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新鴛鴦賦
□ 丁勝

鴛鴦,寧遠古鎮(zhèn)、渭川咽喉。介秦蜀之要沖,居隴渭之膏腴。紫燕山高俊,莽莽蒼蒼,峰巒郁秀;支鍋峽險要,兩山對峙,萬夫莫開。渭水東流、榜沙北向,水經(jīng)之精要所在,酈學之深邃幽峭。漳水西來,攜木寨嶺之蔥蘢,榜沙南渡,乘岷峨山之靈秀。
清末民國,里甲共治。解放建國,區(qū)社同理。改革開放,春風浩蕩,時代騰飛,經(jīng)濟共舞。邱家峽盈視,壁立千仞,渭水中流,有美玉出焉,堪比和田;廣武山俯瞰,連疇接隴,二水合流,現(xiàn)鶴汀鳧渚,鴛鴦戲水。

丁門形勝,物華天寶,匯東南之美,納兩河之境,承新興故郡之歷史,得渭川新韻之傳承,紅軍于此露宿,整裝再出發(fā)。費家山神秀,青龍黃雀,迎紅色曙光,長征駐足,勝利在望。頡家門俊采,騰蛟起鳳,建人民政權(quán),農(nóng)會負責,出頭有日。
強渡渭河,領袖御敵從容,大展英勇豪邁之氣概;費山鳴槍,紅軍沉著應戰(zhàn),小露鋒芒凌厲之氣魄。紅軍小學,渭川之特色,紅色基因代代傳承;紅軍大道,武山之靈魂,紅色坦途生生不息。紅色大橋,歷經(jīng)滄桑天地巨變;廣武會師,隴右革命點燃星火。“種谷臺”,先民養(yǎng)育眾生之糧倉,注入仰韶文化新時代之氣象;“狼叫屲”,先民繁衍生息之圣地,走向古老文明新輝煌之恒昌。紅色鴛鴦,如今騰飛;綠色福地,而今昌達。

隴海鐵路,貫華夏大地,朝蘭州而暮海州,始雨辰而終竹亭,新中國、首通車。鴛鴦重鎮(zhèn),扼天蘭全線,雄岷漳而跨寧渭,融關隴而通絲路,新時代,創(chuàng)輝煌。
新時代文旅融合,鎮(zhèn)域治理之典范;新鴛鴦紅色精神,村村美麗之旗幟。八景霧列,樹牢革命紅色;三川共富,擦亮生態(tài)底色。村村振興,城市有鄉(xiāng)村更美好,戶戶同富,鄉(xiāng)村讓城市更向往。回顧過去,輝煌屬于鴛鴦;展望未來,燦爛直指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