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人文天水>>正文
天水凈土曼殊寺佛教建筑與藝術擷萃
(2024/2/23 16:10:42)  來源:天水在線  打印本頁

  天水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經(jīng)濟文化傳播交流的重要通道,早在80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始祖就繁衍生息在這塊土地上。史書和民間傳述中多有記述,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神農(nóng)就出生在天水一帶。天水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素有“羲皇故里”“隴上小江南”之美譽。

  凈土曼殊寺位于天水市東南四十余公里處,小隴山和西秦嶺余脈疊嶂夾峙,令這片凈土潛水密布,四季濕潤,加之第三紀斷層崖山峰兀立,既有茂林滿山、又可見麥垛般的紅砂巖山體點綴在群山之中。

  凈土曼殊寺是聞名全國的“麥積山風景名勝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早有“先有凈土寺,后有麥積山”的傳說。《秦州志》載:“群峰回抱,兩溪環(huán)流,萬樹濃蔭之中,一坪如掌,寺在其中,最為勝境!

  在通往牧馬灘和石門公路旁的這片山坳中,群峰相擁,山風吹來滿谷的蒼松合鳴,猶如交響樂般優(yōu)美的松濤之聲,形成了秦州八景之一——凈土松濤。

  清代進士吳西川曾寫詩贊嘆:

  凈土何年寺,松濤瀉半空。

  直從天上落,不與世間同。

  勝概聞云久,幽尋恨未通。

  登高望何極,惆悵夕陽紅。

  奔騰起伏的山巒,恰有十八座山峰環(huán)扣相合,好似內(nèi)斂的蓮花瓣,把道場暗含在寶蓮峪內(nèi),鑲嵌在幽碧深谷中頂著一方凈蘭天,花蕊一般舒展綻放,神功巧斧出“綠海寶蓮”的天造奇觀。十八座綠峰皆向道場中軸線上的文殊主峰朝擁,展開聞名遐邇的“十八羅漢拜文殊”的全景畫卷。環(huán)峰峭巖疊垛,或似“白象馱寶”,或如“盤龍獻珠”,各具姿態(tài),正是“方圓奇峰之美,盡收環(huán)抱之內(nèi);百里景區(qū)靈氣,皆蘊凈土之中。[取自網(wǎng)文《秦州八景》]”“天然佛”在大威德峰東崖,裸露的紅砂巖經(jīng)雨雪流蝕格外鮮艷,形態(tài)愈加逼真,八方游人尋跡而來,也是凈土曼殊寺最重要的旅游打卡地之一。山奇、水秀、林茂,凈土曼殊寺兼具北雄南秀之自然風光,經(jīng)過三十余年的建設,形成蔚為壯觀的山水建筑群,呈現(xiàn)出古老與現(xiàn)代結(jié)合的人文景觀。

(山崖上的“天然佛”)

  驅(qū)車漸近曼殊勝境,高大雄偉的牌坊樓映入眼簾。牌樓前“隴右第一福地”巨大景觀石,曾激起多少過客的探奇心,這里將會是何等“天工人巧、天賜福地”?

(“隴右第一福地”景觀石)

  一對石獅踏伏于牌坊樓的兩端,在金竹叢蔭中傾目注視八方來客。正中一處花壇,赑屃背馱著蟠龍方碑,在“發(fā)菩提心”四個大字后面,有碑文記述曼殊寺“造福一方水土、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建設初心。

(趙樸初題寫的“發(fā)菩提心”石碑)

  雕刻祥云螭龍的白色礎石支托起牌樓。曼殊寺牌坊樓主體砼框架墨玉圍基,四柱七夾樓,混凝土澆注,斗拱鋪作,黃琉璃瓦覆頂,額板漆金木作鏤刻生輝。內(nèi)外兩塊匾額“兜率宮”和“曼殊寺”,乃文殊五臺下院。“曼殊”是文殊菩薩的別稱,“兜率宮”是指彌勒菩薩的兜率凈土,在兜率內(nèi)院里,常有彌勒菩薩宣說法音。據(jù)說,凈土初祖慧遠大師的師父道安大師、唐玄奘,以及近代的虛云和尚、太虛大師等都發(fā)愿要往生彌勒凈土。牌坊樓前后兩塊匾額代表了曼殊寺文殊法脈、兜率凈土的關系,也代表這里是文殊菩薩道場,更是人間凈土樂園。

(牌坊樓與遠處山壁上的山神殿)

(牌坊樓內(nèi)景)

(“人間凈土曼殊寺”石碑)

  過牌坊樓步入千米菩提大道,就會感覺進入到另一個世界,兩山溝谷中鋪就的瀝青路在陽光下蒸騰著清輝,石燈重重蜿蜒向前,盡頭還看不到峪谷內(nèi)的閣廊軒榭。聆聽鳥鳴溪水的和弦,時常可見野雉閃爍的翎羽,大路轉(zhuǎn)彎處蓮花亭、荷花亭讓您駐足,精微的雨蓮池塘、點綴恰好的秀石垂柳,會把您的心境放慢下來。

(菩提大道)

  在逐漸昂起的菩提大道盡頭,仰望四周山上都有殿宇,紅墻金瓦如空中的桂殿蘭宮映照在碧空下。拐入右側(cè)有方便游人停車的廣場,停車場東南側(cè)“萬眾同登”青石牌坊、巨大的桔色景石,常在朝陽暮色里背靠層疊的青山白霧,成為人們爭相拍照的一隅。布滿桔色流云石紋的高大景觀石分外耀眼,是道場住持海正法師手筆,遒勁剛健,垂針如棟梁,撇折大如牛,在曼殊寺百余塊石刻書法中,雄渾的大“佛”字最具力量和特色。

(晚暉下的“萬眾同登”青石牌坊)

(大“佛”字景觀石)

(停車廣場)

(停車廣場)

  廣場東、南際順山形隨曲合方,幾組石長廊一直延伸到“萬眾同登”石牌坊前。這里常有游人歇腳,也是一眾秦腔老友集會亮嗓的固定場所,和著梆板和月琴的節(jié)奏把天水古老的民俗文化唱響在十八座山巒之間......

