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省、市“科學發展成就輝煌”主題宣傳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宣傳我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依托天水、聯接平涼、融入關中、特色領先、乘勢發展”的縣域經濟發展戰略,在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工商經濟發展、加大城鎮綜合開發、推進社會事業發展,強力推動張家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進程中的輝煌成就和取得的寶貴經驗,進一步激發全縣回漢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為迎接黨的十八大的勝利召開和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特開設《張家川:科學發展成就輝煌》專題欄目。
張家川交通運輸四通八達

黨的十七大以來,張家川縣緊緊抓住中央加大對西部大開發的建設扶持力度以及省市對民族地區的關心和支持的重大機遇,按照“出縣道路高等化、通鄉道路柏油化、通村道路水泥化、村內道路全硬化、農田道路網絡化”的發展思路,不斷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交通基礎設施規模不斷擴大,公路總量增加,運輸服務水平穩步提升,交通運輸事業為全縣經濟跨越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支撐和社會保障能力。

(即將貫通的莊天二級公路張家川段)
路網結構不斷優化 主要開工實施了莊天二級公路張家川段工程、后川濱河路建設工程、縣城南部路網道路拓建工程、縣城至秦安縣隴城鎮公路改造工程等拓寬路網、改善基礎設施的民心工程。至目前,全縣通車總里程達到846.55公里,通達全縣15個鄉鎮255個行政村。有省道1條71公里,縣道4條99.08公里,鄉道10條197.8公里,專用道7條34.054公里,村道173條439.1公里,共有公路橋梁1576延米/60座,涵洞633道。

公路服務功能顯著提升 自2007年以來,張家川縣先后實施公路改造項目90多項,總投資1.3億元。改造實施通鄉油路3條79公里,實施通暢工程91條295公里,維修加固危舊橋5座260.3延米,完成養護維修工程6項,修補油路面14.6公里,修補面積10.3萬平方米;等級公路721公里,通達等級路面527公里,水泥路路270公里。所有鄉鎮通油路,全部行政村通公路,160個行政村通水泥路。隨著主骨架公路的基本建成,油路、水泥路遍布鄉村,全縣交通面貌煥然一新。

(農村道路硬化工程)
農村道路建設步伐加快 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切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徹底解決群眾出行難的問題,給群眾一個出行便捷、安全、通暢的生產生活環境,張家川縣通過大規模的農村道路建設,在全縣15個鄉鎮建設農田道路2760公里,通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積極落實,在全縣15個鄉鎮67個行政村實施巷道硬化,硬化面積65.3萬平方米。暢通村道173條439.1公里,全縣共有農田道路2760公里。昔日“肩挑背扛家畜馱,出村進門滿身泥”已成為歲月的記憶。

(農村小巷道硬化)
公路客貨運輸周轉暢通 張家川縣不斷加大運輸市場的建設力度,客運站建設初具規模,基本形成了長途客運網絡化、城際客運直達化、短途客運公交化的新型道路客運體系。全縣現有固定汽車站4個,各種機動車輛擁有量3456輛(含摩托車)?拓涍\車輛348輛,其中:貨運車輛210輛,客運車輛66輛,公交車25輛,出租車72輛。年平均貨運量62萬噸,貨運周轉量1507.2萬噸公里;客運量54萬人次,客運周轉量4012.36萬人公里。客貨運輸量年平均增13%左右。全縣鄉鎮通車率達100%。

(縣城南濱河路)

(農田道路建設)

(農村小巷道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