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弗氏
(天水通史)

(麥積山第44窟主尊佛)

(麥積山 天水在線2011年4月3日攝)

(麥積山 天水在線2011年8月12日攝)
乙弗氏(510~540年),河南洛陽(今洛陽市)人,西魏文皇帝皇后。先祖為吐谷渾首領,后附北魏。居青海,號青海王。父瑗,官至儀同三司、兗州刺史。母淮陽長公主,魏孝文帝第4女。乙弗氏文靜嫻淑,謙和賢良.深得父母寵愛。十六歲被選進宮中為妃。大統元年(535年),文帝元寶矩即位后,冊封為皇后。因性好節儉,蔬食故衣,深得文帝的尊重和喜愛。共生兒女12人,多早亡,惟有太子元欽及武都王元戊活了下來,后任秦州刺史。
南北朝時期,東魏與西魏對立,東魏強大,西魏弱小。東、西魏為了加強統治,擴大地盤,竭力拉攏北方強敵柔然國。東、西魏對柔然國均采用“和親”的乞求政策。東魏孝靜文帝以公主嫁給阿拉襄。權臣宇文泰立即要西魏文帝娶阿拉襄的長女郁久閭為后。西魏文帝被迫迎娶郁久閭,立為悼后。廢自己鐘愛的乙弗后,讓她居住在別宮。后在悼后的威逼下,乙弗氏出家為尼,后又被迫離開京城,翻山越嶺來到秦州,與小兒子、時任秦州刺史、武都王的元戊住在一起。
文帝雖然為國家大計所迫,但仍沒有忘記同乙弗皇后的感情。后來暗中讓他蓄發,有讓他回宮作皇后的意圖。不過事情做得極隱秘,外面沒有人知道。大統六年(540年)春天,柔然國舉兵來犯,文帝寵愛乙弗氏,很多人說柔然國蠕蠕族來犯,乃因為悼后不被寵愛的緣故。魏文帝嘆道:“豈有百萬之眾為一女子舉也!”盡管如此,讓人們發出這樣的議論,我又有何臉面面對將帥們呢!于是忍痛遣使去秦州,敕令乙弗氏自盡。乙弗氏接到文帝的親筆信后對使者說:“愿至尊享千萬歲,天下康寧,死無恨也。”于是召見武都王元戊與之訣別。元戊聞母遺言凄愴悲憤,哭跪不起,全寺上下,垂涕失聲。遂自回臥室,引被自覆而崩,年僅31歲。后由武都王在麥積山鑿龕葬母,稱“寂陵”。文帝死后,尊帝囑,西魏廢帝元欽將乙弗氏遺骨遷出麥積山,與文帝合葬于永陵,追溢她為“文皇后”,配祭于太廟中。 (天水通史)
寂陵
——西魏文皇后乙弗氏與麥積山第43窟、44窟

(麥積山 天水在線2014年11月1日航拍)

(麥積山 天水在線2017年3月14日航拍)
在麥積山的歷史上,西魏文皇后乙弗氏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北史》卷13《后妃列傳》記載,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失寵,于麥積山出家為尼,死后鑿崖而葬,號寂陵。
乙弗氏(510——540年),河南洛陽人,先祖為青海吐谷渾部落首領,后來歸附北魏政權。其父乙弗瑗曾任北魏兗州刺史,其母則為孝文帝第四女淮陽公主。乙弗氏自幼天姿綽約,賢淑聰慧。北魏正光六年(525年),16歲的乙弗氏嫁與南陽王元寶矩為妃,先后生育12個子女,但大都年幼夭折,僅存太子元欽及武都王元戊。535年,在宇文泰的擁立下,元寶矩在長安登基,史稱西魏文帝,乙弗氏被冊封為皇后。但她仍然粗茶淡飯,一身素衣,并不過多理會后宮紛爭,因此也深得文帝敬重。

(大型歷史秦劇《麥積圣歌》劇照)

(西魏疆域)
(《麥積圣歌》以南北朝西魏時期為背景,根據被譽為“東方維納斯”的麥積山石窟44號窟西魏皇后乙佛氏雕像故事為素材創作而成。)