  停車場地勢低平,周邊綠意高峻的山勢格外明顯。東南側(cè)的山上有圓覺殿、正覺殿,論師殿;西北一側(cè)的峰頂有耆舊堂藥師佛殿和臥佛殿。

  去往臥佛殿的山路和石梯陡曲急折,一處峰頂就巖興殿。殿宇的一層有禪僧居住,通過室外卷脊梯步廊進入二層臺的臥佛殿。高基之上,臥佛殿為四柱前廊、單檐歇山式建筑,檐下懸“臥佛殿”金字匾額。殿內(nèi)從左至右設一紅色檀木木榻,供奉釋迦牟尼純銅鎏金臥佛像,全身近10米長,形態(tài)安祥,神態(tài)雍容。

  佛教經(jīng)典《長阿含經(jīng)》曾記載佛陀關于吉祥臥的事跡:“爾時,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腋如獅子王,累足而臥!币簿褪钦f釋迦牟尼佛在睡覺的時候,右脅而臥,兩只腳要彎曲并攏,合起來其形如獅子臥姿。凈土曼殊寺臥佛殿大佛,佛身幾乎占滿整個殿堂的空間,在木榻之上吉祥獅子臥,右手托起頭部,雖是涅槃寂靜之狀,但面帶微笑、眼簾微合,好似凝望虛空,流露出對眾生深切的慈悲與眷顧。“右脅臥佛”形象其實是佛陀取涅槃時的法相,即“八相成道”最后之“雙林涅槃”相,是佛陀示現(xiàn)無常、勸化眾生的重要時刻,作為佛教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給與信眾無限的慰藉與希望。

  站在庭前,周匝山谷內(nèi)的樹已經(jīng)在腳下了。雀鳥喧鬧了一陣又突然默靜無聲,眼前道場大半的建筑似水墨畫卷也全部升到半空中,即有“下絕囂塵以延霄客”的人間方便,又有凌空欲飛的宏大氣勢!耙粸硯r畔月,半壁畫中禪”,臥佛殿登高望遠,若把清代文人鄧克劭描寫懸空寺的古詩吟唱在此,想必他也會許然吧。

(航拍臥佛殿、藥師佛殿、地藏殿與千米菩提大道)

(航拍臥佛殿)

(臥佛殿內(nèi)臥佛造像)

(臥佛殿與六角亭)

(藥師佛殿與前方石長廊)

(藥師佛殿)

  臥佛殿對面的山上,隔空建有三座殿宇——論師殿、正覺殿、圓覺殿。論師殿內(nèi)墻有三十五方佛像懸立壁垣,是四眾弟子禮佛、行大禮拜的地方。這三座殿宇“品”字形布局,之間巧施路網(wǎng),不僅山路相通,各自還有曲徑石梯緊密串接在一起,從航拍美圖可見,恰如巨大的蝴蝶羅衣,彩紋栩栩然通往四向八方。徘徊殿宇間,行人偶然躲進濃厚的山影,十八座山峰變得平遠虛渺,突然間驚呼,仿佛已經(jīng)和遠處的大雄寶殿一般高了。

(航拍論師殿、正覺殿、圓覺殿)

(航拍論師殿、正覺殿、圓覺殿與青石長廊)

(論師殿、正覺殿、圓覺殿小山谷對景)

(航拍論師殿)

(航拍圓覺殿)

  三個殿宇的平面布局、包括自身的檐脊結(jié)構(gòu)同道場其他建筑略有不同。論師殿和圓覺殿檐廊的“凸”字形架構(gòu),不僅是平面的豐富變化,也加大了殿宇的空間深度,遠觀近臨雙重檐牙高挑飛升增加了建筑的雋秀和輕麗感,多出幾朵雷公柱色感鮮艷篤厚,琳瑯滿目。月臺同宇頂平面對應,一進一折讓圍環(huán)的路徑不再單調(diào)。正覺殿居中,建筑體量比較方正,但地勢略高,凸顯了“正”的地位。殿內(nèi)正中供奉有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螺髻高懸,相容和煦,背光圓滿頗具神圣與美感。內(nèi)堂與外廊藻井、精雕木作彩繪鎏金,制造工藝精彩絕倫。八吉祥紋在各地寺院中并不少見,三個殿宇內(nèi)的八吉祥龕座浮雕、紅木龕罩裝飾不同,表現(xiàn)手法雍容富麗,殿內(nèi)所有佛像的風格、造像法度顯示的慈悲、智慧、威德不失統(tǒng)一,足見三座殿宇從布局到施造的關聯(lián)和傳承隱義。

(單體建筑頗有創(chuàng)新的“凸”字檐廊格局)

(正覺殿——照片為信眾提供)

  正覺殿迎面有陡直的石梯步直接通達山下,可以快速地和菩提大道匯合。

  從山門行至菩提大道的盡頭,潺湲珠落的水響引行人穿過普渡橋,便來到道場中軸的方位,左前方豁然鋪開一池碧綠,這就是足足二千六百多平方米的如意形般若放生池。沿著池壁一柱一柱的墨玉欄桿倒映在池水里,被一團團紅色的魚群打破,池中時有大的錦鯉撲棱撲棱騰出水面。地藏殿在池畔西北側(cè),殿宇前有一顆龍槐樹顧盼水中,加之遠處高大殿宇的倒影濃厚地抹在水波里,一簾“煙蕪蘸碧,靈沼波暖”“參差雁齒,直趨水殿”的霓虹光影,讓人驚嘆不已,誰又能不駐足呢!

