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彝(生卒年不詳),字慶賓,清河武城(今山東清河)人。他性情豪放,出入朝堂之上也無所顧忌,文明太后見他如此不羈,就當著百官的面斥責他,但張彝依然如故,毫無悔改之意
后來、張彝被授予安西將軍、秦州刺史。他崇尚武力,到達秦州之后,更是從軍事方面加強了對秦州的管理,張彝出入官署、軍營的時候,甲士嚴整,儀仗莊嚴,威風凜凜,不可侵犯。秦州地區的漢羌百姓看到這樣的場景,都心中畏服,不敢再有二心,于是“一方肅靜,號為良牧”。后被拜為撫軍將軍。
張彝在秦州主政期間,改革了一些舊風俗,確立了很多新制度,這些改革措施也得到了百姓的擁護。當時秦州地區的佛教很發達,為祈禱國家昌盛,張彝主持建造了興皇寺。建造工程所需要的大量人工,就是張彝改革罪犯的懲罰辦法,讓他們來充任的。他根據犯人罪行的輕重,讓他們分別承擔不同的工種,這樣既免除了他們的鞭杖之罰,又解決了大型工程的勞動力問題,緩解了社會矛盾。張彝后被授予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死后贈使持節、衛將軍、冀州刺史,謚“文侯”。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