(大型歷史秦劇《麥積圣歌》劇照)
北魏分裂成東魏、西魏之后,兩國都想拉攏北方的柔然國以牽制、打擊對方。而西魏立國之初,國弱民貧,四周強敵虎視眈眈,文帝常感外憂內患,寢食難安。眼見東魏將公主嫁給柔然國國王后,為了籠絡北方強敵柔然,大統四年(538)正月,文帝迫于形勢,正式迎娶柔然首領阿那瓌長女郁久閭氏為皇后。乙弗氏為了山河子民,被迫讓出皇后之位,出家為尼,終日青燈古佛,在佛寺修行。但郁久閭氏心胸狹窄,十分嫉妒曾深得文帝敬愛的乙弗氏,文帝不得已將乙弗氏遷往秦州(今甘肅天水一帶),讓她和兒子武都王元戊相依為命。乙弗氏離開長安后,文帝心中極其空虛不安,不久,就派人囑咐乙弗氏重新蓄發,想等待時機將她迎回長安,重新冊立為后。

(西魏女性供養人像列)

(大型歷史秦劇《麥積圣歌》劇照)
西魏大統六年(540 年 )春,郁久閭氏得知乙弗氏重新蓄發,立即派人告知父親阿那瓌,柔然藉由此事揮軍南下,西魏邊境告急。大軍壓境,群臣勸說,文帝只好派中常侍曹寵賚帶親筆書信前往秦州,逼迫乙弗氏自殺。乙弗氏看完信后十分平靜,只對曹寵賚說:望陛下長安百歲,天下富裕安寧,我無恨。其子武都王前來訣別,乙弗氏話語凄切,母子痛哭,周身婢女侍從凄然落淚。乙弗氏叫來僧侶,擺上供品,命所有婢女就地出家為尼,并親手為她們削發,以期自己身后能保得侍女們平安。事畢,乙弗氏于臥室中自盡,終年31歲。

(麥積山第43窟廊閣)

(大型歷史秦劇《麥積圣歌》劇照)
為了安葬乙弗氏,臣子們在麥積山鑿了一個仿殿堂式的窟龕,三間四柱、前廊后室結構,裝飾非常華麗。窟內后室呈現長方形,前室為平面馬蹄形穹窿頂,類似游牧民族的帳篷,也算是在祈禱這位來自青海高原的女子魂歸故里。據考證,第43窟合乎古代后妃陵墓的規格。乙弗氏靈柩安放的這個洞窟,就是今天的麥積山第43窟,這座墓窟和佛龕相結合的大型單檐廡殿崖閣,稱“寂陵”,俗稱“魏后墓”。第43窟開鑿的時間,據《后妃列傳》推斷,應當為西魏大統六年,也就是公元540年。
遠在長安的文帝始終無法忘記這位為他而死的結發妻子,在自己的寢陵竣工后,他留下親筆文書,說自己去世后,由乙弗皇后配祭。在他死后,朝臣公卿追謚乙弗氏為文皇后,配祭于太廟,西魏廢帝元欽在位時,將乙弗氏與文帝合葬于永陵。

(麥積山第44窟主尊佛)
麥積山第43窟最初的功能是瘞窟,墓主人乙弗氏為皇后比丘尼,死后武都王為母守孝,據此可以推斷,文帝、太子元欽、武都王皆有在麥積山開窟供養的可能。與寂陵相鄰的麥積山第44窟同樣開鑿于西魏,窟前部崩塌,僅存一佛二菩薩一弟子。主尊佛容貌端莊潤秀,蛾眉鳳眼,衣紋富麗,雍容善良,為一典雅貴婦形象。參觀過麥積山石窟的人,無不為正壁主尊坐佛所展現出的恬靜、安詳,雍容而華貴的女性形象而感到震撼。44窟主尊佛,或許可以認為是乙弗氏死后,皇家為她而造的佛像,也有學者認為,44窟主尊造像實際上就是以文皇后乙弗氏為原型的。
大型歷史秦劇《麥積悲歌》進行首場公演

(《麥積悲歌》進行首場公演 天水在線2009年9月27日攝)

(《麥積悲歌》進行首場公演 天水在線2009年9月27日攝)

(《麥積悲歌》進行首場公演 天水在線2009年9月27日攝)

(《麥積悲歌》進行首場公演 天水在線2009年9月27日攝)

(《麥積悲歌》進行首場公演 天水在線2009年9月27日攝)