(煙蕪蘸碧,靈沼波暖)

  地藏殿同對面長壽殿之間的平地有石亭和假山小蓮池,是須彌供花壇的一部分。按照四洲、四隅、中央不動鋪設的須彌供花壇,有多條甬路彎折著通向四面。須彌供,在佛教里代表用盡空虛、遍法界的極美妙事物施設供養(yǎng),也象征佛音遠播。道場中軸線上須彌花園同內(nèi)院和遠處大雄寶殿遙相呼應,深刻的內(nèi)涵不言而喻。

(地藏殿)

(航拍地藏殿冬景)

  地藏殿和放生池間有一條細窄的夾路,低頭可見清淺處留好的木板、石塊,便是烏龜曬太陽的方隅了。游人有暇時,多逗留一陣,嬉看小烏龜慢騰騰爬過木板、趴到大烏龜殼上,不免暖了自心。從夾路往前走是寶源閣,一棵垂柳在步梯下掩映著閣內(nèi)供奉的五大財神法像。財神菩薩梵名為瞻巴拉,“寶源庫主”之意,寶源閣由此得名。傳說五財神為觀世音菩薩悲淚化現(xiàn),左手均托捧吐財寶鼠。贊嘆觀世音菩薩功德并修持財神法的人可以富足平安,德慧增長。寶源閣兩壁有千尊水晶財神龕位,信士隨緣隨力發(fā)心供奉,增上順緣,可滿財?shù)撝竿?/P>

(放生池紅魚爭嬉)

(放生池龍槐探水)

(航拍般若放生池與須彌花壇)

(寶源閣)

  長壽殿這一側(cè)并排有好多殿宇,依次為長壽殿、龍王殿、山神殿、圣元殿、地祇殿、佑寧殿,供奉護法菩薩法像。如佑寧殿內(nèi)是五臺山智慧法脈歷代祖師最為倚重之護法菩薩。曼殊寺僧眾及各地信士得益于此護法菩薩垂慈救護庇佑,各種事例枚不勝舉。

  長壽殿中間供奉長壽三尊:以無量壽佛為中央主尊,左側(cè)是白度母,右側(cè)是尊勝佛母。長壽佛下方有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鎏金像。

  無量壽佛是阿彌陀佛的意譯,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主尊。往劫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凈土,廣度無邊眾生。尊勝佛母又稱頂髻尊勝佛母,是大日如來的化身,手中持托法器和甘露寶瓶,表示護持眾生得以長壽無病。

  長壽殿門柱有木雕“長看曼陀花莊嚴妙覺,壽證菩提樹色相皆空”的楹聯(lián),機緣不同,觀者的感悟也會不同。

(長壽殿冬景)

(長壽殿)

(龍王殿)

(佑寧殿、地祇殿、圣元殿)

(佑寧殿、地祇殿、圣元殿、山神殿)

  佑寧殿同寶源閣正相對應,中間的小廣場令內(nèi)院山門前格外開闊平整。小廣場兩側(cè)有坡道,一側(cè)通往演法堂、一側(cè)通往五百羅漢堂。

  小廣場供奉一個近10米長的漢白玉雕龍方池,夏季常有荷衣芙蕖探出頭隨風輕曳,融于山門波曲的紅色院墻、鐘鼓樓背景中。內(nèi)院正入口的石砌梯步很寬闊,像用博大的胸襟迎接八方游人,正如抬頭可見的“曼殊勝境”“清風凈土”匾額,向您慢慢述說積善正信的因果故事。

(鐘樓)

(鼓樓)

(內(nèi)院山門夜景)

(盤龍池、內(nèi)院山門鐘鼓樓)

  繼續(xù)拾級向上,天王殿正中一南一北供奉著天冠彌勒佛報身塑像和韋陀菩薩塑像,兩側(cè)是四大天王像。作為娑婆世界下一世佛,彌勒佛面對迎面而來的信士游人,預示未來燈焰相續(xù),“龍華三會愿相逢”。

(天王殿匾額一側(cè)為“鎮(zhèn)守四門”一側(cè)為“三洲感應”)

  天王殿是佛教寺院內(nèi)的第一重殿,廊柱上有楹聯(lián)“兜率天宮盼爾歸,慈容含笑迎客至”,門楣懸掛“鎮(zhèn)守四門”“三洲感應”匾額。面朝內(nèi)院的韋陀菩薩法杵震地,隱喻文殊菩薩道場迎三千送八百的悲心慈懷,這里就是眾生的家,人人平等的心靈驛站。四大天王及手中所持法器分別代表富強、圓滿、無常與方便,眾菩薩聚此一處護持道場、國泰民安。

(天王殿)

  走下天王殿北側(cè)月臺步梯,緩臺兩側(cè)有消災壇和往生壇,若逢法會或佛教吉祥日,壇前求庇佑的信眾格外忙碌。

  內(nèi)院主體中軸三進三院式格局,天王殿同古佛殿之間、并兩側(cè)配殿圍合近200平方米的內(nèi)庭院!皟(nèi)院”正殿古佛殿坐北朝南,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兩側(cè)有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和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一并供奉四臂觀音菩薩和毗盧遮那佛鎏金像。四臂觀音菩薩法像,前二手合掌于胸前,捧持摩尼寶珠,后二手左握青色蓮花、右持水晶念珠,悲心頷首、慈目低垂。此四臂觀音菩薩之靈驗在曼殊道場最為有名,各地信士慕名而來,八方云集,日日可見許愿、還愿之眾生奉花焚香、誠心皈叩,磬音嚶嚶鳴不絕耳。

