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奇跡———連續13年榮獲鐵道部授予的“紅旗列車”稱號。奇跡的創造者就是蘭州鐵路局蘭州客運段北京車隊。
究竟是什么支撐著這支隊伍屢建功勛?蘭州客運段黨委書記陶治宇一語道破:“是一種精神,是干部和群眾兩支隊伍愛崗敬業精神結出的豐碩果實。”10月14日,當記者離開跟蹤采訪的T75/6次列車時,車廂上發生的那一幕幕感人場景仍不時浮現在眼前……
京三“姐妹花”要說北京車隊,少不了“京三女子包乘組”。可以這樣說,北京車隊是蘭州客運段的“脊梁”,“女子包乘組”則是北京車隊的“靈魂”。
10月9日傍晚,我們踏上了由“京三女子包乘組”執行任務的T76次列車。在這趟列車里,乘務員都是清一色的女性,45名乘務員平均年齡25歲。靚麗的服裝,甜美的微笑,使整個車廂陽光燦爛。
作為列車長,石晨霞不愿更多地談論自己,她把話題引到了第二列車長史雯:“史雯是我們北京車隊目前最年輕的列車長。”今年7月,23歲的史雯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列車長職務。和史雯一同考上的還有5位,是客運段今年考上列車長最多的班組。史雯有個雅號叫“小才女”,是車班英語組組長,除了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在業務上還是有名的“問不倒”、“難不倒”。
石晨霞告訴我們,“京三女子包乘組”有個活躍旅客旅途生活的保留節目———《感恩的心》,這是一個由啞語和舞蹈構成的文娛節目,節目的創辦者就是車組團支部書記張敏。去年10月,省殘聯組織運動員前往北京參加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代表團恰好坐上了由張敏負責的車廂。因為她不懂啞語,不能及時、全面地服務,直到現在說起來仍然無法釋懷。從那以后,張敏趁休息時間苦心學習啞語,并帶領班組的4名同伴成立了“啞語組”。
今年4月的一天,一位女孩從北京一上車就開始哭泣。她的舉動引起了乘務員的注意,但是問她什么話都不作答,張敏于是用手語交流,女孩突然不哭了,像是遇到了知己,把自己如何在北京被網友欺騙,不想回西安見父母,甚至離家出走的念頭都告訴了張敏。通過手語,女孩懂得了大家的關心,漸漸安靜下來,最后同意打電話給父母。到了西安站,女孩和母親抱著張敏哭了。
和張敏一樣愛崗敬業的還有性格開朗的高靜,有車組最年輕的大學生趙恩禾……
笑容可掬的“劉哥”“劉哥”是同事們平日里對劉平生的稱呼。劉平生是北京車隊京四包乘組的廚師長,也許是多年在廚師班工作的經驗,練就了“劉哥”那張微笑的臉,他會在恰當的時候露出恰當的笑容,他用這種微笑拉近了與旅客之間的距離,提升了餐車的服務質量。
前不久,幾位旅客快要吃完飯時要求換一盤菜,說味道不對。菜味不對,為什么盤子見底了才說?“劉哥”面帶微笑說:“對不起,是我們沒有做好工作,我們馬上炒一盤。”當“劉哥”端上一盤新做的魚香肉絲時,那幾位旅客倒不好意思了。他們拉住“劉哥”的手說:“都說你們這趟車服務好,我們哥幾個打了一個賭,看看你們到底怎么樣。服了,這回我們打心眼里服了。這盤菜錢一定要收下,算是我們交的學費。”有時,“劉哥”用微笑遮住了酸楚。前一陣子天熱的時候,一位大娘來到餐車說自己沒有錢,已經餓了好幾天了。“劉哥”二話沒說,拿著大娘手里的飯碗,盛了一碗冒尖的飯菜。連吃了3大碗,大娘還要吃。老人幾天沒有吃飯了,“劉哥”擔心給撐著了,就笑著對大娘說:“您不能再吃了,等餓了再吃。”大娘生氣了,手指著“劉哥”罵了一通,“劉哥”的笑容沒有停止,而是耐心地給大娘講起了道理。說到這里時,“劉哥”的眼圈發紅了,他多么想讓大娘吃好后也能露出滿意的笑容。
服務沒有終點10月13日傍晚,我們踏上返回蘭州的T75次列車。在車上,來自保定的旅客彭建民告訴記者,因為業務,他長期往返于北京和石家莊之間。他說:“這趟車很干凈,乘務員做事認真,感覺舒服。”光10月1日到13日,彭建民就坐了5趟75/6次列車。看來,彭建民跟乘務員很熟悉了,盡管叫不上姓名,但他會和過往的乘務員打招呼,相互投去會心的一笑。
是什么讓T75/6次車有如此魅力?
蘭州客運段黨群辦主任仵新衛說:“火車有終點站,我們的服務永遠沒有終點。是規章制度造就了這支隊伍過硬的服務水平。”在北京車隊,有多項數字化規定,譬如,下鋪床單下垂距地面12厘米,被子兩個折面分別為10厘米,窗簾折擺8厘米,果皮盤放在茶幾離窗臺邊緣10厘米等,一系列數字化標準近乎苛刻。
“當好老年旅客的兒女,當好小朋友們的阿姨,當好困難旅客的幫手,當好傷殘旅客的拐杖,當好外賓旅客的向導,當好所有旅客的知心朋友。”這是北京車隊提出的“親情六當好公約”。我們看到,在一些細節上,乘務員正在兌現著他們的承諾———在軟、硬臥和硬座車廂,都配備有整齊劃一的服務袋,內裝衣刷、鞋油、鞋刷、針線包、信封等,有些車廂還配備有嬰兒床、嬰兒枕,老年人上衛生間都有坐便墊。為了減少噪音,軟、硬臥車門把手上都自制了減震消音墊,并在臥鋪車廂墻壁上懸掛了體現西部文化特色的鏡框和花籃,一進車廂就會有一種溫馨、舒適的感覺。
一位旅客在留言簿中這樣寫道:T75/6次車不愧為“紅旗列車”,它讓人感到了春天般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