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文藝工作者文學作品展播之一
春天,從天水到漢中(散文)
○唐 宏
做一個遵循季節而走的人是幸福的。比如這個春天,我從天水起步,看春天,竟然看到了陜西漢中。
其實,是搭上了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培訓班這趟列車,從天水到漢中的春天徜徉了一番。
天水的春天腳步有點慢。從冬天而來的風終于柔和了起來,吹面不寒的風,讓天水湖的冰在一天下午突然消融不見了,湖水清冽了起來,這時,春的腳步才算邁出來了。后來,風把南山的雪吹化了,一整座山濕濕潤潤的,山上的木草萌萌一片,春天就更顯眼了。天湖湖畔,樹木雖還寂寂著,卻有一朵兩朵的迎春花噘著嘴兒——這花兒,就是在冬天時,也會張著小嘴說話,是天水最不怕冷、最早開放的花兒。湖畔有一片梅花林,紅梅、綠梅,一朵朵零零星星,在枝頭顫顫著。柳樹綠蒙蒙一片,只是離碧玉的壯美景向還有一段時間。
天水春天看迎春,看梅花,還要看玉蘭。自由路的玉蘭,花兒正蕃,花樹排序而站,站滿了一整個巷子,這樣,一個巷子花兒閃閃著,一個春天便粉臉誘人。這兒玉蘭花的品種很好,是花瓣兒細長的那種,一朵花像一個引頸的女子,清冷高貴。由于這兒玉蘭清凌凌,如水般流淌了一整條巷子,我心里便把這條巷子叫玉蘭巷。這條巷子文化積淀厚重,有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兩層三層的木閣樓,高大厚重的泥坯墻,石板路,還有百年小學解放路小學。這巷子年代久遠,又有千百株玉蘭相伴,一條巷子便愈加古色古香,韻味萬千了。而天水最有名的玉蘭在甘泉鎮。我在一個周日陪蘭州同學去甘泉鎮看玉蘭。甘泉是天水的一個古鎮,在太平寺有兩棵1300多年的玉蘭樹。我百度了一下,沒有度出這樹齡在全國是不是最古老的,但我覺得,1300年的歲月,被兩棵樹承載,這在全國應該是不多見的。還有,這兩棵玉蘭很有文化意蘊,當時,時任甘肅省省長的鄧寶珊邀請95歲高齡的齊白石老人,題寫了“雙玉蘭堂”四字。現在,這四字匾額就高懸在太平寺玉蘭樹旁,詮釋著歲月。還有,甘泉的這兩棵玉蘭與天水其它地方的不同,天水大多地方的玉蘭,花是白瓣兒的,沒有清香,而這兒的花是白中帶粉的,且極清香。這樣,花開時節,甘泉鎮香滿整條街。
看春天,我準會回到老家元土村。老家的春天更讓人欣喜,油菜花碧綠如玉,間或一片一片的,鋪滿了一整塊地,這樣一塊地就成了碩大的玉,溫潤著村莊,溫潤著村人。村子的南山上有數不清的野杏花,花兒怒放,像一個心懷喜悅的人,告訴你歡喜的事。還有飽滿的桃花,緋緋著臉,是一個懷春的女子,心藏秘密。如果再過一段時間,元土村子周圍和滿山坡的洋槐花會盛開,清風吹蜜,整個村子被香甜味熏潤,美極了。我回老家那天,站在一棵杏樹下看花,恰有春風疾馳,吹得花瓣兒紛紛揚揚,我仰著頭,一動不動,也不敢動,任杏花兒撲來,灑滿我一頭一身。這場景唯美得不行。——我不傷落花,因為我知道,花謝之后就會有小果子坐上枝頭,就如人一樣,是后繼有人,希望浩蕩!這樣,我的內心里,是花開我喜,花謝我亦喜的。我明白希望往復而生,日月綿長,是世間大道!
