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近年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結合縣情,大力發展清真餐飲服務業、牛羊規模養殖業和皮毛加工販運業三大富民產業,不斷拓寬群眾脫貧致富渠道。“三大富民產業”收入占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達86.6%,已經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今起陸續推出《富民產業》系列報道,展示“三大富民產業”的勃勃生機,進一步引領全縣群眾發展“三大富民產業”,走小康之路。
張家川畜牧業高歌猛進

今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以發展現代畜牧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全力實施“22445”工程,爭創國家特色肉牛產業大縣和建設隴東南畜牧大縣,興建東部基礎母牛繁育示范區和現代畜牧產業示范區,強化品種繁育改良、動物疫病防控、集中育肥加工和飼草料生產,壯大龍頭企業、養殖場、養殖小區和養殖大戶等經營實體,促進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糞污無害化。全縣畜牧業生產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勢頭,呈現出了畜禽總量增長、農民收入增加、養殖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
畜禽養殖數量持續增長。預計2014年底全縣各類畜禽飼養量達到166.87萬頭(匹、只),同比增長10.7%,其中:牛30.63萬頭、羊33.58萬只、豬6.13萬頭、雞96.53萬只,出欄各類畜禽66.21萬頭(匹、只),同比增長8.1%,其中:牛9.02萬頭、羊11.06萬只、豬3.42萬頭、雞42.71萬只。
畜產品產量穩步增加。預計2014年底全縣肉、蛋、奶總產量達到16860噸,同比增長13.7%,其中:肉類總產量達到15000噸,禽蛋產量1518噸,奶類產量342噸。
農民牧業收入持續增長。2014年全縣將實現畜牧業產值2.48億元,農民人均牧業收入972元,分別比去年增長6.9%和8%,畜牧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