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組織人員在馬鹿河流域放流規格10公分的秦嶺細鱗鮭魚苗共800尾。此次秦嶺細鱗鮭魚苗的首次大規模放流,必將對恢復馬鹿河流域生物資源,擴大秦嶺細鱗鮭種群數量,改善水域生態環境,推進秦嶺細鱗鮭資源養護事業的發展起到更好地促進作用。

每年的3、4月是秦嶺細鱗鮭的自然繁殖產卵期。今年四月以來,縣畜牧局及時協調組織相關技術人員赴馬鹿秦嶺細鱗鮭馴養繁殖場,實地參與指導秦嶺細鱗鮭的人工產卵繁殖工作。以雌雄1:1的比例選育親魚100尾,通過人工催產、人工授精等方法,共收集受精卵5萬粒。經過一系列人工配套技術的運用,共繁活魚苗5000尾,使得秦嶺細鱗鮭在我縣人工飼養量達到5500尾。人工繁育技術的日趨成熟受到了省市領導的高度好評。在今年大規模魚苗繁活成功的基礎上,省、市業務部門領導高度重視,大力倡導資源放流、回歸自然行動。

據悉,秦嶺細鱗鮭,又名梅花魚,1983年被國家列為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張家川縣境內的馬鹿河流域均有其分布。近年來自然環境的持續惡化與人為因素的破壞,全縣境內的秦嶺細鱗鮭種群數量逐年銳減。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稀有的野生魚類資源,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 2006年設立張家川縣省級秦嶺細鱗鮭自然保護區,2009年省農牧廳將馬鹿河流域劃定為省級秦嶺細鱗鮭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并建立張家川縣秦嶺細鱗鮭馴養繁殖場。組織成立了張家川縣漁政監督管理站,編制7人,專門負責秦嶺細鱗鮭的資源保護、人工繁育與增殖放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