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2000年前始皇帝養馬的風水寶地

一個地名的得來,或因其形狀,或因人記事,只要細心琢磨,大都能理出其中的原委由來。但是關山草原,我卻不知道這里應當是山還是草原,我只知道這里是秦始皇祖先養馬的地方。
《史記·秦本紀》說,秦非子做部落首領時住在犬丘,他很善于養馬和畜。對于犬丘,古典中是這樣解釋的:“犬丘,又名西犬丘、西垂。漢置西縣。”據《甘肅省通志》記載:“西縣故城在(秦)州西南120里……”看著地圖,你會很精準地發現那個地方就是今天的關山一帶。
據說,當時犬丘是一塊地勢開闊、依山傍水、豐地沃野、綠草如茵的富饒之地,極有利于畜牧業的發展。非子善養馬,得到周孝王賞識,讓他繼承了舜時祖先伯翳的“嬴”姓,號稱秦嬴,并封“秦地”,作為周朝附庸,為周養馬。
這里至今還是一個牧場,乃至于我們的車在道路上往往要給馬匹讓路。數千年亙古不變的遺存,你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奇跡,或者說是一段活了2000多年的歷史也許更為妥帖。

非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先祖,當時得封地時,勢力相當弱小,經常受到西戎的侵擾。到周厲王時,激起“國人暴動”,西戎乘機“滅犬丘大駱之族”,秦人的新老地盤,全被西戎占有。周宣王即位后,封非子的曾孫秦仲為大夫,命討西戎,被西戎殺死。周宣王又召秦仲之子莊公兄弟五人,助兵七千,再討西戎,才勉取勝,遂收復失地。周宣王即封莊公為西垂大夫,讓其移住西犬丘,改西犬丘為西垂,其后秦襄公、秦文公長期定居于此。
這一段打打殺殺的歷史我數不清過了多少年,總之一國之主在不斷更替。
公元前776年,秦襄公遷建刑邑,就位于現在關山緊鄰隴縣東南鄉鄭家溝原。公元前770年,襄公護送周王室東遷洛邑,有功于東周平王,被正式封為諸候,刑邑成為秦國第一個都城持續到公元前762年,長達14年,秦人在關山草原營畜牧業起步,完成了從游牧向農業民族的轉變過程,也正是在這里建立了諸候國,走向了關中平原,進而統一了全國。
秦統一后,隴山千河之地雖成為一普通的州縣,但仍為西之門戶,邊疆重地,系全秦之安危,被視為咽喉呼吸之關,鎖鑰關鍵之固的勢勝之地,關山之名,全在一“關”字之間。據說漢代時關山一帶牧養的馬匹達30多萬匹 霍去病20歲第一次率萬余精騎出擊匈奴,就是過關山出隴西,沿祁連山直趨西北,長途奔襲,凱旋而歸 盛唐之時,關山牧馬業更為發達,朝廷設立了隴右牧馬監,王候將相也多在此私牧放養馬匹 中國歷史的漢唐雄風之中必然也包括源于關山草原的漢唐朝駿馬的雄姿 。
唐初薛舉起兵攻唐,李世民迎擊直追至關山。宋金對峙時期,隴州之地為長期爭奪之處,展開了長達30余年的拉鋸戰。清康熙14年,叛將李黃鶯據關山頂,伐樹塞路,扼據險要,而清兵駐咸宜關,雙方對峙竟長達三年。1949年7月,西北野戰軍第一軍向盤踞于關山等地負隅頑抗的馬步芳部隊發起著名的關山戰役,一舉殲敵一個旅和地方自衛團3000多人,打開了人民解放軍西進的大門。
厲兵秣馬,沙場征戰。秦自非子公元前872年始封,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共傳代36君,歷時651年,秦氏家族的馬兒到這里也養了超過651年,到今天,2800年過去了,時光流逝,改朝換代,這里依舊在養馬。看來,這里真是一塊馬兒的風水寶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