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家川縣關工委主任李棟一帶領縣老干局、縣關工辦負責人,深入全縣6鎮9鄉開展督查和調研。此次督查調研活動以組織學習的形式,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關工委紀念成立25周年暨關工工作表彰大會上的重要指示、甘肅省紀念關工委成立25周年暨關工工作表彰大會和天水市基層關心下一代工作經驗交流會精神;以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的形式,詳細掌握各鄉鎮關工委2016年關心下一代工作開展情況,就關工組織服務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精準關愛”活動情況進行了調研。
從督查和調研的情況來看,全縣各鄉鎮關工委在“兩委”班子的高度重視下,堅持服務青少年的正確方向,著力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引導青少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支持和幫助青少年成長成才,充分發揮各級關工組織和廣大“五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中的職能優勢和橋梁紐帶作用,全縣關心下一代工作整體水平得到提升。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縣鄉黨政組織對關心下一代工作高度重視,指導精心。各鄉鎮黨委、政府都將關心下一代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單位“一把手”兼任關工委主任,離退休老領導擔任常務副主任,日常工作的運轉和各項活動的開展都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做到了思想認識、組織領導、組織協調、關心支持“四到位”,確保了機構、人員、經費、辦公場所“四落實”。張川鎮結合公開選拔優秀村官,配強村級關工組織班子。梁山鎮將關工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目標,以“大黨建帶動大關工”。胡川鄉將駐村干部吸納進村級關工組織,采取“雙帶動”的方式開展普法普科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平安鄉通過鄉級會議表彰獎勵“五老”,調動廣大“五老”為黨和人民事業增添正能量;二是貫徹落實“精準扶貧”政策深入,促“精準關愛”的勢頭良好。各鄉鎮全面落實省“1+17”和市“1+18”精準扶貧實施方案,扎實推進我縣“369”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計劃,以鄉(鎮)村兩級工作為基礎,將關心下一代工作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積極發動廣大“五老”與貧困青少年一對一結對扶貧,從精神、生活、學習、就業、道德等方面關愛青少年。龍山鎮組織“五老”對貧困家庭青少年實行精神扶貧,教育引導他們樹理想、敢追夢,不服窮、勇致富,用知識改變命運,學技術就業創業。閆家鄉制作精準扶貧與“中國夢”相結合的文化墻,增強自我求變、自我發展的志氣和信心;三是對特困青少年及留守兒童的現狀較清,情況較明。各級關工組織充分依托精準扶貧的大數據庫,準確掌握留守兒童、困難青少年和“六失”青少年的人數、生存生活、基本需要等情況,做到了底數清、現狀明、信息準,各鄉鎮主要負責人對這些關愛幫扶對象熟記在心;四是關愛幫扶措施具體,針對性較強。各鄉鎮關工委和“五老”緊緊圍繞精準扶貧工作,堅持扶“志”與扶“智”并重,立足鄉村實際,找準結合點,深化留守兒童精準幫扶、困境青少年社會救助、“六失”青少年關愛服務;廣泛開展“三愛”教育、心理咨詢和法治教育活動以及暖冬行動、金秋助學等幫扶活動;積極爭取愛心企業、人士的捐助幫扶和“雙千工程”等關愛項目,加強農村貧困青年就業技能培訓,鼓勵外出務工青年回鄉創業。恭門鎮依托宗教活動場所的“農家書屋”,利用假期和閑余時間組織青少年學習文化知識,做到關愛留守兒童;馬鹿鎮動員組織假期回鄉大學生志愿開辦假期留守兒童輔導班,義務承擔孩子的管理、學習輔導、心理咨詢、家庭關愛等各種工作;馬關鎮關愛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營造全鄉老少共建、社會關愛、老中青三結合的良好氛圍;張棉鄉以“伊香拉面師”為基礎開展青年技能培訓,由婦女骨干、老師、鄉村醫生和“五老”組成“愛心爺爺”、“愛心奶奶”、 “代理爸爸” 、“代理媽媽”隊伍;大陽鄉爭取民族商會幫扶、傾斜民政資金、發動干部捐款救助困境青少年;五是抓典型樹亮點,促“創學”活動開展得有序,特色鮮明。各鄉鎮關工委圍繞基層創“五好”活動,在健全組織網絡、創新活動載體、建立制度機制等方面,結合自身實際,培訓典型和亮點。恭門鎮“十方”聯合建組織和“八輪”驅動樹典型的做法,在全市基層關工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率先做了發言;木河鄉在莊河村、李溝村打造關心下一代工作示范點,從而輻射帶動其它各村;川王鄉結合“爭做環保小衛士”活動,開展以“植綠、護綠”為主題的義務植樹活動;六是多方聯合抓關愛的“大關工”理念,在各級各界不斷增強。各鄉鎮關工委按照“多方聯合建組織、廣納八賢壯隊伍”和“六點一線”片帶輻射帶動的思路,在關愛對象、樹立典型、開展活動、思想教育、救助幫扶等方面,整合資源,齊抓共管,樹立關心下一代人人有責的理念。劉堡鄉堅持關心下一代工作常抓不懈,基層組織建設形成“一川兩山”片帶整體推動的格局;連五鄉在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利用上充分發揮老少共享、老少共建、老少共創、老少共進的優勢,形成“夕陽托朝陽、朝陽映夕陽”的良好氛圍。
通過督查和調研,李棟一一行對各鄉鎮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取得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同時對繼續抓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要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開展學習宣傳“六會”精神,增強大局觀念和責任意識。各級關工組織和廣大“五老”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與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與紀念甘肅省關工委成立25周年暨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與全省民族地區關工委工作座談會、與全市基層關心下一代工作經驗交流會、與縣委十二屆十一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結合起來,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改革意識,在科學謀劃上思良策,在創新發展上見成效;二要以回族文化倡導的“十觀”為切入點,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學習和借鑒回族文化倡導的“十觀”和“四德”,重點開展“兩史兩情”(即黨史、國史,國情、省情)進校園、“三愛”(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實踐和“美德少年”等評選表彰活動,推動家長學校,普及美德教育,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思想道德教育的著力點和落腳點;三要以“十聯十促”為依托,深入開展“精準扶貧”,促進“精準關愛”。要緊緊圍繞服務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一大局,組織好現有力量,發揮好已建平臺,利用好潛在資源,做到找準著力點、找準支撐點、找準結合點、找準落腳點,把精準扶貧作為關愛幫扶困難弱勢青少年的有效載體;四要以“十個拓展”為抓手,深入開展“大關工”建設,營造良好環境。按照“三結合”的原則,加強關工領導班子建設,從普法幫教、文化環境監督等方面加強社會管理,切實發揮好各部門的重要作用,從而增加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整體合力;五要以“六點一線”建設為引領,深入開展抓亮點創特色活動。要緊緊圍繞市關工委提出的“典型推廣年”,通過精化張川點、打造龍山點、鞏固恭門點,全面推廣運用先進典型經驗,擴大先進面,縮小后進面,不斷提升基層工作的整體水平;六要以“集優聯建、廣納八賢”為推動,深入開展好“創學”活動。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結合人力資源帶動型、智力資源參與型、場地資源共享型、品牌資源融合型、特色資源展示型,繼續深入開展“多方聯合建組織、廣納八賢壯隊伍”活動,力爭使全縣80%以上的基層關工組織達到“五好”標準,帶動全縣關工組織爭創先進,成為服務青少年的堅強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