(三進三院中軸建筑群)

(古佛殿)

  內(nèi)院西列配殿中部的客堂,可以說是道場的靈魂所在地,因為這里不僅可以禮佛,定時還會遇到各位法師為四海信眾加持灌頂,一念誠心,獲得清凈和;邸

(客堂)

  伽藍殿并客堂一側(cè),“伽藍”是寺院道場的通稱,也泛指所有擁護佛法的諸天善神,以伽籃菩薩關公形象為代表,因其生前之業(yè)行,天臺宗開山祖師智者大師為其開示解脫之理,并授皈依戒,遂成為佛教護法。民間因其忠義行相備受接納,同眾生結(jié)緣甚深,更以“武財神”之形象方便導化。

(伽藍殿)

(祖師堂)

  客堂正對面是四眾早晚課誦的禪堂,入口正中供奉有傳承諸師法相和禪堂儀則,伴隨每日道場第一聲鐘鳴,禪堂內(nèi)桔色光線透出窗牖,打破啟明前的黑夜,映照“夜深經(jīng)誦梵音凈,自性佛種廣生輝”墻壁之上的法師墨寶,承傳契印、內(nèi)外福智與方便,傳燈相續(xù)綿遠流長。余音裊裊的鐘聲尚未停息,四眾早已舒展法本坐滿禪堂。

(禪堂)

  古佛殿后的文殊殿是二進院的正殿。正對古佛殿后墻有九獅圖,紅銅打造,雖然是現(xiàn)代工藝,卻帶有歲月的古拙感。獅是文殊菩薩坐騎, 道場智慧法脈“雄獅樹毛智找因,般若宗風宏三千”[凈土曼殊寺住持法師撰文],九獅正好面對文殊殿內(nèi)五方文殊——中間黃身文殊菩薩,白身文殊菩薩、黑身文殊菩薩、紅黃四臂文殊菩薩和紅獅文殊菩薩。作為釋迦牟尼佛的脅侍菩薩,文殊菩薩居菩薩之首,亦稱“曼殊師利”或“妙吉祥”,手持智慧寶劍“斷煩惱成菩提”。五方文殊代表五方如來的智慧,佛經(jīng)記載,文殊菩薩是三世諸佛之師、無量菩薩之母,早已成佛,因其發(fā)金剛菩提心現(xiàn)菩薩相護持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凡祈愿學業(yè)、世出世智增進者,于此至心皈叩,可得智慧清涼。

(“九獅圖”銅浮雕)

(文殊殿)

  五方佛殿在文殊殿后,背靠文殊峰,是三進院的正殿。從文殊殿和古佛殿這里需經(jīng)內(nèi)院東側(cè)的般若門廊才能到達五方佛殿。般若門廊“步步生蓮”石雕地面、廊口一側(cè)殿宇墻面的“千層銅蓮”壁掛,常有信眾在這里躑躅止步,拍照留下美好的“蓮景”。出門廊口踏上幾段左拐北折的石梯步,再進入紫藤漫繞的木門上行,便來到五方佛殿,這里要比內(nèi)院高出近20米,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站在殿宇月臺遠眺,放生池就在遠處,如意形綠波折射著天光格外耀眼。群山層霧旖旎,壓低的云腳模糊了天際線,似有幾條巨象與虬龍的背脊奔騰涌動來到十八座羅漢峰周邊:月宮峰的月光洞形如弦月,遙對珍寶傘峰日光洞輝映成“日月懸彩”的幻境鎖云吐霧、伏虎峰如同虎臥凈土、獅子峰好似盛世獅吼、鎖龍峰龍卷風霆,還有普渡峰上頻現(xiàn)的佛光...“十八翠峰為慈舟,世出世間殿相映”[凈土曼殊寺住持法師撰文],此境此景令心中感慨萬千。

(般若門地面“步步生蓮”石浮雕)

(般若門)

(“千層蓮”銅浮雕)

(航拍五方佛殿)

  環(huán)文殊峰有幾處泉眼,藥王泉、寬心泉、智慧泉、般若泉“四大圣泉”清冽甘美,雖不見溪流映帶左右,但石水相資均匯入放生池,是道場“二龍戲珠”的主體水脈。俯瞰放生池畔須彌花壇百草茵蓐,斯亭斯橋、花間曲徑巧施婉轉(zhuǎn),不得不感嘆曼殊寺自然景觀和佛教文化的天作之合。

  因為地勢高,山宇憑遠,空氣也清涼起來。不遠處雄偉的觀音閣和藏經(jīng)樓飛閣流丹,點點脊獸似在檐脊上跳躍。近處兩角闕亭并肩,和前面殿宇交錯,瓦縫檐牙參差高啄,之間留有一線相通,任憑游人端望綠竹薔薇和飛鳥穿梭。

(五方佛殿對景——藏經(jīng)閣和觀音閣)

(闕角亭)

  月臺兩側(cè)有耳門,好似去往佛宮的通道北構(gòu)上折、廊腰縵回,是到達大威德峰大雄寶殿的巧妙規(guī)劃,目前雖未開放,日后定有“高林翠阜相回環(huán)”的氣象,建筑與空間的絕妙結(jié)合就在此了。

(航拍五方佛殿室外空間設計)

