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甘肅新聞>>甘肅>>正文 |
甘肅千名城市醫師支援農村 |
(2005-10-7 8:35:42)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人民日報 打印本頁 |
|
|
人民網蘭州10月6日電 記者白劍峰報道:甘肅省天水市甘泉鎮石家溝村農民石天福不出鎮就做了胃癌手術,醫藥費只花了2800元,僅相當于區級醫院的一半。在甘肅省腫瘤醫院下鄉專家的主持下,甘泉鎮中心衛生院4名醫生為他開了刀,這是該院歷史上首例胃癌切除術。
今年初,衛生部、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出了“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計劃在3年內組織全國萬名城市醫師下農村,力爭派出一支隊伍、帶好一所醫院、服務一方群眾、培訓一批人才。5月底,甘肅省啟動了“千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1265名城市醫務人員組成了43支醫療隊,分赴43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縣醫院和350所鄉鎮衛生院。此項工程為期3年,醫務人員一年一換。其中,每個縣醫院派駐5人,每個鄉鎮衛生院派駐3人。
醫療隊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受援縣醫院開展多發病、常見病及疑難雜癥的診療;幫助受援鄉鎮衛生院提高計劃免疫、預防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培訓受援縣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的業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為了使城市醫師支援農村形成一項制度,甘肅省衛生廳規定:城市醫師在晉升上一級職稱前,必須支援農村衛生一年;支援農村醫療隊員考核不合格者,在兩年內不得晉升上一級職稱。
工程實施后,農民看門診和住院比例明顯增加,一些疑難雜癥得到了有效治療。過去需要到大城市治療的疾病,現在不出鄉村就能解決了。據不完全統計,過去受援縣農民有病不看的約占50%,目前已降低了近10個百分點。絕大部分受援醫院和鄉鎮衛生院一改門庭冷落的蕭條狀況,出現了“三多一增”現象:門診病人多了,住院病人多了,做手術病人多了,經濟收入增加了。定西市通渭縣隴陽鄉衛生院過去一直處于癱瘓狀態,既不能化驗,也不能拍片,每月業務收入僅有2000多元,連工資也發不出,不少醫生棄醫經商。5月以來,醫療隊把沉睡多年的X光機修好了,定西市人民醫院放射科專家李培生手把手帶徒弟,一個月透視和拍片達60多人次。同時,醫療隊員還開設了檢驗、針灸、理療等新項目。目前,衛生院最高月收入達1.4萬元,相當于過去的7倍。
為了留下“不走的醫療隊”,隊員們經常舉辦學術講座、開展手術帶教、進行操作示范等,每人至少培養一兩名本專業技術骨干。同時,部分基層醫生還被免費送到省、市醫院進修。在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醫療隊員帶領當地醫生開展了腫瘤介入手術、糖尿病治療等多項新業務,使醫院整體水平迅速提高。
《人民日報》 (2005年10月07日 第一版)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