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省或市縣旅游事業發展的成功與否從根本上說取決于這個省或市縣的旅游資源的特色和豐富程度取決于能否對旅游資源進行科學的評價、合理的開發和推廣。自2003年以來,省旅游局用科學的發展觀,適時地對全省旅游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產品結構和旅游促銷方式三個方面做出重大調整培育旅游精品線路和旅游節會改變市場營銷和行業管理模式,大力發展縣域旅游經濟,從2005年前八月的接待人數、旅游接待基礎設施、旅游產品、旅游促銷、旅游節會、紅色旅游發展等方面,人們看到戰略調整在甘肅旅游發展中已大見成效。
接待人次 歷史之最
旅游業發展的指導思想變單一的行業管理為更為廣泛的宏觀指導,從旅游資源的整合、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旅游服務規范、旅游社會秩序安全、全省旅游整體形象的塑造、旅游宣傳促銷、旅游法規政策的完善,實行全方位的大管理即對旅游產業整體素質的提升。旅游產品結構的調整以 “北斗七星”為布局構架,全面實施點、區、群、帶和X骨架開發戰略,在突出甘肅特色上下功夫由原來只打一張牌到現在打出了豐富多彩的一副牌文化甘肅、山水甘肅、民俗甘肅和現代甘肅已成為甘肅旅游的新形象;旅游宣傳促銷戰略的調整,變過去走出去為現在的請進來的營銷新模式。重點培育成本低、實效長、吸引力大的旅游景點線路,豐富產品增強海內外游客來甘肅旅游的吸引力。促銷目標有的放矢。重點邀請海內外大旅行商、大媒體的記者來甘實地踩線或采訪報道;黃金周重點促銷和日常促銷相結合,促銷活動更加形式多樣,出現了高潮不斷、新品迭出的喜人局面。各市州旅游業發展指導思想旅游促銷變被動為主動,紛紛拓展省內外客源市場,局面一新。來甘旅游的人數不斷攀升時間不斷延長。據不完全統計1至8月全省旅游接待總人次已達到1065.35萬人次其中入境達14.101萬人次,接待人次已超過歷史最高的2002年全年的總接待人次。
投資猛增 基礎夯實
全省發展旅游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發展抓項目”效果顯著。各級旅游局長親自抓項目,抓開發,謀發展,爭取多元化投資旅游,加快旅游資源開發和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步伐。社會力量投資開發旅游資源已經成為旅游業投入的重要渠道,這些投資的數量已經大大超過政府部門有限的財力投入,從2003年到今年8月全省正在建設和已建成的旅游設施798個,總投資達72.8億元。具備一定接待能力的景區(點)有219處,比2001年73個增加了146個;由于新品迭出,資源優勢變產品優勢,奇山異水已經改變了甘肅單一旅游形象。隴南宕昌縣的官鵝溝、大河壩;文縣天池;康縣陽壩的崛起,增添了新景點,拉長了甘肅旅游時段。氣勢宏大的蘭州水車博覽園的建成為旅游中心城市增強了向心力。永靖水上摩托、空中降落傘填補了甘肅短缺旅游項目的不足。河西走廊已成旅游寬帶。全國規模最大、種類最為齊全的張掖五彩丹霞地貌將成為新的亮點。金昌走出了跨區域發展旅游的路子,推出沙漠探險等旅游項目。僅今年前8個月,開工建設的旅游基礎景點、交通、通訊、飯店項目141個 投資15.26億元.旅游飯店新建、改建、擴建185個前期投資3.58億元。此外,甘肅旅游業的發展還吸引了海外投資者的興趣 經過世行甘肅文化自然遺產保護項目識別團對甘肅六個項目市17個項目進行考察識別工作后極看好甘肅旅游業的發展,表示將向甘肅文化自然遺產保護項目提供貸款4000萬美元。
縣域經濟 發展迅猛
發展縣域經濟的關鍵在于培養區域優勢產業,發展區域特色經濟。目前,全省各縣紛紛把旅游業作為特色產業來抓,縣域旅游經濟呈現出如火如荼之勢,截至目前,全省1/3的縣已分別完成了旅游規劃。宕昌、成縣、永靖、漳縣、天祝、古浪等49個縣把旅游業列為支柱產業或經濟增長點。旅游業成為全省縣域經濟騰飛的翅膀。全國特困縣宕昌自2003年開始,旅游綜合收入720萬元2004年旅游綜合收入1680萬元連續超過財政收入。2005年截至目前,旅游綜合收入2064萬元。旅游業無疑已經成為宕昌縣最快的經濟增長點。金昌被譽為我國的鎳都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座新型工業城市。然而隸屬金昌的永昌、金川一縣一區,站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緊緊抓住擁有世界上排位第二的鎳礦具有旅游探秘的價值的最后一只古羅馬軍團消失的特色旅游資源以及旅游區位較好具有前往鄰區內蒙巴丹吉林沙漠和本省的張掖、武威市部分景點、景區的理想通道等優勢,開發出多種旅游項目,為尚在旺盛期的傳統產業培育未來的接續產業。臨潭縣冶力關今年高峰期日接待1.6萬人次,敦煌旅游接待連續5個月客滿創歷史新高。
節會紛呈 效益明顯
