃“兩個共同”示范縣建設項目64項,總投資16.95億元。積極組織申報2012年政法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項,總投資3651萬元。申報2012年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備選項目1項,總投資3352萬元。上報關山林場整體搬遷項目1項,總投資284萬元,爭取省級預算內專項資金120萬元。向上申報2012-2014年物流項目5項,總投資0.5億元。共篩選和儲備201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99項,總投資170577萬元。
抓機遇,項目爭取更有力。進一步完善了縣級領導包抓項目爭取工作責任制,將項目爭取任務層層分解,責任落實到人。二月下旬以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牽頭,帶領分管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先后四次赴蘭州就縣慶事宜和富川水庫、縣城至恭門火車站二級公路等重大項目,向省上有關領導、相關部門進行了多次匯報、銜接和爭取,全縣項目爭取工作進展良好,成效顯著。共爭取城區污水處理廠、廉租住房、農村危舊房改造、棚戶區改造、公租房、檢察院業務樓、司法局業務樓、無醫無藥村村衛生室項目37項,到位國家投資15047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00萬元。特別是縣慶重大項目爭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偼顿Y1.22億元的富川水庫項目、總投資3024萬元的縣城至秦安隴城公路、總投資6434萬元的城區集中供熱項目,分別開工建設。

抓進度,項目建設更順利。今年,全縣計劃建設重點項目86項,總投資79.6億元,當年計劃投資31.8億元。截至6月底,全縣累計完成項目投資76128萬元,開工65項,開工率76%;完成項5項。其中續建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0018萬元,開工27項,開工率為100%。新建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6110萬元,開工建設38項,未開工21項,開工率為64%。全縣重點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城區“雙十”工程,已完成1項,在建14項,累計完成投資21997萬元,占年計劃總投資的30%。工業“雙五”工程,在建設2項,累計完成投資1.44億元。教育“8+2”工程,已完成7項,在建1項,累計完成投資3200萬元,占年計劃總投資的41%。2012年農村初中標準化建設工程,目前已完成前期規劃和勘察,正在進行初步設計。
抓責任,項目監管更到位。年初,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繼續實行縣級領導包抓項目工作責任制,制定并印發了縣級領導包抓項目任務分解表,明確了任務,靠實了責任。對重點建設項目,堅持實行“一月一督查、兩月一評比、一季一追究”制度,加大項目督促力度,落實項目建設工程質量監管措施,強力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充分發揮縣發改局“牽頭抓總”職能,協調配合住建、財政、審計及項目主管單位,加強對重點項目建設的督查。今年以來,共集中督查項目建設5次,配合省市督查3次,幫助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及問題。同時,加強項目質量管理,督促所有項目都嚴格遵守基本建設管理程序,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追究制,從而促進了重點項目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