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鎮地名故事
一、甘泉鎮的由來
甘泉鎮是古秦州著名的東八鎮之一,境內有甘泉寺、春曉泉、雙玉蘭堂、杜甫草堂、贊公土室、龜鳳山、云霧山等諸多景點。
甘泉鎮內有一泉,名為春曉泉,因其水質甘美,清涼甜醇,故稱為甘泉,甘泉鎮由此而得名。
二、甘泉鎮的歷史
據《秦州直隸州新志》載:“馬跑泉東南二十里為甘泉寺鎮,有甘泉寺,泉在寺中廈下,一名春曉泉!庇钟洠骸胺鸬钪杏腥砍觥保皷|流入永川,甘水極盛,旱不竭,冬不凍,土人引以灌田,作寺覆其上,號甘泉寺!泵糠贽r歷四月八浴佛節前后,遠近游人紛紛而至,飽覽蘭花瓊枝,流連忘返。
《北道區志》記載甚詳:唐代就建有太平寺,寺內有著名的“雙玉蘭堂”。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詩人杜甫流寓秦州時游歷寺院,并留《太平寺泉眼詩》1首:山頭到山下,鑿井不盡土。取供十方僧,魚美勝牛乳。
三、甘泉鎮與詩圣杜甫的故事
公元759年7月,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唐代詩人杜甫流寓秦州,歷時三月有余。在秦州期間,杜甫曾數次在甘泉古鎮所轄的甘泉寺、西枝村、東柯谷等地駐足,并興起了尋置草地、寓居甘泉鎮的念頭,于是一口氣寫出了近十首膾炙人口的著名詩篇。一路走去,他以詩人堅韌高貴的態度行吟于隴原,給世人留下了110多首著名的隴右詩。
甘泉鎮,也因這甘泉寺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