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旅游局副局長孫鋼在重點考察了甘肅絲綢之路沿線重要旅游城市及知名旅游景點敦煌莫高窟之后,對發展甘肅旅游,進一步壯大絲綢之路旅游談了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孫鋼指出甘肅發展旅游業,首先有資源優勢,用傳統的旅游資源觀看,甘肅有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多姿多彩的山水風光、豐富獨特的民族風情。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甘南拉卜楞寺都名揚世界;蘭州的黃河、永靖的劉家峽水庫、甘南的草原牛羊以及河西走廊、祁連山風光等都有旅游吸引力;甘南的藏族風情、臨夏的回族風情、肅南的裕固族風情、阿克塞的哈薩族風情,就更加迷人了。用現代旅游資源看,甘肅還有工業、農業、科教乃至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等方面的旅游資源,其中很多在全國具有壟斷性。
要著力加強從蘭州到喜峪關乃至敦煌的“河西走廊”一線的建設,使其成為“絲路畫廊”,成為甘肅旅游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一張王牌。從蘭州到喜峪關直到敦煌的這條“絲路畫廊”,是海內外旅游專家普遍看好、最能集中體現甘肅省旅游資源優勢的王牌旅游線路,要高水平策劃,集中力量打造,爭取早日向海內外重點促銷。要把沿途的古跡名勝、自然景觀、民俗民情、大工業、農牧業項目有機結合起來,并可按照世界旅游組織1997年10月對絲綢之路旅游所提出的有計劃恢復幾處“前店后廠”式的手工業坊的要求,在沿途有關城市予以實施。從敦煌到格爾木的旅游線也要加快建設,并可研究能否開通敦煌到格爾木、蘭州到格爾木的空中航線問題。
旅游業作為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新興產業,只有實行得到黨委支持的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才能把各種旅游資源有效地整合起來,才能使各有關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地發揮出來,形成“大旅游,大產業、大聯合、大發展”的工作格局,不斷開創旅游工作的新局面。
4月25日,孫鋼在視察了敦煌著名景區景點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陽關、玉門關以及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后指出,從蘭州出發,沿古絲綢之路一路走來,看了許多獨具魅力的旅游城市,其中敦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真正的旅游名城,日本人、韓國人、美國人、歐洲人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這里都能隨意看到。敦煌確實好,是第一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之一。以前想去敦煌未能如愿,今天在參觀了敦煌大部分景區景點后,感覺到敦煌是一個絲路文化名城。莫高窟是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精品,莫高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現存492個洞窟中保存著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鶻、西夏、元、民、清時期的壁畫45000多平方米,還保存著歷代彩塑3390身。看了壁畫、彩塑后令人十分震驚。敦煌確實是一個能吸引全世界游人目光的著名旅游城市。
敦煌市把旅游業作為全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堅持“以旅游促開放,以開放帶動旅游,以旅游推動發展”的思路,大力實施旅游立市戰略的方針是可行的,也是符合當地實際的。敦煌市把旅游作為支柱產業,有很多人從事旅游業,這種發展形勢令人振奮。目前,敦煌火車通了,飛機航線越來越多,敦煌旅游發展中的許多問題也逐步得以解決,敦煌在甘肅西部旅游發展中的地位也將越來越高。
敦煌在漢唐時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名城重鎮、咽喉要隘,如今也是通往青海、西藏、新疆的交通樞紐。絲綢之路旅游線路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積淀成的一條古老的線路,沿線各旅游城市要互相協作,整合好這條線路。希望敦煌能做好河西走廊絲路旅游線路上的旅游龍頭,要向國際化的旅游城市發展,逐步發展成為西部旅游的橋頭堡、集散地。
這些年來敦煌旅游形勢越來越好。去年敦煌接待中外游客已超過一百萬人次,再過幾年,敦煌的接待人數將會有一個飛速的增長。敦煌只有十幾萬人口,GDP已超過40%以上,敦煌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我們沿絲綢之路一路看過來,越看對甘肅旅游越有信心。
敦煌有舉世文明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產莫高窟,有傳誦千古的陽關、玉門關,有非凡神奇的鳴沙山月牙泉,還有沙漠戈壁的雅丹地貌地質奇觀……敦煌民族風情濃郁,旅游產品豐富,有發展大旅游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歷史條件。在今后的發展中,敦煌市各界領導要改變觀念,要有發展大旅游的思想和意識,不僅要發展旺季旅游,更要充分挖掘冬春旅游。另外在旅游工藝精品的開發上能有獨到的東西。
希望敦煌旅游的龍頭舞起來,讓敦煌旅游先熱起來,也希望絲路沿線的旅游城市也和敦煌一樣加大旅游投入,大力開發絲路沿線的旅游資源,使絲綢之路黃金旅游線路熱起來,使河西走廊的旅游熱起來。附:孫鋼在河西走廊的詩作:御酒三壇泉中傾,將士同飲結同心。古泉還涌人安在?河西永伴霍將軍。
2006年4月23日于甘肅酒泉溯源西涼接隋唐,一山千窟盡寶藏。壁畫彩塑皆無價,敦煌永耀智慧光。
2006年4月25日于敦煌莫高窟陽關傲立戈壁灘,越過雅丹到樓蘭。西去今多同胎在,華夏民族共嬋娟。4月25日于陽關四面沙山接天藍,天成月牙泉一灣。榆樹生冠沙棗小,別有洞府在人間。
2006年4月26日于敦煌月牙泉