(《麥積悲歌》進行首場公演 天水在線2009年9月27日攝)
2009年9月27日晚8時,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全省新創劇目——《麥積悲歌》在岷山文化宮進行首場公演。
《麥積悲歌》劇情介紹
佛閣層疊繞綠樹,麥積煙云鎖石窟。在名滿天下的麥積山石窟中,有一尊被譽為東方維納斯的坐佛雕像,她那超然的微笑彌漫著春暉般溫暖,悲憫的胸懷慈航普渡般凈化著人們的心靈。一曲凄婉壯美的悲歌,把一位皇后與這尊雕像交織起來,令人遐想而唏噓不已。
戰亂頻仍的南北朝,風雨飄搖中的西魏皇帝,為壯國威與柔然國聯姻,柔然公主進宮,先廢太子元戊貶為秦州刺史,再廢皇后乙弗打入冷宮。遠在秦州的元戊,以一幅酷似母親的觀音畫像為藍本,請畫師皇甫鴻在麥積山鑿窟造像,以慰藉思母深情。然而,此幀畫像正是皇甫鴻懷著對兒時女伴的戀情所畫。難忘乙弗的皇帝去冷宮探望被柔然發現,逼令乙弗麥積山出家為尼。皇甫鴻巧遇乙弗,勾起兒時純真美好的回憶,但乙弗波瀾不興,為了社稷安危,甘愿終老尼庵,又以拔劍自刎的方式勸阻了兒子發兵長安的魯莽行動。秋去春來,皇上思念乙弗,舊情難絕,秘傳諭旨,讓乙弗蓄發,待機回宮。侍女碧蟬受大丞相宇文泰指使,將此舉密報,柔然、宇文泰設計陷害乙弗……
皇帝駕臨麥積山,柔然皇后借機發兵長安,脅迫皇帝以違抗圣命圖謀復辟處死乙弗,深受感化的碧蟬揭露真像后自盡,乙弗為了國泰民安,步上柴堆從容自焚,皇甫鴻目睹悲慘一切,寄托滿腔深情完成雕像,為麥積山留下永久的記憶。
全新《麥積悲歌》上演

(全新《麥積悲歌》上演 天水在線2010年8月30日攝)

(皇后乙弗劇照)

(全新《麥積悲歌》上演 天水在線2010年8月30日攝)

(全新《麥積悲歌》上演 天水在線2010年8月30日攝)
2010年8月30日晚,為參加第5屆中國秦腔藝術節二次修排后的《麥積悲歌》在秦州劇院舉行了匯報演出。
祝賀我市麥積山風景名勝區成功創建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暨《麥積悲歌》更名為《麥積圣歌》后的首場演出

(《麥積悲歌》更名為《麥積圣歌》后的首場演出 天水在線2011年1月5日攝)

(《麥積悲歌》更名為《麥積圣歌》后的首場演出 天水在線2011年1月5日攝)
2011年1月5日晚,秦州大劇院座無虛席,掌聲陣陣,為祝賀我市麥積山風景名勝區成功創建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暨《麥積悲歌》更名為《麥積圣歌》后的首場演出在這里隆重舉行。

(《麥積悲歌》更名為《麥積圣歌》后的首場演出 天水在線2011年1月5日攝)

(《麥積悲歌》更名為《麥積圣歌》后的首場演出 天水在線2011年1月5日攝)
《麥積圣歌》以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山44號石窟乙弗氏為原型,用凄婉壯美的故事,塑造了一位集佛性之慈、人性之善、母性之美于一身的偉大女性形象。南北朝時期,東魏、西魏兩國爭相交好柔然國,以抗對方,西魏文帝元寶炬與柔然和親,在柔然公主和柔然大軍的逼迫下,先廢太子,再廢皇后。乙弗皇后為弭戰禍,一再退讓,初貶冷宮,進而又遭柔然公主和宇文泰陷害,被遣秦州(今天水)麥積山兩次削發為尼,最終自焚而死。
大型歷史秦劇《麥積圣歌》赴京演出

(天水在線2011年3月12日攝)

(天水在線2011年3月12日攝)

(天水在線2011年3月12日攝)

(天水在線2011年3月12日攝)
2011年3月12日晚,位于北京西城區平安里的梅蘭芳大劇院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應文化部藝術司、中國戲劇家協會邀請,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廳,天水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大型歷史秦劇《麥積圣歌》赴京演出隆重拉開大幕,一股強勁的西北風讓北京戲迷陶醉在麥積山石窟藝術輝煌燦爛的藝術光芒里驚羨不已。
晚7:30分,僅能容納800多人的梅蘭芳大劇院演出大廳座無虛席。前來觀看演出的既有在京工作的天水籍人士,也有慕麥積山石窟美名和對秦腔充滿興趣的北京戲迷。原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張百發早早來到梅蘭芳大劇院。在劇院休息室等待演出時,張百發對應邀觀看演出的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延藏大師說:“很少有反映佛教題材的戲劇,我今天就是想看看《麥積圣歌》是怎樣表現佛教與這座石窟的關系的。”原甘肅省委書記孫英坐在觀看席上一邊翻閱劇情介紹,一邊對鄰座的原甘肅省政協主席楊振杰說:“天水是一個好地方!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那里的植被和氣候非常好。”
大型歷史秦劇《麥積圣歌》巡演轟動烏魯木齊