走進春天多么讓人喜悅啊,尤其是會議材料寫完了,腦袋一團混沌,這時一腳邁進春天,如憋悶的人瞬間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精神振奮,遍體通泰!我工作中寫材料時間居多,往往寫得身形疲憊,而每寫完材料后,我便會到天湖邊看風景,喚醒思維。天湖在單位大門外,和單位直線距離約1 0米。眼前,是一汪湖水,有鴨子鳧水,有鵝撥掌;迎春花咕嘟嘟的,噴出來一樣,繁繁密密;抬頭,隔河望柳,湖對岸的柳,煙柳泛泡……這些景向太美,這時,腦袋里塞滿的公文字句,一下就清空了,剛才脹脹的腦袋又還原成了我的腦袋。
天水的春天讓人如此喜悅!
那么,漢中的春天又是怎樣的呢?
培訓班學員乘坐大巴車,出天水城,上十天高速,過隴南,進入了漢中地界,漢中的春天躍進了我的眼簾。是成片的綠,是葉片碩碩的白楊樹,在陽光下發著明亮的綠光。還有突然闖入的油菜花,潑灑著金黃。而這時的天水,白楊還是沒有展開的葉芽,油菜花還在使勁長苗兒,間或有那么一半朵花骨朵兒,離開放還需要時日,是正為開放暗暗中積攢著力量。
可以這么說,天水是淺春,而漢中是深春!其實,不是天水懶的原因,而是地理位置影響的。漢中屬北亞熱帶,天水屬溫帶半濕潤半干旱氣候,這樣,天水春天的腳步當然要比漢中晚一點。就如同西邊總比東邊看到日出要晚一點一樣的道理。
是的,這時季,漢中的春天,已舉著轟隆隆的旗子,在呼嘯奔跑。
油菜花讓我驚訝。可讓我驚訝不是蜚聲國內外的漢中皇塘油菜花,而是漢中市勉縣境內的油菜花——它高過人頭。說真話,這么高大的油菜,我還真沒見過。天水的油菜一般在人的腰部,再高一點的,在胸部,真沒有能淹沒人的。可勉縣的油菜,是大長腿的女子。那時,車出武候鎮,向漢中市區行駛,路邊有幾塊油菜花,大巴停下,以方便我們看花。而我到了花跟前時,才發現這花的高大——它高高地伸向藍天,我被深深地淹沒了,陷了進去。怎么說我也是170cm的身高,可這油菜還高出我很多。它有多高?每人腦補吧!照出的照片,孩子說我怎么那么矮,這不怨我。我一解釋,孩子也很詫異。我陷入這花海里,對,是海,是幽深的湖,是深沉的海!我頭腦冒出玉米、高粱等高桿植物的念頭。那時我抬頭看這油菜,桿粗壯如柱,突兀兀沖出大地,伸向高空,所蘗之枝,強健有力,舉著擁擠的花兒。這樣,豐滿、碩碩的花,在湛藍的天空下,在肥美的大地上呼啦啦燃燒著。而后來,在漢中皇塘,我都沒有看到這么氣勢磅礴、力量十足的油菜。當然,皇塘那兒的油菜做為王者,鋪天蓋地,也是十分壯觀的,可與勉縣這兒的油菜不同,想來,是那兒的油菜更多的是讓人觀賞,美妙人的眼目和心靈吧,所以,就和田地里生長的生活之油菜不同了。
勉縣的諸葛古鎮安靜地矗立在春天里。古鎮里湖水環繞,碧波蕩漾,有船飄蕩在水上,紅妝船簾隨風飄揚,我總覺得,藏匿在遠去歲月里的長袖會摔過來,和著一句唱詞,讓一個春天婉約極了。繞建筑的回廊流水里,一只只水禽在春水里游嬉。這水禽紅臉白頸紅爪,身上的毛為淡墨色,背上卻是碧綠色,就是孔雀綠的那種,看著很是稀奇。被告知是鴛鴦鴨。現在它們高雅地暢游在春天里,我知道,是它最先知道了水暖,知道了春天。人類對冷暖是后知者。在九號院,天井里,有藤蘿綠蔓從高高的三樓撲簌簌垂下來,依四方的天井成四方的綠簾,裝扮著春天,一簾幽夢。當時陽光迷離,讓人恍如墜進了舊時光里。
