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文化烙下的甘肅歷史印記
□龐波

(位于天水市秦州區的諸葛軍壘 天水在線2022年2月22日航拍)

(位于天水市秦州區天水鎮天水村的姜維衣冠冢 天水在線2013年12月14日攝)

▲位于天水市秦安縣隴城鎮的街亭(習仲勛題寫)

(祁山堡 天水在線2013年11月16日攝)

(甘谷縣六峰鎮姜家莊姜公祠 天水在線2014年11月17日攝)

(位于天水市秦州區木門道的武侯祠 天水在線2011年2月8日攝)

(諸葛軍壘 天水在線2016年10月16日攝)
北宋大文學家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用“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等詞句,以豪放派詞人的手法,把“三國”赤壁大戰的歷史故事、戰爭場面、政治智慧、兵法軍事、文化心理等,描寫得具體深刻、生動逼真、繪聲繪色,確是氣勢恢弘、曠古輝煌、難有來者。詞的行云流水、大氣磅礴,將戰爭的扣人心弦、驚心動魄,曹操、諸葛亮、周瑜三方主帥斗智斗勇的情景以及他們各自才能超群、氣度非凡之性格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之后,明朝大文豪楊慎在《臨江山》一詞中,用灑脫超俗的筆法,借史敘述社會興衰,抒發人生感慨,折射高遠意境和深刻哲理,并被用在長篇小說《三國演義》中,強化“三國”這一特定歷史畫卷的思想智慧和恢弘氣勢。正是他們的豪歌大作及其筆墨所觸,將“三國”文化智慧和人文精神的博大精深、“三國”歷史的厚重淵源和知曉度以及《三國演義》的文學文化地位推到了極高的位置。“三國”文化對后來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發展變化的影響,都是空前絕后的。
說起“三國”文化,必須聯系到《三國演義》的背景、情節和人物故事,特別要聯系到書中反映的那個時代甘肅境內的軍事政治活動、歷史遺跡、英雄人物等,使后來人對那時的甘肅人民參與創造的歷史和涌現出的隴上精英人物,以及他們的品格精神、杰出智慧,無不心生敬佩。
《三國演義》記敘時間段為東漢末年至西晉初年,百年左右的歷史講了一百多個故事,描寫歷史人物1191人,包括武將436人、文官451人,作品精心塑造的400多個典型精英,有幾十位是甘肅籍的;描寫的近百個戰爭情景和故事場面,有三分之一發生在甘肅境內。從中可以看出,那時候的甘肅,是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重要區域,隴籍精英賢才則是推動當時中國歷史進步的主力之一。我們應當為這段歷史謳歌吟唱、自豪驕傲。
《三國演義》描寫發生在甘肅的諸多古今聞名的歷史事件有西涼兵變、董卓進京、貂蟬誅逆、得隴望蜀、六出祁山、失街亭、空城計、收姜維、隴右“三郡”反魏附蜀、洮西之戰(蜀姜維和夏侯霸對魏陳泰和王經的戰斗)、段谷之戰(蜀姜維和魏鄧艾的戰斗)、鐵籠山大戰(姜維和司馬昭之戰),以及司馬懿追亮于鹵成(今禮縣鹽關鎮)、姜維九伐中原、割麥上邽、偷渡陰平等。作者運用其絕筆妙曲,吟唱出動人心弦、傳頌千古的一段段精彩故事,都是《三國演義》中的精品,也是政治軍事斗爭和中華文化智慧的名篇,更是“三國”文化的重要內容。
《三國演義》中,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隴籍人物,如甘肅岷縣人董卓,是當時關西軍閥首領、并州刺史,封邰鄉侯,漢獻帝時進京,自任相國,“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暴虐激起國人義憤反抗并被義子呂布刺殺;臨洮人貂蟬,古時“四大美女”之一,有閉月羞花之貌,演繹了舌誅逆賊董卓、為民除害的故事,是“三國”時期的義女貞婦;隴西人馬騰,官拜軍司馬、征西將軍,他和金城(蘭州)人韓遂(封都亭侯、鎮西將軍)聯合反叛朝廷,發動的“西涼兵變”揭開了反朝廷、討董卓的序幕,故事跌宕起伏。馬超與武功蓋世的呂布齊名,被民間尊稱為“前呂布、后馬超”,劉備封其為平西將軍,領涼州牧。馬騰的次子馬岱被封為平北將軍,跟隨諸葛亮長期征戰;靖遠人曹魏名將張繡,官渡之戰為曹操立了大功,拜揚武將軍;武威人賈詡,曹魏重臣,曹操的“四大謀士”之一,曾勸張繡事曹,封都亭侯,遷冀州牧。官渡之戰為曹操出謀劃策,贏得勝利,后扶持曹丕登基,被授予太尉,晉爵魏壽鄉侯;隴西人辛毗,曹魏名臣,曾受封關內侯、穎鄉侯,是“三國”時期有名的軍師,大將軍司馬懿很欣賞他的軍事天才。武山四門人龐德,曹魏名將,戰功卓著,關羽不敵,蜀軍皆懼龐德為“白馬將軍”,曹操拜德為立義將軍,封關門亭侯,曹丕即位后,賜曰壯侯,現武山四門鎮有龐德將軍的大型雕塑和點將臺。甘谷六峰人姜維,蜀漢大將,著名軍事家,封平襄侯。諸葛亮以維“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而選他為自己的接班人。諸葛亮死后,姜維繼承遺志,九伐中原,精忠報國,支撐蜀漢政權延續了20多年。還有天水人薛夏,曹魏大儒;甘谷人楊阜,曹魏名臣;傅嘏,寧縣人傅嘏,傅介子之后,曹魏重要謀臣,等等。
“三國”隴上故事和杰出隴籍人物,充分證明了“三國”文化在甘肅是一個名氣大、叫得響的文化元素,是一張馳名中外的旅游文化名片,它同甘肅境內的絲路文化、敦煌文化、伏羲文化、黃河文化、紅色文化等同屬于甘肅的絢麗文化瑰寶,是甘肅文化形態的重要支撐。
今天,我們應從深層次挖掘“三國”文化豐富的內涵,尤其是我省進入文化旅游事業蓬勃發展的新時代,更要充分認識到“三國”文化是甘肅文化旅游的重要內容,必須不斷傳承、深入挖掘和大力宣揚,尤其要注重“三國”文化中隴上故事和隴上名人與具體的旅游文化事業相結合,做“大文章”、做“好文章”,精心打造甘肅“三國”文化品牌,實現古為今用,使“三國”文化成為甘肅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