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友聞(?~1236年),字允叔,同慶府栗亭(今甘肅徽縣)人,宋初名將曹彬十二世孫,以忠義聞名。
南宋寶慶二年(1226年),曹友聞中進士,被授為綿竹縣尉。次年,又改任天水軍教授。他到天水赴任時,成吉思汗正在帶兵圍攻西夏國都中興府。
當時雖說還沒有被攻破,但西夏已無法擺脫亡國的命運。成吉思汗隨即派出一支軍隊進入南宋轄境,一舉拿下階州(今武都東),并包圍了天水軍(今秦州天水郡)。這時曹友聞還沒到任,天水軍是否丟失都跟他沒有半點關系,更何況他還是個文官,他完全可以原地返回。但曹友聞臨難不茍,毅然單槍匹馬闖入了軍城,與守臣張維一起組織兵民布防。好在沒過多久成吉思汗病逝,蒙軍撤退,軍城就保全了下來。事后,四川制置司為表彰曹友聞的功績,特地繡了一面“滿身膽”的大旗頒授給他。
理宗紹定三年(1230年),蒙軍再度進犯蜀口,由于當時的四川制置使桂如淵畏敵如虎,不顧川陜防線向來是以“三關為門戶、五州為藩籬”的戰斗經驗,輕率地做出了棄五州(成州、鳳州、天水軍、階州、西和州)、保三關(仙人關、七方關、武休關)的決定,致使三關之外慘遭蒙軍蹂躪。在此戰之中,宋軍將領大多棄地而去,只有曹友聞盡遣家財招募了5000忠義之士,這才力保天水軍不失。事后,四川制置司看出了曹友聞不光膽大,而且確有將才,便讓他出守七方關。在這次蒙軍進攻前,曹友聞就已官至武翼大夫、閣門宣贊舍人、利州駐扎御前諸軍都統制,位居四川四大主力禁軍(沔戎、興元、金州、利州)之一的統帥。而在青野原之戰過后,闊端又率大軍轉攻大安軍,但又被曹友聞帶兵打退,使他連立兩功,因此被朝廷升為武德大夫、左驍騎大將軍,聲名更加顯赫。
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初,蒙古窩闊臺汗集結蒙古、西夏、葉蕃及投降蒙古的漢軍,號稱50萬大軍,大舉南侵宋朝。蒙古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由窩闊臺第三子闊出率領,入侵襄漢;另一路由窩闊臺次子闊端等率領出征四川。進攻四川的闊端軍,先攻春鞏,圍天水。曹友聞單騎夜入,與天水守將張維等籌劃守城要略,并散盡家財招募兵士7000余人,同其弟曹萬先后據守仙人關、七防關、白水江等要塞,每戰皆親冒矢石,為士卒先。被授知天水軍。蒙古軍轉攻階州,曹友聞引軍馳援,夾擊敵軍,擊退敵軍后,駐石門(今陜西略陽縣西北),負責扼守七防關(今康縣云臺鎮)一帶。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春,蒙古軍再次南侵。一舉攻下沔州(今陜西勉縣),繼而進圍青野原(今甘肅徽縣南)。宋軍被困,請求救兵解圍。曹友聞聞訊,召集部將說:“青野原為蜀咽喉,不可緩。”急派弟曹萬領軍自冷水品渡嘉陵江,至六股株,抄小道直奔青野原。曹友聞引精兵隨后趕到,同守軍一起內外夾攻,擊退蒙古軍,因功授武德大夫、左驍大將軍。
自端平元年(1234年)以來,蒙古軍屢犯金牛(今大安鎮)、大安(今唐渡鄉擂鼓臺一帶),曹友聞與弟曹友萬誓死抗擊。1235年,蒙古大汗窩闊臺發動了第一次侵宋戰爭,西路軍直逼四川。這年十二月,蒙古軍攻陷沔州(今略陽),直逼大安。曹友聞率兵把守仙人關,探知蒙古兵聯合西夏、女真、回回、吐蕃和渤海軍大舉來犯,對曹友萬說:“國家安危在此一舉,眾寡不敵,豈容浪戰。惟當乘高據險,出奇匿伏以待之!辈苡崖勁汕膊繉⒓彼偾巴u冠隘(今陽平關雞冠山下)、陽平關(原陽平關在今黃家壩)據守。部署剛定,蒙軍數萬已突至陽平關,即命令出擊。又親帥帳兵和背嵬軍(即親兵)突出陣前,左右奔馳射退敵兵。友聞料定:“敵人必回兵攻雞冠隘,應加緊增援。”后來蒙軍果然以步兵萬余猛攻隘口。曹友聞立令步騎直沖前去左右夾攻,蹀血 10余里,敵方敗退。
端平三年(1236年)八月,蒙兵攻陷興元府(今漢中市),欲沖大安。南宋制置使趙彥吶令友聞控制大安,以保蜀口。曹友聞馳書趙彥吶稱:“沔陽蜀之險要,吾重兵在此,敵有后顧之憂,必不能逾越沔陽而入蜀,又有曹友萬和王宣首尾呼應,可保證大捷。大安地勢平壙,無陷可守,正好發揮敵人騎兵之所長,我步兵之所短,況眾寡不敵,豈可在平地控御!壁w彥吶不以為然,一日7次持小紅牌來催促急速行動。曹友聞認為以寡擊眾,非乘夜出奇兵內外夾攻不可。于是命曹友萬、曹友諒領兵上雞冠隘,多張旗幟,向敵人顯示我軍堅守的決心。曹友聞則選精銳部隊萬人,夜渡嘉陵江,秘密往流溪溝埋伏。事先相約,敵人來到,內以擂鼓舉火為號,外呼殺聲以響應,兩面夾擊蒙古軍。部署既定,九月二十二日,蒙兵果然來犯,曹友萬沖出陣前迎戰。敵將八都魯擁有萬余眾,達海率千人,往來搏戰,矢石如雨。曹友萬身被數創,遂令諸軍舉火。九月二十七日,曹友聞遣諸軍全面迎戰;又親率精兵 3000人疾馳往雞冠隘。
不料天公不作美,進軍的路上下起了大暴雨。諸將請求:“雨不止,淖濘深沒足,宜俟少霽!辈苡崖勜焸湔f:“敵人知我伏兵在此,緩必失機!彼鞊肀R進。曹友聞入龍尾頭,曹友萬聞五鼓已響,即沖出雞冠隘口與曹友聞會合,內外兩軍皆殊死戰斗,夾擊敵軍,血流20里,蒙古人的營寨被宋軍連破數10個,尸體更是在陽平關外堆積如山。西川的軍隊素以綿裘代替鐵甲,此時盡被雨濕透,不利徒步戰斗。二十八日黎明,敵將汪世顯率大批蒙軍蜂擁而至,以鐵騎四面包圍宋軍,曹友聞嘆息說:“這難道是老天注定的嗎?我只有為國戰死而已!”于是破口罵戰,殺死自己所騎戰馬,以表示殉國的決心。血戰更加激烈,曹友聞與弟曹友萬皆戰死,全軍覆沒。汪世顯感嘆道:“蜀將軍真男兒也!”盛禮以葬之。曹友聞戰死后,蜀中再也沒有一支能野戰的部隊了。蒙古軍長驅入蜀,如入無人之境。成都、利州、潼川三路的20余州都被蒙古軍攻下。
南宋朝廷特贈為龍圖閣學士、大中大夫,賜廟“褒忠”,謚曰“節”。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