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蘭州訊(記者蒲振剛)“十五”期間,我省水利事業快速發展,建設投資逐年加大,效益明顯提高。預計“全省水利建設投資將達到125億元,是“九五”時期的1.5倍,成為建國以來發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歷史時期。
針對全省自然條件嚴酷、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的實際,全省各級水利部門先后進行了440多項水利設計和施工,涉及大型灌區、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人畜飲水、農村水電開發、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等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建成各類水庫271座,塘壩872座。
隨著景電提灌工程、引大入秦、疏勒河農業綜合開發、東鄉南陽渠等重點水利工程的建成,全省已有萬畝以上灌區181處,灌溉面積突破2000萬畝。為應對水資源日益短缺的現狀,各地還組織實施了張掖市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節水增效示范縣等項目建設,提高了全社會的節水效率和節水意識。
結合蓬勃開展的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我省還實施了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治理、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貸款等項目,開展了以溝道壩為重點的淤地壩工程建設。截至2004年底,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5萬平方公里,梯田面積達到2726.25萬畝,初步建成了環縣七里溝、莊浪榆林溝、安定區花岔等流域壩系工程,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
“十五”期間,國家在黑河流域綜合治理、農村人飲解困等項目中加大了投資力度。我省水利部門搶抓機遇,及時爭取了張掖作為全國第一個節水型社會試點及各市州人飲解困項目,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