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這是省長陸浩論述我省“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中的一句話。“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紛紛圍繞這一熱點話題展開了討論。
翻開陸浩省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一組組數字鮮活地跳躍而出,詮釋著發展中的甘肅一個個令人激動的亮點——五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364億元,超過了前五十年的總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由13公里增加到1006公里,成為全國第18個突破1000公里的省份……
蘭州市代表團周國勛代表看到這些數字很受鼓舞,他說,發生在身邊的這些變化,得益于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兩個高舉、一個加強”和“兩抓兩放”的總體工作思路。
就發展抓項目而言,過去五年的發展成績,讓代表、委員更加明確了一種共識,即要發展,就必須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歷史機遇,把項目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重點,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和特色優勢產業項目建設,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過去五年,全省各市州在項目建設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推動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天水市代表團趙春代表說,“十一五”期間,天水市要全力以赴加強項目建設,特別要對天寶、天定高速公路,大唐甘谷電廠,國電天水熱電廠,昔河生態綜合治理工程,伏羲城、天河廣場等已開工和已立項的重大項目,要抓進度、抓保障、抓質量。平涼市代表團王耀東代表說,“十一五”期間,平涼市要重點實施平定高速、西平鐵路、天平鐵路、平涼電廠二期等十大過10億元工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
改革是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兩會”代表、委員普遍認為,要大力推進以國有企業改革為重點的各項改革,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與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努力消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為加快發展提供保障。
2005年,蘭州市國有企業改革整體突破,當年完成210戶企業改制的主體任務,7.5萬名職工實現國有身份置換。蘭州市代表團張津梁代表說,“十一五”期間,蘭州市將發揮好在全省深化改革的帶頭作用,切實把經濟社會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努力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與此同時,堅持轉變政府職能,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也是“兩會”代表、委員的普遍呼聲。大家認為,要堅持依法行政,加強政風建設、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不斷改善招商引資、創業發展環境。白銀市代表團周多明代表說,“水無常形”,招商引資的方式方法應在總結經驗中不斷創新,要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客商著想;要改善服務,始終牢記并真正踐行政策有底線、服務無止境的發展理念。趙滿堂委員現身說法,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呼吁:要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改善投資和干事創業環境。
代表、委員在審議、討論《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時注意到,關于甘肅省“十一五”,不僅提出了經濟增長的目標,還提出了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以上。
代表、委員認為,調整經濟結構是實現又快又好發展的根本保證,要把重點放在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上,注重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減少污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統一,促進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武威市代表團張緒勝代表對此感觸良多。他說,2005年,省委、省政府把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作為全省水利建設的“一號工程”,武威市一定要把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作為可持續發展的主線,綜合考慮水、沙、人三大要素,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戰略轉型,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安全的雙贏。
張掖市代表團田寶忠代表說,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注意保護生態環境,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須節能降耗,走科學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路子,不能寅吃卯糧,吃子孫飯,斷子孫路;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