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蘭州10月16日電(記者譚飛、屠國璽)16日11時38分,一列“馬鈴薯專列”從甘肅省定西駛往廣州。車上共裝載了2400多噸馬鈴薯。這是從2004年9月以來,定西市政府組織發出的第6列馬鈴薯專列。
甘肅省定西市是全國三大馬鈴薯主產區之一,目前馬鈴薯種植面積已經達到300多萬畝,總產量超過500萬噸,有“中國馬鈴薯之鄉”之稱,如今這里出產的馬鈴薯已經遍布全國。
據定西市馬鈴薯產業辦公室的統計,定西馬鈴薯不僅占領了中原市場,在華南市場占有份額也一度達到90%以上,上海、南京等華東市場和重慶、成都等西南市場的份額也穩定在50%以上。
近年來,定西市的馬鈴薯產業經歷了由小到大,從自給自足發展成大產業的過程,在此期間,如何提高產地價格把馬鈴薯銷售到全國各地,曾一度成為當地政府面臨的一個難題。
定西市安定區區委書記李旺澤說,在2004年以前,不管豐收還是歉收,原產地定西市場上的馬鈴薯價格都一直很低,造成這個問題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對市場的研究太少,在銷售環節對于信息提供、運輸配載、市場監管等職能服務明顯缺位。
安定區政府在大量的調研之后,從2004年開始,通過政府的整合,讓本地中小營銷戶聯合起來發送專列在市場終端形成旺銷局面,成功占領了廣州、上海、成都等地的市場。
如今,定西市外運的馬鈴薯,有40%通過火車運輸。除了政府組織發出專列外,本地的馬鈴薯經銷協會的成員在馬鈴薯集中上市期間,每天都會自主聯合,發出近40節火車皮的馬鈴薯。
定西的馬鈴薯坐著“專列”闖,減少了流通中間環節,為當地農民增收起到了很大的拉動作用。2005年,定西全市農民人均從馬鈴薯產業中獲得收入408元,占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例超過了1/4。過去,當地農民將馬鈴薯稱為“土豆”和“洋芋蛋”,如今農民們則親切地將其稱為“金蛋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