  離開道場中軸的一列殿宇,從這里可以去往演法堂和“天然佛”。另外一條路線是從內(nèi)院山門前小廣場東側(cè)的坡道慢慢行步上來,沿路可以先禮拜藏經(jīng)閣里供奉的千臂千缽大教王文殊菩薩法像。

  藏經(jīng)閣上中下三層,頂層供放法寶三藏,千臂千缽大教王文殊菩薩法相從一層地面高至三層頂棚,菩薩千手千缽里端坐千尊佛像。《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jīng)》中記載,往昔諸佛世尊、諸大菩薩摩訶薩皆依文殊菩薩之般若智慧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殿堂四壁有二十四諸天菩薩彩繪雕塑,地面兩側(cè)安放兩尊巨大的壽山石雕件——“包羅萬象”“知足常樂”,為福建信士供養(yǎng),感應文殊大教王慧光照注,般若智不退。

(航拍藏經(jīng)閣)

(藏經(jīng)閣)

(藏經(jīng)閣)

  藏經(jīng)閣前坡道盡頭拐入開闊的五觀堂外院。五觀堂狹長的內(nèi)廳可供二百人同時用齋。作家莫言題寫的“五觀堂”匾額懸掛門眉之上,堂間齋飯前需合掌,默念“三念五觀”或佛號,“愿斷一切惡,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留心“僧食時存五觀千金易化,云堂坐迷三心點水難消”的楹聯(lián),體察“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的感悟,用齋亦是修行,常存慚愧心。

(五觀堂——照片為信眾提供)

  演法堂在道場中軸東翼,同中軸以西之五百羅漢堂對稱,均是面闊30余米的宏大單層歇山頂建筑。演法堂背依山林,更顯得建筑體量的開闊與震撼。殿內(nèi)有諸佛本尊壇城,代表佛陀凈土,漢白玉底座蓮花浮雕,雄獅舉臂托擎。金絲楠木框架玻璃護罩,古法梁檁榫卯咬合。金絲楠木帶自然香氣,被稱為“帝王木”,表面有金絲光澤瑰麗星爛。這些楠木系古建筑拆遷輾轉(zhuǎn)而來,由北京居士供養(yǎng),如此千年古楠,何其偉哉!

(雨霧彌漫的演法堂)

(航拍演法堂)

  演法堂有三壁內(nèi)墻雕像,分別講述“七處九會”“八相成道”的佛教故事。佛陀曾在七處地方、九次宣演《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因此有“七處九會演大華嚴”的說法!捌咛幘艜比合癜卜旁谌肟谡龑Φ暮髩γ嫔喜浚捎蒙崦撎スに,造像過程繁雜,是國家寶貴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群體塑像色調(diào)微暖,每一會都是佛陀居中,諸大菩薩周匝圍繞,營造出祥和親切的氛圍,娓娓道出遙遠的佛陀故事。

  “八相成道”是佛教語匯,指釋迦牟尼佛示現(xiàn)從出生現(xiàn)王子相、再到涅槃成道的八個階段,亦稱“八相示現(xiàn)”。這組浮雕采用非洲紅木雕刻,八段故事八個場面,人物造型豐滿含蓄,保留紅木整木的厚重感,粗獷高大威嚴,透射出東方藝術高于象外的美學意境,使人不由得生起敬畏渴求之心。

  演法堂彩繪脊檁正中,懸掛住持法師手書“威震金剛”木匾,挺拔廋竣的字體充滿力量雄威,即代表演法堂作為道場左護“青龍”之象,保持峪谷山水、建筑平安吉祥,也隱喻文殊智慧法脈之事業(yè)光明。

(“威震金剛”匾額)

  從演法堂再往東,穿過一處青竹茂陰來到大威德峰東峰腳下,路上幾處微景觀和文石鐫刻頗具匠心,站在“佛在眾心”景觀石前,恰好的視角把山崖巨石“天然佛”一并框景在視域之內(nèi),游人、“佛在眾心”和“天然佛”步步向前、升高,映在青天碧峰背景中,聽松柏隱僻、濤聲郁郁竟一時通透了身心,不由得生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妙覺!疤烊环稹庇忻利惖膫髡f,在寺院1700余年的歷史演更中曾感染過多少俊采人杰已不得而知,但層巒聳翠間垂慈而視的佛面歷久彌新,把四眾弟子融入寶蓮峪續(xù)寫傳奇的故事。

  “天然佛”下,山泉涌成小池,池壁一側(cè),倚山有住持法師“心”字題詞被拓成紅色,掩映在古樹垂枝和向陽草中,“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取自唐代詩人常建題壁詩《題破山寺后禪院》],更顯這一片山谷的幽靜。

(“佛在眾心”“天然佛”)

(“心”與池)

  原路回折,用不同視角再看青山殿宇會有新的驚奇。演法堂、秀石假山、內(nèi)院檐墻、五方佛殿、文殊峰連廊和高處的大雄寶殿連在一起,金竹、薔薇、紫藤和喬木簇成一團團綠意潑染其間,再有天中時刻變幻的光云映射,紺宇凌空,真是瞬息妙境人間佛國。

(紺宇凌空)

  此處去往五百羅漢堂可穿行內(nèi)院,從“解脫門”出,再下行右拐;也可回坡道向下右拐,從內(nèi)院外有漢白玉池的小廣場處西行,兩條路徑都要經(jīng)過觀音閣。

(解脫門)

  觀音閣,亦稱“觀音法界”。同藏經(jīng)閣千缽文殊殿“曼殊法界”相對應,布局左右,表悲智雙運之意,又觀音菩薩與文殊菩薩為佛上首弟子,脅侍兩側(cè)。這座殿宇的營建幾近二十有年,二十四級臺階的伏龍石雕同門柱彩繪盤龍木雕柱遙相呼應,門眉懸掛住持法師撰文并親筆的七塊匾額。觀音閣內(nèi)供奉主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三十二米的純銅鎏金本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法像,千支手臂環(huán)成光輪,頭、臂、手、法器等各個部分,深藏觀世音菩薩的無盡愿力。

