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水 , 天 水
“當代詩人同寫天水”
麥積山上
(甘肅)楊強
云飛動,偶爾露出一部分藍
這飛動的云是在擦拭
露出的藍
蒼蒼莽莽的群山
落下一小片陽光,我說,你看陽光
麥積山下落下另一片陽光,朋友說,你看
朋友說,這是佛光
話音剛落
陽光照在我倆身上,朋友說,這是佛在看我倆
是啊,我倆此刻就在大佛腳下
一切那么明亮
楊強簡介:
生于1986年,甘肅天水人。作品發表于《詩刊》《北京文學》《十月》《詩探索》《新華文摘》《星星詩刊》等刊物。
麥草溝
(甘肅)子溪
麥草溝滿山滿洼的林子
就像我寫給一個人的書信
我用夜晚的寂靜去寫
用粗獷而深情的山歌去寫
用漂泊的大雨去寫
用寒冷的雪花去寫
幽深遼闊的麥草溝就是一份厚厚的信封
夕陽就像一個寄信的人
當我拖著一捆竹子下山的時候
我的信已經投給了黃昏
當我伐倒一片樺樹林時
我的信就是山巔的一輪殘月
多年以后,我就像當年那個收信的人
又一次來到麥草溝
山谷里的石頭和流水成了
生命中的落款和日期
我仔細地推敲,揣摩
信中那些散亂的章節讓我在麥草溝
出出進進,找不到一條返鄉的路
子溪簡介:
本名余普查。甘肅天水人。在《詩刊》《詩歌月刊》《星星詩刊》《飛天》等刊物發表詩歌。
鵲巢
(甘肅)莫渡
天水南站廣場以西的
第二根燈柱上
應該有一個鵲巢
2019年冬天
一只喜鵲銜著枯枝
從西南方向
飛來
落入燈柱頂端
隨后又一只喜鵲跟著
飛了過去
同樣銜著枯枝
在廣場的吸煙處
我看見
兩只喜鵲消失在一盞燈里
從容且悄無聲息
身為過客
我無法見證鵲巢落成
我只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
看到兩只喜鵲
努力將一根根枯枝
壘在錯誤的地方
而喜鵲熟睡后
那盞燈
或許會投下正確的光
就像喜鵲
在黑夜打開它們的翅膀
莫渡簡介:
原名辛海平。1983生于甘肅天水。部分詩歌發表于《詩刊》《星星詩刊》《揚子江詩刊》等刊物。獲第六屆黃河文學獎。
陶然居陳列館
(甘肅)楊玉林
時間幽居于此……停一秒,老一秒
一大堆三國時期的箭頭最老了
秦人用過的劍,也銹在那里
數不清的壇壇罐罐,空了幾百年了
至于那些舊農具,舊家具
和多年后住進城里的父親,沒啥區別
沿著走進來的方向
依次出菜園,出巷道,出新馬路
鐵堂峽隧道隔開了的古鎮
懷抱一座陶然居陳列館
而我是被黃昏分離了的一部分
把帶走了的什么
安放在了另一處
寂靜之地
楊玉林簡介:
1980年出生于甘肅天水,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發表于《詩探索》《飛天》《星星詩刊》等刊物,入選《2023中國年度詩歌》等多個選本。
笑是被世俗遺忘的生命原本
(甘肅)唐宏
麥積山石窟是紅泥沙礫石質
美輪美奐的泥塑
有高浮雕、圓雕、壁塑
他們穿著最靈動的袈裟
我甚至能感覺到絲質的飄柔
這泥土之絲綢,輕靈、高貴、恬然
與那笑渾然一體
133特窟,小沙彌低著頭,側耳
雙眼含笑,細瞇瞇成一條線,嘴角微微上翹
這是很干凈的笑啊
閃著明快、光亮的色澤
笑的種子灑下
從44窟主佛秀骨清相之笑
到60窟、121窟、133窟
人性本真的笑
這些被世俗所遺忘的生命原本
祥和、純凈
笑而生,生而動
——眾人坐于山下
仰頭嘆息一聲,又嘆息一聲:
我們為什么不快樂呢
唐宏簡介:
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發表在《星星詩刊》《飛天》《甘肅日報》等刊物。出版有詩集《天水欲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