舉辦文化體育旅游節會迅速提升當地城市知名度,提高經濟效益在全省蔚然成風。全省前八月各地已舉辦二十多個各具特色的節會。國家級別的節會增多,縣級增多,特色突出,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提高。嘉峪關市乘 “中國甘肅嘉峪關‘長城杯’鐵人三項賽(亞洲杯)暨全國冠軍杯系列賽”之際, 趁熱打鐵,又先后舉辦了甘肅省首屆汽車場地越野邀請賽、甘肅省第四屆運動田徑比賽,“決戰 ‘世界杯’中國足球壯行”賽,創出了以體育賽事為契機,打造國際體育旅游名城的新路子,近幾年嘉峪關的旅游收入每年都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慶陽市委、市政府以舉辦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旅游節入手,催生大產業,構筑大文化,建設大市場,發展大旅游,使慶陽成為最具藝術氣質的西部名城,再次讓世人注目。2005年第四屆香包節期間,展出各種香包、皮影、剪紙等民間工藝220萬件,成交132萬件,銷售額3018萬元,吸引國外客商800多人,引進合同項目182個,簽約資金37.37億元。崆峒武術的發源地甘肅平涼市借第五屆全國武術比賽之機,不斷提高了其知名度和影響力。2005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由甘肅省政府首次主辦公祭大典,并舉行了慶祝建市二十周年系列活動、西部“5+2”(省區)旅游經濟合作論壇、第二屆中華伏羲文化研討會、情系敦煌“海峽兩岸文化聯誼”、“百家都市晚報采風”等活動。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示天水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歷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即將于9月28日在定西漳縣貴清山國家森林公園遮陽山景區千仞雄峰隆重舉行的“全國攀巖精英賽”,是國家級最高水平的攀巖賽事在西北地區首次舉辦。通過這一賽事必將擴大甘肅旅游業的影響和漳縣的知名度。
紅色旅游 助推發展
甘肅省積極抓住紅色旅游興起之際,全省上下聯動、協調推進紅色旅游,從資源調查、項目立項、規劃編制到線路編排促銷宣傳各項工作如火如荼,對全省旅游業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省旅游局對全省的“紅色旅游”資源進行了詳細的調查、摸排和匯總,并將條件較好的36處革命遺址作為開展“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的重點項目上報國家旅游局和省發改委。經過上下積極努力,在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中提出的12大“紅色旅游區”、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和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的發展重點中,我省有兩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八大紅色景點和四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列入。還參與了甘肅8個被列入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的景區規劃建設方案的評審,8個建設方案已全部通過評審,計劃投資金額共計10.28億元。同時,經過進一步的挖掘和整理,目前我省具備開發條件和開發價值的紅色旅游景區(點)已達58處。今年以來,甘肅省旅游局已著手同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建委、省林業廳、省文物局、蘭州軍區及各相關地縣旅游局一起,借助俄界會議、臘子口戰役、榜羅會議、南梁政府建立及長征勝利等各項大型歷史事件時值70周年之際,舉辦“走進革命圣地、重溫長征精神、緬懷先烈業績”的系列“隴原紅色之旅”活動,作為我省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舉措和重要內容,同時,整合省內紅色旅游資源,專門編排設計了會寧紅色之旅、漳縣—通渭紅色之旅、岷縣—迭部臘子口紅色之旅、漳縣—宕昌紅色之旅、迭部臘子口—宕昌哈達鋪紅色之旅、會寧—慶陽—延安紅色之旅、“重走長征路”軍事訓練夏令營等七條紅色旅游專項線路,還針對不同層次的游客需求,設計了“重走長征路”、“手拉手”幫扶、參觀革命圣地、聽老紅軍講故事、青少年軍事夏令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專項活動和“紅色旅游”有獎征文、攝影大賽等一系列專項活動。聯合中央駐甘媒體和省內媒體加強了對紅色旅游的宣傳報道,推出了介紹紅色旅游景點的專版,聯合制作了紅色旅游的專題欄目,并對全省紅色旅游發展動態予以實時追蹤報道。截至目前,陜甘邊蘇維埃政府舊址——南梁革命紀念館,抗日軍政大學第七分校,山城堡戰役遺址等紅色景點接待游客15.95萬人次,收入183萬元。紅色圣地宕昌哈達鋪、會寧旅游人數和收入成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