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天水4月20日報道:(杜昱欣 呼雙鵬)天水市張家川縣將餐飲服務業確定為三大富民產業之一。自2009年縣勞務辦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了“張川伊香拉面師”勞務品牌以來,在全縣范圍內累計免費培訓“伊香拉面師”5000余人,在全國范圍內開清真餐館3968家。有效促進了農民域外創業和勞務輸轉工作。
4月19日,記者來到了張棉鄉張棉村的村委會,看到30多名村民正在進行拉面培訓,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干的是熱火朝天。
參加培訓的大多是周邊村的居民,他們大多都有外出打工的經歷,其中年齡最小的不到20歲,最大的將近50歲。馬偉是張棉村人,他告訴記者,“聽到鄉上有拉面師培訓,我早早的就報名了。以前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吃力不掙錢,自從舉辦了拉面師以來,我們村好多青年都參加完培訓后自己開了拉面館,等我學會了,也想出去開個拉面館,當個小老板。”
張家川縣地處隴東南山區,屬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這里山大溝深,氣候惡劣。但如今,以開牛肉面館為主的勞務輸出已成為張家川縣農民增加收入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徑,靠牛肉面起家致富的農民也不在少數。該縣創辦的“張家川伊香拉面師”品牌,給每戶經營餐飲的農戶補助獎勵創業資金1萬元,將他們培訓成技能型勞動力,并提供5萬元小額擔保貸款。成立了專門的農村勞動力輸出、培訓和管理協調機構,全縣15個鄉鎮建立了勞動服務站。制定、出臺了《張家川全民創業實施辦法》,鼓勵“拉面師”外出創業致富。
張家川縣勞務辦主任馬德說,縣里把“拉面經濟”放在農民增收的首位。為了提升培訓效果,培訓老師采取了“復轍式”的方法授課,采取“超期式”的手段保證質量,爭取讓每一名學員都能真正學到技能。目前,廣大“伊香拉面師”已在北京、上海、武漢等20多個省會和200多家大中城市開清真餐館3968家,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極大地帶動了張家川的農家孩子勤勞致富,也為該縣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