(天水在線2011年8月12日攝)

(天水在線2011年8月12日攝)

(天水在線2011年8月12日攝)

(天水在線2011年8月12日攝)

(天水在線2011年8月12日攝)

天水在線烏魯木齊報道 2011年8月12日晚,位于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的十月影劇院藍寶石廳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主要活動之一的大型歷史秦劇《麥積圣歌》巡演在這里隆重上演。這也是《麥積圣歌》劇組赴新疆、嘉峪關、張掖等地巡演的第一站。
晚9:30分,在委婉動人的序曲中,綠色的紗幕徐徐拉開,觀眾席上響起熱烈的掌聲。舞臺上精美絕倫的雕塑造型、佛教文物圖像,扎實而厚重,就像一個飽經滄桑的歷史老人,講述著一部演繹了千年的故事,一股強勁的西北風讓新疆戲迷陶醉在麥積山石窟藝術輝煌燦爛的藝術光芒里驚羨不已。
大型歷史秦劇《麥積圣歌》唱響上海灘

(天水在線2011年10月24日攝)

(天水在線2011年10月24日攝)

(天水在線2011年10月24日攝)

(天水在線2011年10月24日攝)

(天水在線2011年10月24日攝)

(天水在線2011年10月24日攝)
天水在線上海報道 2011年10月24日晚,上海藝海劇院華燈璀璨、高朋滿座。榮獲第五屆中國秦腔藝術節優秀劇目大獎的大型新編歷史秦劇《麥積圣歌》赴滬首場演出在這里隆重上演,凄婉壯美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節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在委婉動人的序曲中,綠色的紗幕徐徐拉開,舞臺上精美絕倫的雕塑造型、佛教文物圖像,扎實而厚重,五彩燈光如夢如幻,舒緩憂傷的音樂將觀眾帶入麥積山煙雨綿綿的的美妙仙境……故事以南北朝西魏時期為背景,以麥積山石窟第44號洞窟乙弗氏塑像的傳說為素材,講述了一個發生在麥積山的凄婉壯美的故事,把一位皇后與一尊雕像交織起來,千年的歷史濃縮在兩個多小時的演出里,令人唏噓不已、蕩氣回腸。該劇充分挖掘了天水厚重的歷史文化,構思精妙,地域色彩突出,劇情跌宕起伏,矛盾沖突激烈,藝術表現形式富有活力,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
天水大型歷史秦劇《麥積圣歌》唱響古城西安

(天水在線2012年4月5日攝)

(天水在線2012年4月5日攝)

(天水在線2012年4月5日攝)

(天水在線2012年4月5日攝)

(天水在線2012年4月5日攝)
2012年4月5日晚,由天水市秦劇團、天水市歌舞團聯合創作編排的大型歷史秦劇《麥積圣歌》在西安市人民劇院隆重上演。
《麥積圣歌》由我省著名女編劇、國家“文華獎”評委曹銳操刀創編,被譽為“國家精品劇目”隴劇《官鵝情歌》的姊妹篇。該劇特邀著名作曲家、陜西戲曲研究院張德寧作曲,我省梅花獎得主竇鳳琴、邊肖,以及市秦劇團中國秦腔“四小名旦”之一袁丫丫聯袂出演。
修改版大型歷史秦劇《麥積圣歌》在秦州劇院上演

(《麥積圣歌》 天水在線2013年10月5日攝)

(《麥積圣歌》 天水在線2013年10月5日攝)

(《麥積圣歌》 天水在線2013年10月5日攝)

(《麥積圣歌》 天水在線2013年10月5日攝)

(《麥積圣歌》 天水在線2013年10月5日攝)

(《麥積圣歌》 天水在線2013年10月5日攝)

(《麥積圣歌》 天水在線2013年10月5日攝)

(《麥積圣歌》 天水在線2013年10月5日攝)