(航拍觀音閣與內(nèi)院山門)

(觀音閣)

  一層環(huán)墻壁供奉有三十三體觀音化身法像,每一尊均為整根柚木雕刻。持蓮觀音、一葉觀音、延命觀音......呼應眾生渴求慈悲庇佑的愿望。

  大廳排列有六個柱龕,一百余龕口均供奉鎏金四臂觀音菩薩法像。殿宇二層供奉黃檀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二十八部眾,三層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八十八身法像,是《大悲咒》八十八句中,觀音菩薩化身。

  從觀音閣繞過圣眾樓,便來到五百羅漢堂大殿前。羅漢堂取道場一列殿宇中軸,對稱演法堂。在佛教詞匯中,慣用“五百”“八萬四千”等來形容眾多的意思,羅漢常常被認為是佛陀眾多的弟子和菩薩護法。凈土曼殊寺的五百羅漢群像蘊含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不同的人物造型歡聚一堂,寓意親如一家人,仿佛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不管你是哪個民族,不管你貧窮富貴,修行就在生活中,揣著一顆無私奉獻的心去干,你就是羅漢。他們有的在山洞里、有的在大海中,不同民族的生活百態(tài)與世俗生活產(chǎn)生共鳴。這些羅漢提醒人們?nèi)粘I钪行猩坪托扌械闹匾,告訴人們佛法并非遙不可及,而是貼近生活的。

(五百羅漢堂)

(航拍五百羅漢堂)

  在五百羅漢堂上方山峰石壁間,掩映一處玻璃護罩,三十幾年前初來道場的寺院住持海正法師,曾在這處山洞修行。原本只是一個非常簡陋的紅砂巖的洞穴,只有跏趺坐半人身高的高度。洞口很淺,鋪著干草,還有一個用樹干鋸成的簡易支架,可以放法本經(jīng)書,除此之外別無他物。早前山風常把里面灌滿枯葉,若臨小雨,因為前無遮物,里面很快被淋濕,法師每天忙完寺務,就在這里承佛印契、洞徹真如。

  “聰慧衲子心悟真如作無聲,動開佛地明了無暇證菩提”這是寺院住持法師鼓勵弟子的除障要言。1991年7月,五臺山海正法師來到曼殊寺,矢志建寺,重修佛剎。凈土曼殊寺自后秦初興,先后依寄骨寺、基固寺、京都寺、凈土寺更名,可見歷史之悠久。數(shù)度變遷中,幾度輝煌的盛景被歲月湮隱。

  初到山谷,歷史上的碑跡額聯(lián)等不知所蹤,山谷里只有幾間殘破的茅草屋,一片落沒凄涼景象;I建初期,法師帶領弟子風餐露宿、吃野菜喝山泉,了解地形地貌,走南闖北,十方化緣,籌措建寺資金。三十幾年來,親自規(guī)劃寺院布局,設計佛堂殿舍,在天水市政府和麥積區(qū)(原北道區(qū))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莊嚴宏偉的凈土道場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

(凈土曼殊寺舊址——拍攝于1991年、1993年)

  道場布局取中軸依山勢逐步升高,內(nèi)緊外舒,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有聯(lián)絡,在十八座山峰間曲折回環(huán)。主峰大雄寶殿,內(nèi)院、須彌花壇、停車廣場布局中軸位置,左右基本對稱的高大殿宇多依崖壁凹凸,審形度勢、順其自然。近內(nèi)院的中軸建筑有大雄寶殿、五方佛殿、文殊殿、古佛殿、禪堂、客堂、祖師堂、伽藍殿。稍外圍,東西建筑均衡布局,分別有演法堂、五百羅漢堂、藏經(jīng)閣千缽文殊殿、觀音閣、佑寧殿、寶源閣、龍王殿、長壽殿、地藏殿等。內(nèi)院通過須彌花園、甘露池、普渡橋與停車廣場連接,廣場一側(cè)小山谷圓覺殿、正覺殿,論師殿,對稱另一側(cè)峰頂?shù)呐P佛殿、耆舊堂藥師殿。停車場通過菩提大道與峪口牌坊及山門山神殿連接。以內(nèi)院為中心,點綴道場各處的沙彌堂、學事堂、耆舊堂等,“一院五堂”藍圖初步形成。凈土曼殊寺整體格局如伏在莽莽群山間昂頭、振翅、待翔的大鵬金翅鳥,再聯(lián)同千米菩提大道形成右旋的巨大海螺,鋪陳在秦州大地,法音浩渺、震至九垓。

(凈土曼殊寺航拍全景)

  曼殊寺道場營造的是一處南、北建筑風格于一身、古典的佛教環(huán)境與現(xiàn)代園林景觀于一體的獨具魅力的山水空間。群山環(huán)抱、綠樹掩映的自然林谷中,曼殊寺在規(guī)劃、建設、施造各個環(huán)節(jié)上琢而復磨之、益求其精,無論身處道場室外環(huán)境何隅,均不見強、弱電線和線桿,包括通訊、網(wǎng)絡、水暖、排洪等設施在內(nèi),早已被預先安排在地下,地下工程之復雜,不亞于地上工程之宏大。菩提大道智慧燈、廣場二十余根石刻盤龍柱頂紅蓮燈、所有青墨護欄照明燈具均為太陽能新能源,污染幾乎為零。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五臺山學過、踐行過工巧明的海正法師,看到道場舊址,擬就胸中藍圖,參考五臺山的寺院古建筑,并適應當代園林發(fā)展,因地制宜親自設計、親自指揮,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在舊址廢墟上興建起這片人間兜率凈土——文殊菩薩道場,如今凈土曼殊寺山水如故,留得綠水青山、鑄就金山銀山于后代千秋。