油菜花在燃燒,櫻花更是火般熊熊燃燒著。車進漢中市時,我看到一株株櫻花,粉臉灼灼,大方得不能讓人直視。真的,櫻花是個熱情的人,它的燃燒,熱烈而純粹,不留余地和空間!你看,一棵樹幾乎看不到樹枝,密密匝匝的花,一大團一大團,裹在一起,把一棵樹裹抱著,一眼看去,就是花,就是火!而這花太蕃,沉甸甸的,在春天的枝頭掛著,掛著掛著掛不住了,凋謝下來,樹下花瓣厚厚而鋪,成了花床,這樣,大地生香。我們住的賓館門口就有一溜櫻花樹,進出賓館,我都會在花前小駐片刻。春天賞花,才不負春啊!因這櫻花,還遇到了很唯美的事——到漢中的第二天早上,我們三五個人在賓館門口等車,早晨的陽光明明亮亮,竟然有雨點點而來,沒拿雨傘,我們便在花下躲雨。花下避雨,這是我人生沒有過的事。那時,雨點如豆,打在花上,碩大的層層疊疊的花,舉起手來,把一滴滴雨接住。當時我說老師們,花下避雨是人生難得之遇。他們連聲附和。春天的懷抱夠溫暖,花的懷抱夠妙美。那時,我們一個個立在花下,內心十二分得干凈、明透!從漢中回來很多天,我還記著那個美好時刻。
漢中有個花果山更是一派春色。當然,此花果山與《西游記》之花果山沒任何關系。是漢中這村叫花果村,村背靠的山便叫花果山了。山上桔樹郁郁蔥蔥,花樹錦簇,又建造了許多網紅打卡地,山頂還建有小游泳池,陽光下水波粼粼,池邊有一高高跳臺,懸懸而起,驚險、刺激而又活力。高山之上有游泳池,這趣,在山上不多見。穿行山間,過桔林,過鳥山,看山花,看春天眷顧的這兒,十分美妙。有同行者微信寫了句“山中無甲子”,挪借 “花果山”喻這兒,知識和通喻之辭悄然而出。這么美的地方,忘記時間是對的!我知道同行者是深知其味,才有此句,是收獲了大趣之人!花果山下,是褒姒古鎮,有褒美女頭像,為現代雕塑。美有罪?當然無罪!所以歷史上的那點事,褒美女一點都沒上心。現在,她在這兒看著來來往往的游人,內心應該是波瀾不驚的。鎮子里曲徑走廓,清水洗塵,綠樹成蔭。店鋪里,香氣撲鼻,在一個米線攤前,有三兩女子吃米線,有街人吃餛飩。古鎮煙火騰騰。
春天有很好美好的事,深入春天太美好!可這對現代人來說卻有點難——生活中每個人都是多了又多的事,繁繁雜雜,纏七攪八,心無旁騖地走進春天,往往是做不到的,大多是心想著怎么怎么看看春天,可實際上卻是眼睜睜地看著季節如河壩里的水白白流著——春天來了,夏天到了,秋天的葉兒飄零了,冬天的雪花融化了,一年過去又過去了……很慶幸能參加這次文化產業培訓班,好好地看了次春天。
三天漢中學習結束回天水,天水的春天和三天前沒多大變化,還在慢慢地走著,不急不躁。這樣,我從深綠的漢中回到淺綠的天水,如同倒帶一樣,又能慢慢欣賞春天一步步前行、豐滿起來的過程,好像我兩次走進了同一個春天……這真是奢侈的事啊!
今年春天,我是個幸福的人。
(作者系公務員,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于天水市委某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