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繼勛(生卒年不詳),字成績,許州長社(今河南許昌市)人。少年時期胸懷大志,曾經對人說:“大丈夫當立功異域,取萬戶侯,豈能孜孜事筆硯哉?”遂拋棄學業,在三晉(今山西一帶)游歷。時石敬瑭兵鎮太原,焦繼勛面見石敬瑭,其言談得到了賞識,遂被留在帳下效命。天福初年(937年前后),被授予皇城兼宮苑使,遷武德使,之后又屢任他職。
當時秦州處在后晉和后蜀的邊境地帶,多有戰事。后晉發兵征討,焦繼勛上書請行,拜秦州觀察使兼諸蕃水陸轉運使。到任后,推布恩信,并設法招誘邊境地帶的各族首領。在他治理下,各處少數民族首領“相率奉玉帛、牛酒乞盟,邊境以安”。后轉任陜州(今河南陜縣)刺史。
后晉滅亡之后,焦繼勛又先后在后漢和后周為官。北宋初年,詔為右金吾衛上將軍,改右武衛上將軍。乾德四年(966年)為西京(今洛陽)留守,其前任向拱根本不管理政事,每天以宴飲為樂,以至于“群盜白日入都市劫財,拱醉酒不出捕逐”。焦繼勛到任后,大力治理,僅月余,就“京城肅然”。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焦繼勛卒,時年78歲,贈太尉。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