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 李世民
李淵,祖籍隴西成紀(今秦安縣)人,李之后代,隋朝時任譙州、隴州、歧州三州太守,太原留守。隋末起義,兵出太原,直指關中,以二十萬大軍攻入長安,稱皇帝,號唐高祖,國號唐朝。李淵作為中國歷史上輝煌、強大繁榮盛唐的締造者,統一了中國,結束了割據戰亂的局面,其史跡足以彪炳史冊。
李世民,李淵之子,公元626年繼皇帝位,稱唐太宗,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時,人民生活逐漸穩定富足,國力日趨強大,唐朝疆域時東至于海,西達西域焉耋,南抵至越南,北入大漠,形成了一個多民族大一統的東方帝國。
“詩仙” 李 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秦安縣北),唐代大詩人。少具詩才好劍術,游歷南北。天寶元年(742年)因賀知章薦舉,召為供奉翰林,后為權貴排擠。此后長期漂泊。并受安史之亂禍,險被流放夜色郎。遺稿由堂叔李冰陽編為《草堂集》十卷。李白一生未實現濟蒼海、安社稷的宏大理想。他的詩作卻以半叛逆思想,豪放的風格,清新的語言,把歷經千年的中國詩歌藝術推向了頂峰,人們把李白稱為“詩仙”。今天的校園,課堂上,處處有李白詩歌的吟唱。
唐代杰出畫家 李思訓
李思訓字健。成紀(今甘肅秦安)人。唐宗室孝斌之子。以戰功聞名于時。
曾任過武衛大將軍,世稱“大李將軍”。其子李昭道稱為“小李將軍”。其畫風精麗嚴整,以金碧青綠的濃重顏色作山水,細入毫發,獨樹一幟。在用筆方面,能曲折多變地勾劃出丘壑的變化。法度謹嚴、意境高超、筆力剛勁、色彩繁富,顯現出從小青綠到大青綠的山水畫的發展與成熟的過程。他和同時期興起的水墨山水畫,都為五代和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奠定了基礎。其作品均遺失。《宣和書譜》記載尚有《山屆四皓》、《春山圖》、《海天落照圖》、《江山漁樂》、《群山茂林》等十七幅,現在僅見《江帆樓閣圖》和《九成宮紈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