  道場是現(xiàn)代工藝呈現(xiàn)古典建筑的集大成者。殿宇檐牙傾斜的角度,既不過度上翹、也非斜垂向下,而是取其折中,憨厚內(nèi)斂中帶幾分飛揚,方向適宜便得游人喜聞樂見,不經(jīng)意間融于山色無窮之中。

(殿宇檐牙)

  建筑群落深諳絳紅,書畫出深谷流丹的基本色調(diào)。殿宇多以桔金色琉璃瓦覆頂,或抬梁結(jié)構(gòu)、或斗拱結(jié)構(gòu),單檐、重檐、三層檐,依于時景、結(jié)構(gòu)隨宜,造成一種窟上有樓、閣中有穴,半壁樓殿半壁窟、窟連殿、殿連樓的獨特風格[取自網(wǎng)文《十大奇險建筑之一,渾源千年懸空寺,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既體現(xiàn)了古典園林建筑藝術特色,又不失現(xiàn)代景觀環(huán)境的圖畫美境。

(深谷流丹)

(雪韻流丹)

(殿宇大木作)

(檁梁彩繪)

(門、牖、雕花等小木作)

(觀音閣內(nèi)墻浮雕)

(藻井)

(石刻書法藝術)

(石刻書法藝術)

  門、窗牖、雀替、角花小木作花紋各異;梁、檁、柱大木作軒敞寬展;斗拱、藻井貼金彩繪繁紋疊彩;石雕、磚雕、銅雕契刻有度、紋飾細膩;楹聯(lián)、匾額、石、碑名人書法鐫刻,包括佛教題材的水墨墻繪,造詣之精深均是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集萃,多有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民間工藝大師參與其中,如正覺殿小山谷三殿宇的磚雕,題材豐富內(nèi)涵深厚,是甘肅非遺老藝人的杰作。這些微妙之處,看似隨意,實為精心研磨、推敲再三而為之,孕育出凈土曼殊寺濃厚的佛教文化氛圍,也把佛教的神秘莊嚴盡顯其中。

(文殊殿石浮雕)

(石雕麒麟)

(演法堂前“六合吉祥圖”石浮雕)

(論師殿磚雕)

(正覺殿磚雕)

(各個殿宇匾額)

(各個殿宇楹聯(lián))

(碑刻書法藝術)

(圣元殿內(nèi)墻水墨墻繪)

(演法堂外墻欄水墨全景圖)

(佑寧殿外墻欄水墨墻繪)

(五百羅漢堂羅漢造像)

(五百羅漢堂釋迦牟尼佛造像)

(觀音閣三十三體觀音造像)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造像)

(千臂千缽大教王文殊菩薩造像)

  抬頭看道場的云天格外不同,深邃的藍和朝夕的虹彩不說,哪怕是普普通通的一個晴日,常常有一塊云突兀的抹在空中,或似風車雨馬掠過、或似拂塵甩到天際、或如疊疊層層的棉團絮在山巔,再次被城里絕見不到的云興霞蔚所驚嘆。

  凈土曼殊寺是要慢慢品游、細細揣摩的,三五次都不足以看透她,早春破土的芽苞、初夏芍藥花海溢出的幽香、秋天山上樹木群落浩然的色彩交響,還有冬日雪后瑞日紅墻的清涼,都能打開您尋美的心與眼睛,即便同一株樹、同一個殿宇、同一尊佛像,臨著不一樣的微風,也會發(fā)生不同的情態(tài)與意涵,必定再以嶄新的感動,去鉤著您深藏心底的靜慮和回味。

  一天的時光太短,黃昏挾著金色的光暈降臨山谷,樹色淡了,月光漫瀉到山巔,勾勒出樹影的輪廓,把道場再一次照亮。遠處大雄寶殿隱約可見,塔尖的紅燈似被繁星拽在天邊,欲附不附的挺拔氣度,引人冥想,這也是凈土曼殊寺三十余年建設的氣度,“大以包太虛森羅萬象悉明照,雄而遍塵剎法界蒼生全沾恩”對應著大雄寶殿楹聯(lián)的偈文回蕩在虛空峰巒。

(春)

(秋)

(冬)

(夏)

(夜景)

  凈土曼殊寺建設卅年有余,時值國盛民安,在未來的發(fā)展建設、弘法利生事業(yè)中,必將攜群峰納百川、視弘揚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再續(xù)歷史篇章。(筆者:清千)

相 關 新 聞

新 聞 推 薦

清水縣舉辦2024年元宵節(jié)綜藝晚會(圖)

