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信(503~557年),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本名如愿。行伍出身,世為武川鎮將,善于騎射,少年時代喜愛修飾,講究穿戴,故在軍營之中享有“獨孤郎”的美稱。北魏六鎮起義時,曾追隨在葛榮軍中,后來投奔北魏,長期駐防在荊州一帶。
北魏末期,國家呈分裂之勢。永熙三年(534年),迫于權臣高歡的壓力,孝武帝匆忙西遷。得知孝武帝已經西行,獨孤信急忙單騎追趕,在瀍澗追上了孝武帝并護送前行。孝武帝感嘆地說:“武衛遂能辭父母、捐妻子,遠來從我。世亂識貞良,豈虛言哉!”遂給予豐厚賞賜。后來,他追隨宇文泰南征北戰,軍功顯赫,被封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又被授予隴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
獨孤信在任期間,展現出杰出的軍事才能,曾先后帶兵平定了岷州梁仚定、涼州宇文仲和等人的叛亂。同時獨孤信還是一位頗有政績的官員,他一改前任政令乖方、州民冤訴數年不能決斷的局面,做到了事無壅滯,依法公平處置。他對秦州民眾示以禮教、課勸農桑,使經濟很快得以恢復。史載:“數年之中,公私富實。流民愿附者數萬家。”這在當時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宇文泰因其“信著遐邇”,故賜其名為信。
獨孤信儀貌堂堂,又很注意儀表,在軍中時相貌服飾常異于他人。相傳他在秦州時有一次出城打獵,到日暮時分馳馬入城,所戴的帽子微微地偏向一側。沒有想到第二天,城里的官吏和民眾凡是戴帽子的,都學著他的樣子將帽子偏向一側,由此可見大家對獨孤信儀容的崇慕。
在后來與東魏的交戰中,獨孤信率領隴右軍隊奮勇征戰,立功無數。以軍功升遷尚書令、大司馬,北周閔帝宇文覺即位后,又任他太保、大宗伯,進封衛國公,邑萬戶。他的3個女兒,后來分別嫁給3個皇帝,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隋文帝皇后獨孤氏,這在當時很少見,其家族名第之高,由此可見。
宇文護攝政時,因不滿其專政,獨孤信被逼自盡家中,時年55歲。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