(《麥積圣歌》 天水在線2013年10月5日攝)
2013年10月5日和6日晚,將代表我省角逐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文華獎”的大型歷史秦劇《麥積圣歌》,經過天水市秦劇團對劇目進行進一步打造提升后,在秦州大劇院面向市民連續演出兩場。《麥積圣歌》由甘肅省著名女編劇曹銳執筆,由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竇鳳琴、中國秦腔四小名旦袁丫丫領銜主演。
《麥積圣歌》榮獲第十四屆“文華獎”匯報演出

(天水在線2014年1月10日攝)

(天水在線2014年1月10日攝)
2014年1月10日晚,《麥積圣歌》榮獲第十四屆“文華獎”匯報演出在秦州劇院精彩上演。據悉,2013年10月26日,由文化部主辦、山東省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屆中國藝術節落下帷幕。我市選送的大型歷史秦劇《麥積圣歌》榮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第十四屆“文華優秀劇目獎”,男主角皇甫鴻的扮演者、“梅花獎”得主邊肖獲得“2013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女主角乙弗的扮演者竇鳳琴獲得“優秀表演獎”。消息傳來,令全市人民為之振奮。
大型秦腔歷史劇青春版《麥積圣歌》首演

(天水在線2014年11月19日攝)

(天水在線2014年11月19日攝)

(天水在線2014年11月19日攝)

(天水在線2014年11月19日攝)

(天水在線2014年11月19日攝)

(天水在線2014年11月19日攝)

(天水在線2014年11月19日攝)

(天水在線2014年11月19日攝)
2014年11月19日晚,由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創排的大型秦腔歷史劇青春版《麥積圣歌》在秦州劇院舉行首演。演出獲得圓滿成功,現場觀眾掌聲不斷。《麥積圣歌》劇自創排以來榮獲多項國家級大獎、為我市爭得了榮譽。此次推出的青春版由國家一級演員袁丫丫擔綱主演乙弗,國家三級優秀演員王亞娟扮演柔然公主。
《麥積圣歌》三進京城舉行首場演出

(天水在線2016年8月27日攝)

(天水在線2016年8月27日攝)

(天水在線2016年8月27日攝)

(天水在線2016年8月27日攝)

(天水在線2016年8月27日攝)

(天水在線2016年8月27日攝)

(天水在線2016年8月27日攝)

(天水在線2016年8月27日攝)

(天水在線2016年8月27日攝)

(天水在線2016年8月27日攝)
天水在線2016年8月28日北京報道 8月27日晚,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精品保留劇目《麥積圣歌》在北京中國評劇大劇院精彩上演,這是該劇第三次赴京城參加演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尖銳激烈的矛盾沖突,精湛到位的演員表演,美輪美奐的音樂舞美贏得了現場近千名觀眾的熱烈掌聲。
大型歷史秦腔劇《麥積圣歌》赴蘭演出再放異彩

(天水在線2019年4月23日攝)

(天水在線2019年4月23日攝)

(天水在線2019年4月23日攝)

(天水在線2019年4月23日攝)
2019年4月23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由天水市西秦腔藝術研究院推出的大型歷史秦腔劇《麥積圣歌》受邀赴蘭參加全省“春綠隴原”戲曲展演活動。這也是《麥積圣歌》自2009年創排以來,第7次赴蘭演出。當天在蘭州黃河劇院上演的《麥積圣歌》氣勢恢宏、表演生動精湛、舞美大氣磅礴、演出精彩紛呈,再引轟動,給蘭州觀眾送上了一道精美的秦腔藝術大餐。
《麥積圣歌》是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創排的精品秦腔劇目。自2009年創排以來已先后在北京、上海、西安、烏魯木齊、銀川等全國14個城市進行了演出,該劇也獲得了數十個戲曲大獎。在歷次的演出中,深受觀眾喜愛。
天水市秦劇團旅游版《麥積圣歌》首演

(天水在線2020年7月26日攝)

(天水在線2020年7月26日攝)

(天水在線2020年7月26日攝)

(天水在線2020年7月26日攝)

(天水在線2020年7月26日攝)
2020年7月26日(周日)晚,由中共天水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天水市秦劇團)承辦,天水湖管理處、天水在線協辦的“同心奔小康 奮進新時代”2020年天水市“紅色文藝輕騎兵”下基層惠民演出活動在天水湖精彩上演。 當晚,由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按照“戲曲+旅游”融合發展模式,在原大型歷史秦劇《麥積圣歌》基礎上改編的旅游版《麥積圣歌》進行了首演。旅游版《麥積圣歌》由袁丫丫(飾西魏皇乙弗氏)、劉維新(飾皇甫鴻)主演,由導演劉維新根據“戲曲+旅游”的特點進行了重新打造、重新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