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漿水)
三國大將軍姜維(天水市甘谷縣姜家莊人)勇猛果敢、常年征戰,有一次,炊事員將帶有野菜的菜湯端上飯桌時,正值戰事緊急,將軍跨馬出征,開赴疆場,幾天之后,擊退敵軍,凱旋歸來,將軍一行人口渴難耐,在廚房找到幾天前沒來得及吃的菜湯,發現湯水略帶酸味,野菜青中泛黃,酸里透香,一飲而盡,感覺清爽,酸洌可口,大飽口福。事后將士們口口相傳,但不知其名,于是以將軍姓命之,曰:漿(姜)水。

(諸葛軍壘 天水在線2022年2月22日航拍)
蜀國丞相諸葛亮帶領大軍六出祁山,長途跋涉,到了天水,卻因不服水土,將士們又拉又吐,紛紛拿出出征時帶的家鄉土沖水喝,作用甚微,人命關天,情急之下,有人建議讓這些生病的將士喝些當地一種叫漿水的湯汁,漿水喝過,幾天之后,將士很快康復。看到此情景,諸葛丞相便命令將士們把出門時所帶的家鄉泥土堆在一處,輕裝上陣,與曹魏廝殺,堆土之處,便就是天水八景之一:諸葛軍壘。

大江南北,酸菜很多,有東北酸菜、四川酸菜、安康酸菜等,都以菜為酸性為主,唯獨天水漿水,不以酸菜命名,突出“漿”和“水”,具體做法是:把當地時令野菜苦苣、薺薺菜、天蘿卜、蒲公英、苜蓿、巖根、包包菜、芹菜等洗干凈后燒水斷生,放入大缸內,用青石板壓瓷實,把沒有菜的漿水角子(引子)倒入缸內,再把當地山泉水燒開,煮成面湯,將沸湯倒入缸內,發酵二至三天即可食用。酸洌清香的漿水要用上好的角子(引子),容器最好為清洗干凈的大陶缸,湯要均勻,溫度適宜,菜為野菜,水為泉水,方能做成上好漿水,“百人漿水百樣味”,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天水漿水是當地適宜的氣候溫度溫差,特有的當地山泉水與時令野菜,以及當地人精心捏拿的完美結合,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體現。“飯后常添水,春殘便做漿”,“三斤辣椒十斤鹽,一缸漿水吃半年”。這是人們對漿水功用的描述。在天水十里八鄉,新媳婦娶回家,回門三天后做一頓漿水長面,招待夫家親房鄰居,大家便評價漿水的清香、面的光滑勁道以及新媳婦的巧手能干等等,在天水人的生活里,漿水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啊!在以往那些物質生活匱乏的年代,漿水不光是日常飲食里的調味品,更重要的是它還擔負著儲藏蔬菜、聊以充饑的重任。在那些饑餓的歲月里,還好有漿水缸,還好有滿山遍野的野菜,即便是如今出門在外或是定居異地的天水人,家鄉的漿水情結也是一直念念不忘啊!

我在鄉政府工作的日子里,有些時候,周邊地區的牛羊得了口蹄疫,我們鄉個別村的牛羊也發生了蹄子潰爛、流黃水等現象。大家著急萬分,尋求各種拯救辦法,有人出主意用漿水洗干凈牛羊蹄子,再用艾草包扎,牲口圈用干黃土墊好地面,鋪上草木灰保持干燥;同時給牛羊喂以漿水,不出幾天,小牛們便活蹦亂跳了!每當村里的牛羊誤食了有毒的東西,肚子鼓脹,鄉親們便給牛羊灌以大量的漿水,然后讓牛羊走路運動,不出時日,牛羊們就恢復正常了!村里的中醫說,漿水能消暑解毒,降火平木、培土安水;苦苣、蒲公英漿水,解暑消炎、殺菌解毒功效明顯,芹菜、香菜漿水不招蠅蟲,醒目降壓。人畜一理,漿水真是功不可沒啊!

走在天水城鄉的大街小巷中,尤其在鄉村小道或是雅靜小區,或是漫無目的,或是天馬行空,走著走著,忽然聽著“滋啦”一聲,然后是鍋和勺的碰撞聲,是一曲生活交響樂奏起!緊跟著有一股令人神往、奇妙無比的味道占有了你的鼻腔,喚醒了你的味蕾,趕跑了你的所有思緒,令你駐足而不能前往,口流饞水,傻傻發呆,盡享美味之妙!——這便是有人在做漿水面或燒漿水湯。
你要是讀過三國,就有必要走走蜀道,嘗嘗漿水,逛逛天水,看看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