·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24年2月23日)
·彩禮新規(guī)施行,多地判出“第一案”!
·通訊|中國大飛機C919海外首秀引關注
·美媒揭露美國如何借俄烏沖突大發(fā)其財
·事故頻發(fā) 波音737MAX項目主管易人
·美國月球著陸器50多年后重返月球
·美國私企研發(fā)的月球著陸器“奧德修斯”在月球著陸
·美國為殺戮“開綠燈” 加沙被推到更危險境地
·我國明確“農(nóng)民主導”實施村莊規(guī)劃
·證監(jiān)會:切實維護市場正常交易秩序
·民政部發(fā)布2.2億元彩票中獎一事通報
最 新 圖 片
天水在線航拍|一下雪,天水就變成了龍城! 天水伏羲廟2024(甲辰)龍年春祭伏羲之安神儀 天水伏羲廟2024(甲辰)龍年春祭伏羲之迎神儀 天水伏羲廟2024(甲辰)龍年春祭伏羲之出榜文 天水伏羲廟2024(甲辰)龍年春祭伏羲之取水供 天水在線視頻|秦州區(qū)2024年春節(jié)社火匯演
評論內(nèi)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天水資訊
·清水縣召開第五次全國經(jīng)濟普查工作推進會(圖)
·清水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學習會議(圖)
·清水縣委常委會會議召開
·天水市婦幼保健院舉辦“情系元宵 婦幼同樂”文化主題
·麥積區(qū)召開元宵節(jié)重點區(qū)域煙花爆竹禁燃限放巡查管控
·秦安縣魏店鎮(zhèn)全面啟動大棚白脆瓜種植前期準備工作(圖
·【網(wǎng)絡中國節(jié)·元宵】歡歡喜喜鬧元宵 和和美美共團圓
·張家川縣公安交警全警出動 保障路暢人安(圖)
·張家川縣:農(nóng)歷正月十四“耍”社火“鬧”新年 民俗年
·秦安縣2024年春節(jié)社火匯演側(cè)記(二)
·甘谷縣組織收看全省文物工作會議(圖)
·浙江臺州立剴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金華一行
·王志成主持召開縣政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圖
·秦州環(huán)衛(wèi):迎寒而上暖心護行 鏟冰除雪守護民生“溫度
·甘谷縣召開2024年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圖)
·又鮮又嫩!甘谷大棚蔬菜爭“鮮”上市(圖)
·孟曉龍調(diào)度指揮冰雪天氣道路管控和安全勸導工作(圖)
·王志成主持召開縣政府黨組會議(圖)
·磐安鎮(zhèn):社火歡騰鬧新春(圖)
·朱有福:巧手剪紙70載古老民俗寄情懷(圖)
·星火機床召開2023-2024年度銷售工作會議(圖)
·吳健孫忠平赴華能甘肅公司對接有關事宜(圖)
·“新華杯”清水縣第四屆“典”亮春天網(wǎng)絡詩詞大會成
·清水縣舉辦2024年元宵節(jié)綜藝晚會(圖)
·清水縣2024年教育系統(tǒng)工作會議暨春季校園長會議召開
 文化歷史
·龍年說龍丨“神秘龍”:神州大地藏龍有幾多?
·2023年十大語文差錯公布!
·冬至的小知識:為何被稱為“亞歲”?為啥吃餃子?
·節(jié)令之美·冬至丨冬至,如約而至
·漫話節(jié)氣丨為何“冬至大如年”?
·國家文物局發(fā)布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紀錄片《何以中國》將播 講述中華文明發(fā)展歷程
·節(jié)令之美·小雪丨22日22時03分小雪:等待冬雪落肩頭
·節(jié)令之美·寒露丨8日21時16分寒露:蘭衰花始白,荷破
·甲午海戰(zhàn)沉艦來遠艦遺址水下考古調(diào)查項目啟動
·節(jié)令之美·處暑|未覺夏已盡,時至入新秋
·這個節(jié),在中華文化星河中分外耀眼
·節(jié)令之美丨出伏了,還要熱多久?
·節(jié)令之美·大暑丨大暑三伏天,細嗅荷花香
·節(jié)令之美丨6日立夏:燕子銜春去,薰風帶夏來
 博 客
·一下雪,天水就變成了龍城!
·秦州區(qū)2024年春節(jié)社火匯演
·天水凈土寺夜景
·朝山會
·天水城隍紀信拜龍祖
·天水歡迎你!
·“尉遲敬德”祭拜伏羲
·“西漢張騫”祭拜伏羲
 播 客

·一下雪,天水就變成了龍城!
·秦州區(qū)2024年春節(jié)社火匯演
·天水凈土寺夜景
·朝山會
·天水城隍紀信拜龍祖
·天水歡迎你!
·“尉遲敬德”祭拜伏羲
·“西漢張騫”祭拜伏羲
 娛 樂

·2024春節(jié)檔新片預售強勁開局
·國慶檔新片總票房破10億元
·第十八屆中國長春電影節(jié)開幕(圖)
·北京電影節(jié):展現(xiàn)文化多元與包容的魅力
·權(quán)威快報丨我國2023年春節(jié)檔電影票房達67.58億元
·張藝謀等主創(chuàng)獨家“揭秘”:從《滿江紅》到“滿堂紅
·破40億元!中國電影春節(jié)檔整裝再出發(fā)
·票房口碑雙豐收 “春節(jié)檔”電影市場開門紅
·春節(jié)檔電影總票房破20億!6部已上映新片票房全部破億
·兔年春晚:中國年輕人喜愛的“文化年夜飯”

 社 會
·彩禮新規(guī)施行,多地判出“第一案”!
·這些博流量的直播行為涉嫌違法,小心得不償失!
·“紅通人員”王國慶騙取貸款案一審開庭
·“重慶姐弟墜亡案”被告人被執(zhí)行死刑
·罪犯吳謝宇被執(zhí)行死刑
·律師解讀:明星參演電影涉投資詐騙案,要負連帶責任
·北京市朝陽區(qū)電動自行車起火致4人死亡 5人正在全力救
·“蘿卜刀”火爆校園,背后有哪些法律風險
·吳亦凡案二審維持原判
·官方通報“女童被狗咬傷”:羅威納犬主人被采取刑事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50006 Copyright 2005-2006  天水在線網(wǎng)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電話:0938-8218028 13893879576 QQ:57530489 郵箱:tswjy@126.com 

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