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知節(955~1019年),字子元,幽州(今河北北部)人。他18歲時,便出任彭州(今四川彭州市)監軍,其治軍嚴格,兵將們都像畏懼軍中老將一樣畏懼他。后任監潭州(今湖南長沙市)監軍。當時何承矩以文雅之風來整飭吏治,馬知節很是羨慕,于是就奮發讀書。
宋真宗咸平初年(998年),馬知節出任秦州知州。當時為了控制邊境各個部族,前任在州內扣押了20各族首領送來的人質,時間已經長達20多年了,馬知節了解情況后說:“羌亦人爾,豈不懷歸?”于是,將他們皆遣送回家,秦州各部族感念他的恩德,在其秦州任職期間,再也沒有侵犯邊塞。
當時州境內有銀礦,由于長時間的開采使資源枯竭,產量大為降低。但此前在開采量比較大的時期確定的課稅,卻依然保持著原來的額度。為完課稅這里的主管官吏都被逼到了破產的地步,但也難以達到原來的額度。馬知節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他數次上書請求免除課稅,后來終于獲得朝廷準許,從而使秦州百姓免除了不合理的稅賦負擔。
景德元年(1006年),擢遷樞密院事。時宋遼締盟,他力言不可忘戰去兵。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為樞密副使。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知天雄軍,知樞密院事。天禧二年(1018年),因病請求免其職,任彰德軍留后,知貝州。天禧三年(1019 年),馬知節卒,時年65歲。贈侍中,謚“正惠”。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